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ND2型内燃机车

ND2型内燃机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罗马尼亚引进的内燃机车车型之一,1970年代至1980年代间共进口了284台,其中首50台是罗马尼亚为抵偿中国债务[1]、作为"以物抵债"提供予中国的机车,其余为中国向罗马尼亚购进。ND2型机车由罗马尼亚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制造,原型为著名的060 DA型内燃机车。

目录

背景

从1960年代起,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与东欧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日渐疏远,但罗马尼亚这个被西方称为"苏联异己同盟国"的东欧国家,尤其在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就任罗马尼亚总统期间,却与中国保持了长期友好的关系。

在1970年代,中国对外援助的程度和规模也达到了历史高峰。1970年夏季,罗马尼亚遭受严重水灾,中国向罗马尼亚提供了5000万元人民币的无偿物资援助,约占罗马尼亚当时接受援助总额的三分之一;同年8月和11月,中罗两国政府先后签订了中国给予罗马尼亚无偿援助和长期无息贷款的协定、提供自由外汇的长期无息贷款协定和提供成套设备的长期无息贷款协定;其中在贷款项目下,由中国向罗马尼亚提供各种所需的成套技术项目和设备,而罗马尼亚亦以成套设备、单项设备等予以偿还,之间通过中、罗两国换货贸易进行,并以瑞士法郎作价格结算。

引进

罗马利亚为偿还贷款,于1972年开始向中国出口060 DA型内燃机车。060 DA型机车是罗马尼亚最著名的内燃机车车型,是由罗马尼亚克拉约瓦电力机车设备公司从瑞士引进机车全套技术专利和生产许可授权后,1960年起开始大量生产的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出口至中国的机车被定型为ND2型,其中"N"代表内燃机车、"D"代表电力传动、"2"代表第二种进口内燃机车型号。这批机车是在060 DA型机车基础上,根据中国铁路的使用要求进行改进的客运用机车。主要改变包括将060 DA型机车原来的单侧司机室车门改为双侧车门、将司机操纵台从左侧移设的右侧,以符合中国铁路机车使用规范,此外也改进了机车头型设计,司机室正面由平面改为上部带微倾斜角、下部向内侧倾斜的钝头形状。

首批ND2型机车于1972年运抵中国,首先配属广州铁路局长沙机务段和上海铁路局上海机务段,投入京沪铁路京广铁路浙赣铁路牵引旅客列车;同年,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上海铁路局合作,对进口的ND2型机车进行了验收试验,试验机车为0001、0002号机车,在北京环形铁道按内燃机标定功率(2300马力)进行试验。由于ND2型机车在运用中性能表现良好,且中国当时内燃机车产能不足,铁道部又额外向罗马尼亚订购了更多ND2型机车。1972年至1987年间,罗马尼亚克拉约瓦公司累计为中国生产了284台ND2型内燃机车,其中首50台是作为"以物抵债"提供予中国的机车,其余为中国向罗马尼亚购进。

1980年代起,由于中国铁路旅客列车编组开始扩大,且更大功率的客运机车数量增加,ND2型机车已经不能满足客运需要;因此从1985年起,出口至中国的ND2型机车开始改为调车机车,在原ND2型基础上由棚式车体改为外走廊罩式车体,并修改了转向架设计和传动齿轮比,机车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在中国定型为ND3型,共计88台。

在引进ND2型机车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一起国际货物运输争议案例。1986年4月23日、24日,天津远洋运输公司(今中远集团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2])的"大田"号货轮第65航次,负责承运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从罗马尼亚订购的15辆ND2型内燃机车,从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出发至上海港。其中5台机车装在第三货舱,另外10台机车装在第二货舱的底层舱,而第二货舱的二层舱装载了薄钢板和袋装尿素。航行途中,由于尿素分布情况不合理,引起第二货舱部分二层甲板塌陷的事故,尿素融化后产生大量氨气,造成货舱底层的10台机车受到不同程度的腐蚀,10台机车均需修复后方可使用,修理费超过129万元人民币。这次事故导致货物保险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和承运人(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就损害赔偿限额的计算单位问题发生争议并上诉至法院

视频

ND2型内燃机车 相关视频

ND4型内燃机车行车微电影

参考文献

  1. ND2型内燃机车,非人狂想屋,2015-05-12
  2. 中远海运天津 公司简介,中远海运有限公司,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