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固

中文名稱;東固

別名;東固畲族鄉

行政區類別;鄉

所屬地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

下轄地區;東固社區、殷富村、螺坑村等

電話區號;0796

地理位置;吉安市青原區東南部

面積;243平方公里

人口;1.8萬(2013年)

方言;畲語、贛語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東固革命烈士紀念塔,東固平民銀行

機場;井岡山機場

火車站;吉安火車站

車牌代碼;贛D

東固,以其地處廬陵邊境之東,惟祈後輩日益興旺發達,基地日益鞏固而得名,東固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始皇26年(公元221年)隸屬廬陵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歸吉安縣管轄,2001年吉安市青原區成立後,隸屬青原區。2001年4月,經青原區人民政府批准,畲族群眾主要聚集地龍家塘、漳州、六渡、上黃沙、峰嶺、銅灶、江口7個村為畲族民族村,2002年7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東固撤鎮改為畲族鄉,並於2002年10月18日正式掛牌。

序言介紹

東固距吉安市80多公里,與永豐、吉水、興國、泰和四縣交界,全鄉面積243平方公里,總人口17720人,有19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人口近1.8萬人,其中畲族人口5203人,2002年糧食產量5639噸,財政收入152萬元,人均收入1796元。大革命時期曾成立蘇維埃政府,管轄23個鄉.

東固人傑地靈,林壑優美,氣候獨特,曾被陳毅元帥譽為"東井岡"。東固人民始終有艱苦奮鬥,自強不息,抗擊外侮,保家衛國的精神。公元1276年,文天祥率領王將士抗元,東固人民積極響應,在東固石嶺大敗元軍。1927年至1934年,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東固革命根據地,成立了贛西南臨時蘇區政府,管轄23個鄉。1931年,以東固為第二次反"圍剿"的勝利。在大革命期間建立的東固平民銀行,印發了中國第一張紙幣,同時湧現了賴經邦、曾炳春、胡海等英烈,黃公略同志在第三次反"圍剿"犧牲於此。現東固境內有"革命烈士紀念塔"、第二次反"圍剿"陳列館、毛澤東朱德舊居、"公略亭"等14處革命紀念地。

東固位於贛中南,處于吉安、吉水、永豐、泰和、興國五縣交界地帶。東固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黨創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同時也是最早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紅色區域之一,被毛澤東高度評價為"李文林式"根據地和"第二個井岡山",陳毅元帥譽之為"東井岡"。當年的東固區還曾被評為中央蘇區"第一模範區",僅1933年-1934年間,2400多名青壯年參加紅軍,占當時青壯年2800人的85.7%,有名有姓的烈士達1400多人。

該根據地自1927年9月開創,至1929年12月成立贛西臨時蘇維埃政府止,為期兩年零三個月,經歷了創建、鞏固、發展三個階段,全盛時期人口15萬,面積達2200平方公里。在這塊浸透先烈鮮血的紅土地上,曾是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主戰場,毛澤東、朱德、陳毅、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浴血奮戰,舉行過著名的"東固會師",並先後誕生了七、九縱隊,紅二、四團,紅六軍、紅二十軍等革命武裝和正規紅軍。

以東固為中心的紅色區域,創造了蘇維埃運動和中國革命的多個先例和第一:以公開的武裝鬥爭同秘密割據相結合,實行飄忽不定的游擊戰術;以農軍為基礎同爭娶教育、改造綠林武裝相結合,走出了創建革命武裝"統一戰線"的新路子。土地革命時期,是贛西南革命鬥爭的中心和立足點,是紅四軍轉戰贛南、閩西的歇腳地和東征基地,同時為"工農武裝割據"進行了可貴探索,提供了新鮮經驗。通過發掘東固革命根據地的各種史料、尤其是毛澤東本人對東固革命根據地的相關論述,與會專家認為東固革命根據地是毛澤東創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重要理論的實踐來源之一,是毛澤東早期思想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景區

2014年,東固畲族鄉舉全鄉之力開展東固景區創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政協的高位推動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根據吉安市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公告(2014年第2號),東固景區被批准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一年來,我鄉委託香港城市經營研究院對東固景區進行高標準策劃;投資700多萬元先後對東固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革命烈士紀念塔、東固平民銀行、區委舊址、毛澤東舊居等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維修改造;按照國家3A景區創建標準,高標準抓好創建工作,完善軟硬件設施;投入300萬元改善了景區景點的基礎設施,新建了遊客中心、游步道、停車場、旅遊公廁、文化牆等;開展了"二月二"廟會、"寶貝上東固"、"吃貨上東固"、"東固夏令營"、"畲族祈福祭祖露營篝火晚會"等系列特色活動;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積極開展紅色旅遊,北京、上海、新疆等地遊客紛紛前來參觀,全年共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

革命根據地

東固革命根據地位于吉安、吉水、永豐、泰和、興國五縣接壤處,根據地中心東固山離各縣城均有100多里。全境崇山峻岭,地勢險要,北有東固嶺、鐘鼓山,東南有"狐狸十八歇",南有大烏山、方石嶺,西南有白雲山、觀音崖,西北有九寸嶺、東固山,腹地有養軍山。山巒重疊綿延百里,周圍僅有5條羊腸小道通向山外,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山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盛產大米、茶油、竹木、藥材等,當時極具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條件[1]

相關視頻

你好,我叫東固,又稱東井岡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