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十六字令》毛澤東詩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十六字令》

作品名稱: 十六字令

文學體裁: 詩歌

創作年代: 近代

作者: 毛澤東

《十六字令》毛澤東創作的三首詞。這三首小令都描寫了長征路上的山,氣勢博大雄渾,豪放灑脫,氣韻天成,盡顯山之體勢、風骨,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負。

詩歌原文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①。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②。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 ③。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 ⑤。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快馬加鞭:徐姬《殺狗記》: 「何不快馬加鞭,徑趕至蒼山,求取伯伯!」

②離天三尺三,作者原註:「湖南民謠:『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又註:「這是湖南常德的民謠:」(按:這一註解可能是作者回答英譯者時的誤憶。常德地勢較平坦,無此民謠。此當為貴州民謠。)骷髏山,未詳。八寶山,在貴州雷山縣。《貴州通志》:「八寶山與太平山相連如屏,三面絕壁,無路可登。唯南面稍平,烏道羊腸,人跡罕至。」紅軍長征時並未攀越八寶山,這裡僅借民謠形容山之高。李白《蜀道難》:「連峰去天不盈尺。」賀鑄《漁家傲.荊溪詠》:「南嶽去天才尺五。」

③倒海翻江:形容聲勢、力量的巨大。陸游《夜宿陽山磯》:「五更顛風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殘暑。」這是形容水勢之浩大。也作「翻江倒海」和「翻江攪海」。馬致遠《薦福碑》: 「他那裡撼嶺巴江,攪海翻江,樹倒摧崖。這孽畜,更做你這般,神通廣大,也不合佛頂上大驚小怪。」卷:翻卷。瀾:波浪。《孟子·盡心上》:「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岑參《與高適薛據同登慈恩寺浮圖》:「連山若波濤。」王安石泊姚江》:「山如碧浪翻江去。」

④奔,急行,急跑,猶如奔馳,狂奔,飛奔。騰,本指馬奔躍,即駿馬在奔馳中向上跳躍。萬馬戰猶酣:辛棄疾《沁園春·靈山齊庵賦》: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又,《菩薩蠻·金陵賞心亭為葉丞相賦》:「青山欲共高人語,聯翩萬馬來無數。煙雨卻低回,望來終不來。」萬馬,千軍萬馬之略。戰,戰鬥,激戰。猶,正在。酣,本指盡酒量暢飲,痛飲,這裡指酣戰,即不但久戰未歇,而且正處在激烈、起勁的勢頭上。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英姿颯爽來酣戰。」

⑤鍔:劍鋒:《莊子·說劍》,「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司馬彪註:「鍔,劍刃;一雲劍棱也。」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蓮花穿劍鍔,秋月掩刀環。」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海畔尖山似劍芒。」李商隱《井絡》:「井絡天彭一掌中,漫夸天險劍為峰。」楊億《成都》:「青山路險劍為峰。」殘,殘損、殘缺、毀壞;青天,晴朗的天宇,由于晴朗而愈顯其高遠,因而刺破青天之山,自然也就愈加峻峭。

⑥欲,要,將要。墮,落下,掉下來。賴,依賴,依靠。以,用。拄,支撐,《戰國策·齊策六》:「大冠若箕,修劍拄頤。」其間,指天地間。

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年—1976年),字潤之湖南湘潭韶山沖(今湖南省韶山市)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中國當代傑出的詩人[1]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毛澤東加入湖南起義新軍。1913年-1918年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學習。1919年在長沙創辦《湘江評論》。1920年發起組織新民學會和俄羅斯研究會,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同年冬在湖南長沙秘密創建共產黨早期組織。1921年1月,創建長沙社會義主青年團。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後任中共湘區委員會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湖南分部主任和湖南省工團聯合會總幹事,領導長沙、安源等地的工人運動。[2]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參加中央領導工作。1924年參與中共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活動。在國民黨一大、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任宣傳部代理部長。1926年主辦第六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11月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書記。1927年到武漢任全國農民協會總幹事,主持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會後到湘贛邊發動和領導秋收起義,建立工農革命軍第1師,後率部上井岡山,發動土地革命,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4月,率部與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餘部會師後,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任黨代表。5月,在中共湘贛邊界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特委書記,後任中共第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6月,在中共六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3]

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前委書記兼總政治委員。1931年任中共中央蘇區中央局委員,代理書記,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兼總政治部主任。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被選為主席。1933年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36年—1976年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員會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4]

參考資料

  1. [1],毛澤東編印的第一本毛澤東詩詞集:《風塵集》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4-03-21
  2. [2],從毛澤東一生中七個「唯一一次」領略偉人不凡風采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3-12-03
  3. [3],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搜狐網,2020-03-18
  4. [4],7月1日建黨節,用詩詞回顧毛主席波瀾壯闊的一生 搜狐網,2018-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