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川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川村,是中国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下辖的一个村。该村是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祖居之地。该村胡姓历史名人众多,如唐代胡宓,明代胡富、胡宗宪、都御史巡抚辽东胡宗明。据《龙川胡氏宗谱》记载,该地的胡姓始祖为西晋时期领兵南下驻守歙州的军事将领胡炎,他乃中原地区濮阳人。龙川村境内有多处胡姓祠堂,为古徽州文化的代表。龙川村被称为最美丽的乡村之一。

龙川胡氏宗祠享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的美誉,被建筑专家称为“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完整之好、装饰之美、天下第一”[1],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嘉靖年间胡宗宪倡导捐资修建,清光绪24年(1898年)再次大修,总面积达1564平米,集徽派砖、木、石三雕和彩绘于一体,尤以600多件木雕部件最为精湛。

基本概况

龙川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东11公里,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根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 显示,该村辖7个村民组,731户,2316人。龙川村域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6万亩,水田1396亩,茶园面积620亩。龙川村交通便利,“绩胡公路”穿境而过,至2009年6月,属于省二级公路的华龙公路正在拓宽改造。该村设党总支部,下辖3个支部,有党员98名。

该村是一个“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村。 农业经济以传统农作物种植为主,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农业产品种植、竹笋两用林、茶叶及外出务工收入。该村村民遵循徽文化传统思想,自给自足、勤劳朴素、艰苦奋斗思想占主导地位,民风较为淳朴。

风景文化

龙川村特别是坑口自然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绵长的历史文化渊源,形成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村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奕世尚书坊,远近闻名的胡宗宪尚书府也坐落在该村的上村与下村之间。此外,该村山环水绕,景色秀丽。村落地形如靠岸之船,东耸龙须山,紧依登源河,南有龙川东流,西偎凤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岭,独具特色。

该村古建筑木雕、石雕技艺精湛,造型自然、美观,体现了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人才辈出

龙川村自古也是文风昌盛、人才荟萃,龙川胡氏代有人才,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2]。尤其到了明代,该村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明代先后中进士者24人,占全县1/4强,素有“奕世两尚书,一门三进士”之称。

龙川不但是明代是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出生地,也是中共中央前总书记胡锦涛的故里。

旅游发展

依托龙川村独特而又丰富的旅游资源,2002年7月8日以来,经营胡氏宗祠的航佳公司开始行使其对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等处的经营权,并先后投入二千余万元改造了水街,修建了停车场、接待中心、驿道以及龙须公路桥等景点和基础设施。民俗公司开发的尚书坊也在建设中逐步完善,成为村内又一体现徽州民俗风情的景点,从而丰富了龙川村内旅游的内涵。作为旅游业的配套项目餐饮业和农家乐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全村年接待游客近三十余万人次,为加快该景区的建设,2009年5月28日奥运火炬在该村传递之后,该村逐步探索设立龙川景区管理委员会,加强管理、强力推进,尽快建设好大观园和卧龙山庄项目,适时启动龙须山开发,利用好登源河水域优势,开发水上乐园项目,完成浒里自然村与龙川村的环状旅游线路的配套开发,拓展该村旅游业的外延,截止2009年初,龙川景区二期开发在加速进行,停车场扩建已于2009年年4月份完毕,胡宗宪抗倭纪念馆在紧张施工,文化园也在兴建当中。

视频

龙川村相关视频

云海下的绩溪县龙川村
航拍安徽千年古村系列之龙川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