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宣城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宣城,簡稱宣,古稱宛陵、宣州,地處安徽省東南部,東臨浙江省杭州、湖州兩市,南倚黃山,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本省馬鞍山及江蘇省南京、常州、無錫接壤,處在滬寧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線上,是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翼,是中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資本轉移的前沿陣地,皖蘇浙交匯區域中心城市,東南沿海溝通內地的重要通道。[1]

宣城地處江南,自古便有「南宣北合」一說。自西漢設郡以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宣城自西漢時起就一直是江東大郡,晉永嘉年間,首開文化昌盛之風,歷經六朝。

宣城轄1個市轄區和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2018年末,宣城市戶籍人口278.9萬人,常住人口264.8萬人。2018年,宣城市全年生產總值1317.2億元。

宣城是中國文房四寶之鄉、中國鱷城、江南通都大邑、江南魚米之鄉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獲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宣城市位於安徽省東南部。介於北緯29°57′~31°19′、東經117°58′~119°40′之間。東臨浙江省長興縣、安吉縣、臨安市,南倚黃山市,西和西北與池州市、蕪湖市毗鄰,北和東北與馬鞍山市及江蘇省高淳縣、溧陽市、宜興市接壤。最東端在廣德縣新杭鎮桃園村與長興縣交界處,最西端在涇縣桃花潭鎮菥荻村與青陽縣、黃山區交界處,最南端在績溪縣臨溪鎮蓮金山與歙縣交界處,最北端在宣州區水陽鎮李村與當塗、高淳交界處。

市區距合肥190公里,距上海290公里,距南京150公里、祿口機場110公里,距杭州230公里。境域東西長161.5公里,南北寬150公里,總面積1.23萬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總面積的8.9%,居安徽省各市第五位。

地形地貌

宣城市地處東南丘陵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南部中山區一般為800~1800 米,低山區500~800米,中部丘陵區一般為50~500米, 北部平原區一般在50米以下。境內有黃山、天目山、九華山三大山脈。天目山自西南向東北延伸,從績溪縣東部延伸經寧國市南部進入廣德、郎溪兩縣。黃山山脈自南向北由績溪、旌德邊界經寧國市西部、涇縣東部進入宣州區和郎溪縣南部。九華山山脈在境內只分布在涇縣西部和宣州區西南部的部分低山地帶。

地貌複雜多樣,大致分為山地、丘陵、盆(谷)地、崗地、平原五大類型。南部山地、丘陵和盆谷交錯;中部丘陵、崗衝起伏;北部除一部分丘陵外,絕大部分為廣袤的平原和星羅棋布的河湖港漢。山地面積2017.66平方公里,丘陵面積7948.36平方公里,平原面積2389.64平方公里。境內最高峰位於績溪縣伏嶺鎮清涼峰,海拔1787.4米;最低點位於宣州區水陽鎮金寶圩心,海拔僅5米。

氣候

宣城市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溫差大、雨量適中、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偏東風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6.0℃,1月平均氣溫3.3℃, 極端最低氣溫-16.0℃;7月平均氣溫28.0℃,極端最高氣溫41.5℃。平均氣溫年較差24.7℃, 最大日較差26.9℃。按平均氣溫劃分,宣城四季分別如下:春季3月16日至5月25日,夏季5月26日至9月20日,秋季9月21日至11月20日,冬季11月21日至3月15日。生長期年平均234 天,無霜期年平均228天, 最長達242天, 最短為22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784.1小時。0℃以上持續期355天。年平均降水量1429.6毫米,地理分布呈南多北少,山區多,平原少的特點。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46天,最多達179天,最少為104天。極端年最大雨量2308.2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69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6月最多。

水文

宣城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和錢塘江流域。長江流域有青弋江、水陽江和太湖三大水系,錢塘江流域有新安江和天目溪兩大水系。青弋江幹流在宣城市內長87千米, 流域面積3429平方公里, 年均徑流量26.38億立方米,主要支流有徽水河、琴溪河、寒亭河等。水陽江幹流在宣城市內長208千米,流域面積7522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郎川河、華陽河、東津河等。太湖水系的河流有胥河和梅渚河,主要分布在寧國市東部和郎溪縣北部,太湖流域(境內)面積為240平方公里。新安江水系的河流有揚之河、登源河、大源河,分布在績溪縣,新安江流域(境內)面積為640平方公里。天目溪水系的河流有永來河和毛坦河。水陽江年最大降水量為1931.7毫米, 位於上游西津河的合莊站,年最小降水量為1145.9毫米,位於下游南漪湖南姥嘴站。

宣城境內較大湖泊有南漪湖、青龍湖及太平湖、固城湖的一部分,總面積約239平方公里。南漪湖位於宣州和郎溪交界處,又名「南湖」,面積約189平方公里。是皖南最大天然淡水湖泊,皖東南重要的水產品供應基地。青龍湖位於寧國市,是水陽江上游港口灣水庫,面積32.8平方公里。太平湖位於涇縣桃花潭鎮東面,南依黃山,北鄰九華山,是青弋政江上游陳村水庫,水域面積88平方公里,為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涇縣境內2平方公里。固城湖位於江蘇省高淳縣和本市宣州區之間的天然湖泊,水域面積81平方公里,宣州境內15平方公里。

土壤植被

宣城市土壤共劃分為10個土類、23個亞類、75個土屬、119個土種。紅壤土類是境內最大的一類地帶性土壤,占宣城市土壤面積52%,是林、茶、桑、果的生產基地。黃壤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2.7%。黃棕壤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3.9%。紫色土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8.6%。黑色石灰土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5.4%。石質土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2.9%。粗骨土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5.6%。紅粘土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0.2%。潮土土類占宣城市土壤面積1.4%。水稻土土類是本市的主要耕地土壤,占宣城市土壤面積17.3%,廣泛分布於平原和山丘沖、壟、畈、盆地及崗丘傍地。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宣城市土地總面積1235566公頃,林業用地面積為727283.02公頃, 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58.86%,耕地面積為215868公頃,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17.47%;園地面積為69634.10公頃,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5.64%;其它農用地面積為72574.18公頃, 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5.88%;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為82571.90公頃, 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6.68%;交通用地面積為6338.80公頃,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0.51%; 水利設施用地面積為8664.90公頃,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0.70%;未利用土地及其他用地面積為52631.10公頃,占宣城市土地總面積的4.26%。森林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多為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常見的以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或闊葉、針葉混交林為主。在交通不便、人煙稀少的邊遠山區,尚保存有少數地帶性植被群落。如寧國板橋鄉海拔700米以下山坡,有大片常綠闊葉林分布,主要為甜櫧林、苦櫧林、青岡櫟林等。荒山草坡各類成片草場主要分布在宣州、廣德、寧國、涇縣,萬畝以上成片的草場有18塊,多為森林破壞後的次生植被。

水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宣城水資源總量達93.16億立方米。地下水量大,是安徽省地下水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宣城市地下水埋藏較深,開採利用較少,實際開採量不足0.4億立方米。過境水量約為35億立方米,主要是陳村水庫的下泄水量,也是青弋江陳村灌區的主要水源。境內水能蘊藏量53萬千瓦,其中可利用35.3萬千瓦。城市取用水水源主要來自河流地表水(水庫),取地下水水量很少。大氣降水是宣城市河川徑流的主要補給來源, 宣城市多年平均徑流量113.07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占有量3254立方米。

動物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宣城境內野生動物40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0種:揚子鱷、梅花鹿、黑麂、金錢豹、雲豹、白鸛、白頭鶴、白頸長尾雉、大鴇、中華秋沙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穿山甲、水獺、大靈貓、鬣羚、短尾猴、獼猴、白鷳、草鴞、貓頭鷹、白冠長尾雉、鴛鴦、大鯢、虎蚊蛙、小靈貓、隼、大天鵝、小天鵝、獐、豺、金貓等;省級保護及三有動物(有益的、有重要經濟價值、有科研價值的)種類較多,主要有:蛇、黃麂、青蛙、野豬、白鷺、豬獾、狗獾等。

植物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宣城境內野生植物1492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5種:銀杏、南方紅豆杉、銀縷梅、香果樹、水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15種:華東黃杉、香榧、羊角槭、花櫚木、凹葉厚朴、金錢松、毛紅椿、天竺桂、連香樹、杜仲、鵝掌楸、厚朴、櫸樹、樟樹、黃山梅等;省級珍稀樹種主要有:領春木、安徽杜鵑、銀鵲樹、天女花、黃山木蘭、天目木蘭、天目木姜子、黃山花楸、南方鐵杉、青錢柳、小勾兒茶、巨紫荊、三尖杉、青檀等。

礦產資源

根據2017年7月政府官網顯示,宣城境內已發現各類礦產55種(含亞種),其中能源礦產煤和石煤2種,金屬礦產有銅、鎢、鉬等10種,非金屬礦產有石灰岩、方解石、螢石、花崗岩等42種,水氣礦產有礦泉水,分布於宣城市330個礦區。非金屬礦產種類多,以水泥用灰岩資源最為豐富。優勢礦產為水泥用灰岩、化工用灰岩、方解石;正在開發利用的主要礦產是水泥用灰岩、方解石、普通螢石、煤、建築石料用灰岩和磚瓦用粘土等;特色礦產有珍珠岩、水晶、沸石、葉蠟石、硅灰石等;潛力礦產資源為花崗岩、銅礦、金礦、鎢礦、鉬礦。域內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能源和非金屬礦產主要受古生代地層控制, 金屬礦產受主幹斷裂和中生代岩漿岩控制。石灰岩主要分布於廣德縣、宣州區、涇縣、寧國市,方解石主要分布於涇縣,螢石分布於績溪縣、旌德縣、寧國市、廣德縣和郎溪縣,銅、鎢、鉬、鉛、鋅等金屬礦產分布於宣州區、績溪縣、寧國市和涇縣,績溪縣、寧國市和涇縣域內鎢、鉬礦資源潛力較大。

人口民族

人口=

2018年末,宣城市戶籍人口278.9萬人,常住人口264.8萬人,比上年增加3.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5.21%,比上年提高1.52分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11.54‰,比上年上升1.38個千分點。死亡率7.39‰,上升0.53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4.15‰,上升0.85個千分點。

民族

宣城市境少數民族人口不多,但成分多,主要有畲族、回族、滿族、苗族、壯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彝族、朝鮮族、侗族、瑤族、白族、傣族、黎族、高山族、水族、京族、傈僳族、仫佬族等45個少數民族,成分人口1.2萬餘人,約占總人口千分之五。其中千人以上的民族有苗族、彝族、回族、畲族、壯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