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黑奴贸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黑奴贸易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黑奴贸易

开始时间: 15世纪

最先的国度: 阿拔斯王朝

代表国家: 葡萄牙、西班牙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专指欧洲殖民者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因为经过了欧、非、美三大洲,航线呈三角形,故又称为三角贸易。[1]

历史背景

历史数据

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利欲熏心的欧洲殖民者把人数众多、具有热带作物种植技术,又能适应热带劳动的非洲黑人当作猎奴的对象,从塞内加尔河口到刚果河口的广阔地带,停泊着一艘又一艘欧洲殖民国家的贩奴船,乌黑的船首就像张开的血盆大口,等待着吞吃人肉。

据资料统计,黑人部落"猎奴战争" 在400年的奴役过程中,非洲黑人被杀了上千万;圣多明各岛在十八世纪上半期共输入奴隶280万人,而到1976年仅剩下65000多人,平均每年要死亡四万多人;按照每运至美洲一个奴隶,最少要牺牲10个左右非洲黑人的计算方法,奴隶贸易使非洲损失一亿人口,这个数字相当于1980年非洲人口总和。

利物浦船只从事奴隶贩运900趟,所贩奴隶卖价1500万镑,净赚1200万镑。殷殷鲜血,垒垒白骨,谁知道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的海底深渊埋葬了多少黑人奴隶的骨骸,美国诗人满怀悲愤地写道:

大海的深处,

泥泞的沙里,

躺着被人遗忘了的、

锁着铁链的人骸。

在死沉沉的黑暗里,

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

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

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

历史起始

最早开始黑奴贸易的是阿拉伯帝国时期,自建朝以来,阿拔斯王朝就不断从东非输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行农业生产,其境遇十分凄惨。

哈瓦立即派穆斯林阿里·伊本·穆罕默德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使命是使奴隶获得自由和财富,深得广大奴隶的拥戴。869年3月,阿里率众起事,很快便聚成20万之众。871年,攻陷两河流域的重镇巴士拉,一度进至距巴格达仅20公里处,帝国首都岌岌可危。

开始反抗

哈里发穆尔台米德派军征讨,剿抚两计并用。由于阿里在起义后未能及时兑现当初的允诺,义军力量被削弱。

883年,黑奴起义在坚持了14年之后,惨遭失败,阿里被杀。

在世界历史上,这次黑奴起义是与古代罗马斯巴达克起义齐名的大规模奴隶反抗斗争,它给哈里发国家以沉重打击。此后,阿拉伯从非洲输人奴隶的数量明显减少,整个社会中的奴隶制残余也渐趋消亡。

葡萄牙纪录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非洲黑人就这样来到了美洲。

葡萄牙从独霸非洲的野心出发,自新航道开辟伊始,便对非洲展开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侵略。在西非,葡萄牙占有佛得角群岛,在塞拉利昂、古马里国、黄金海岸、奴隶海岸、刚果和安哥拉设立商站。

列强竞相

马克思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殖民列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以地球为战场,展开了空前激烈的商业战争和殖民角逐,在征服与劫掠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过程中,奴隶贸易是令人发指的最黑暗的一页。

绕过非洲新航路的发现,揭开了西方殖民主义对非洲人民长期侵略与掠夺的帷幕。欧洲列强一踏上西非沿岸,就按他们主要掠获物给沿岸地带取上"胡椒海岸"、"象牙海岸"、"黄金海岸"和"奴隶海岸"等名称。

欧洲人最初所重视的掠获物是黄金和其它最贵重物资。他们每踏上一块新的土地,第一件事就是追求黄金。为了进行掠夺性的贸易,欧洲列强争先恐后地在非洲沿岸设立了商站和堡垒,占领离海岸较远的阿森松岛、圣赫勒拿岛、毛里求斯岛等岛屿,以此作为东通亚洲航海的中途站。

荷、英、法等国在其裔务掌握在大商业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手中之后,便组织特权公司来进行贸易,特权公司从国家得到特许状和各方面的支持,拥有开设高馆、建筑堡垒,发行货币、组织武装、进行战争和媾和的权力。特权公司在某些地区还能对当地居民行使司法权和征税权,从而形成一个个的"小专制王国"。殖民列强就利用这个强有力的工具进行掠夺性的贸易、奴隶贩运甚至:征服殖民地

欧洲列强在非洲的角逐,主要是争夺贸易权。他们在每个地区所掠夺的并不限于一种货物,而黑奴贩卖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非洲的主要内容,当时贩奴贸易也仅在奴隶海岸。欧洲列强自侵入黑非洲之日起,就开恰把非洲转化为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他们用"黑色象牙"这种侮辱性的名词来称呼黑人奴隶,黑人成为他们贪得无厌、多方搜寻的"商品"。

新航路开辟后,首先是葡萄牙西班牙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接着英国、法国、荷兰也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的同时,肆意地屠杀和奴役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人数锐减,无法为种植园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于是种植园主开始买进非洲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劳动,这就为欧洲奴隶贩子打开了道路。

印第安文明

印第安人创造的玛雅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之后的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曾盛极一时。

但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印第安人创造的财富都被掠夺尽失,土地被强占,连曾经盛情款待和帮助欧洲殖民者的印第安人也被大量的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人数在美洲大陆被发现之后急剧下降,多地方的印第安人被赶尽杀绝,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是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的恶果。

废除

1.英国: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禁止黑人奴隶贸易的大国。1787年,在英国成立了"废除非洲奴隶贸易协会",又称"伦敦协会",领导这个协会的是多年从事废奴主义运动的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格伦维尔·夏普(Granville Sharp)。从此,废奴运动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起来。1806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禁止英国奴隶贩子把奴隶运到外国殖民地和美洲各国;还禁止从英国的港口发出外国的奴隶船。同年6月10日和14日,议会两院又分别通过了一项废除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法令。这项法令宣布:"英国国王陛下决定,从1807年1月1日起,绝对禁止非洲奴隶贸易,绝对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买卖、交换与运输奴隶和那些准备在非洲海岸或非洲任何地区出售、运输或作为奴隶使用的人,绝对禁止把上述人输进和输出非洲,上述活动均宣布为非法。"这样,英国禁止了黑奴贸易。

2.美国:从18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反对奴隶制和黑人奴隶贸易的团体。1807年美国议会通过了一项从1808年1月1日起禁止把奴隶输入美国国土的法令。但美国在颁布禁止黑奴贸易法令后,始终没有认真执行;同时由于南方存在着巨大的奴隶市场,奴隶走私贸易十分猖獗。黑人奴隶贸易真正禁止是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后。

3.法国:1788年,法国在孔多塞侯爵领导下建立了废奴主义团体"黑人之友"。1794年2月4日,雅各宾党人宣布在法国所有的殖民地禁止黑人奴隶贸易和无偿地解放奴隶,但该法令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时大多数法属西印度殖民地已被英国占领。后来,拿破仑恢复了法国殖民地的黑奴贸易和奴隶制。拿破仑在"百日王朝"时,为赢得社会舆论,废除了黑奴贸易。拿破仑失败后,法国和英国签订了协议,英国同意法国在五年之内还可继续从非洲输出奴隶,法国则支持英国在维也纳会议上提出的禁止黑奴贸易的建议。在1831年11月30日路易·菲利浦政府又同英国签订了一个条约,禁止法国国民从事黑奴贸易和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黑奴贸易。但法国政府在1843年拒绝了这一条约,在"自由劳工移民"的名义下恢复了黑奴贸易。直至1861年才结束黑奴贸易。

4.其他国家:丹麦早在1803年废除了在自己领地里的黑奴贸易。1813年瑞典禁止贩卖非洲人。1814年荷兰禁止黑奴贸易。1815年葡萄牙在获得英国75万英镑补偿费的前提下,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从事黑奴贸易,1842年又禁止赤道以南的黑奴贸易。1817年西班牙获得英国40万英镑补偿费后,禁止自己的臣民在赤道以北的非洲地区从事黑奴贸易,1835年在英国的压力下,又禁止赤道以南的黑奴贸易。1837年墨西哥也废除了奴隶制。1839年,乌拉圭和智利都在黑奴贸易可疑检查权条约上签字,海地也禁止了黑奴贸易。

西方各国虽先后宣布禁止黑奴贸易,但黑奴走私贸易几乎又持续了近一个世纪。黑奴贸易明显衰退下去是19世纪60年代后,其原因主要是美国南北战争后结束了本国的奴隶制度,古巴巴西也相继废除了奴隶制度。1889-1890年的布鲁塞尔会议通过了禁止黑人奴隶贸易的总决议书,标志着黑人奴隶贸易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结束。

黑人奴隶贸易结束的原因是:第一,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逐渐与黑人奴隶贸易发生矛盾,使黑人奴隶贸易日益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第二,黑人的反抗斗争,特别是海地革命和拉美独立革命,动摇了黑人奴隶贸易的基础,加速了它的衰亡。第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都谴责和批判过黑人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受其影响,社会各阶层中要求废除黑奴贸易和奴隶制的呼声不断高涨,这给黑奴贸易以有力冲击。第四,英国同黑人奴隶贸易展开长期彻底的斗争,颁布了一系列禁止黑人奴隶贸易的法令,对黑人奴隶贸易国家发动了一系列的攻击,强迫其他国家签署更为有效的禁止黑奴贸易的条约,加速了黑人奴隶贸易的结束。

影响

黑奴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它持续了400多年,使非洲损失了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贩卖黑奴还孳生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黑奴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也为美洲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通过屈辱的强制迁徙,黑奴们把古老的非洲文化带到了美洲,这对后来美洲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