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又稱東風號摩托列車、NM1型柴油動車組,是中國鐵路的柴油動車組車型之一,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台液力傳動柴油機車和第一列雙層客車[1],由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於1958年設計試製。該型列車由兩台動力頭車和四輛雙層客車組成,適用於近郊短距離快速客運,每台動力車裝用兩台DV12A型高速柴油機,並採用SF2006-1型液力傳動裝置。雖然該型列車在結構性能上仍存在不少問題,未能投入批量生產,但其設計、試製、試驗過程為後來的衛星型柴油機車、紅星型柴油機車、以及雙層客車列車組累積了寶貴的經驗。

發展歷史

開發背景

1950年代,中國開始踏上鐵路牽引動力內燃化和發展國產內燃機車的道路。1956年8月,由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編制的中國首個鐵路科技發展規劃——《1956年—1967年鐵道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在全國鐵道科學工作會議上討論通過,指出「技術政策的中心環節是牽引動力改革,要迅速地、有步驟地由蒸汽機車轉到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上去」,從此確定了牽引動力改革的方向。1956年至1958年,第一機械工業部機車車輛研究所、鐵道部鐵道科學研究院展開一系列的課題研究,通過技術人員的培養和技術資料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內燃機車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和試驗方法,完成了發展內燃機車的前期準備工作。

1958年起,在大躍進運動形勢的推動下,鐵道部各主要機車製造和修理工廠紛紛掀起「爭取生產內燃機車」的熱潮,包括長辛店機車車輛工廠試製的建設型柴油機車、大連機車車輛工廠試製的巨龍型柴油機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廠的先行型柴油機車。在上述這幾種電力傳動柴油機車當中,除了仿製蘇聯TE3型機車的巨龍型機車以外,建設型和先行型機車都在動力與傳動裝置的配套上遇到了困難。由於中國當時動力機械工業的大型電機製造能力和技術水平還比較落後,無法提供與機車柴油機轉速和功率相匹配的發電機,建設型和先行型機車只能在柴油機和發電機之間增設一個減速齒輪箱。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在着手設計時也遇到同樣障礙後,根據「液力傳動和電力傳動並舉」的方針,決定冒着風險採用液力傳動技術。

1958年6月,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與大連機車車輛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集寧機務段等組成聯合設計組,開始研製東風型液力傳動雙層摩托列車。1958年7月18日,聯合設計組完成了列車組和液力傳動裝置的設計工作。同年9月22日,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廠僅用了兩個月就成功試製出第一列東風型雙層摩托列車[2]。東風型摩托列車又稱為NM1型內燃摩托列車(「N」、「M」分別為內燃、摩托的漢語拼音首字母縮寫),設計用於近郊短距離快速客運,整列列車編組由位於兩端的動力機車和中間的四節雙層客車連掛組成,構造速度為120公里/小時。

視頻

東風型柴油動車組 相關視頻

1978 模擬火車2013【女班主任列車專輯】城際125型柴油動車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