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兀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黑兀鹫 |
中文学名:黑兀鹫 |
黑兀鹫 虹膜: 黄色或红褐色。
嘴: 暗褐色,基部黄色,蜡膜橘红色。
鼻孔: 椭圆形。脚: 暗红色或肉色。
叫声: 粗哑呱呱叫声发展成尖声乱叫。交配时啸鸣。
模式产地: 印度本地治里。[1]
形态特征
大型猛禽,体长76-86厘米;重量3.5-6.3公斤;翼展200-260厘米。 头和颈部裸露无羽,橘红色的皮肤,颊部、眼先和头顶的两边有少许黑色的刚毛,耳部也有一圈黑色的刚毛。颈部耳后两侧各有一个巨大肉垂,是橘红色。颈部下方的撮羽和覆腿羽为白色,其馀羽毛均为黑褐色,上体还具有金属的光泽。 飞翔的时候黑色的翼下有一条白色的横带,前胸和后胁的白斑和通体的一片黑色形成鲜明对照,反差极为强烈,即使在高空飞翔的时候也清晰可辩。
生态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高空翱翔于高至海拔1500米的开阔多沼泽平原。爪子不象其他猛禽那样锐利,所以很少捕食活的动物,主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食量很大,每天一般要吃数千克的食物。由于没有牙齿,撕下的食物并不需要咀嚼就整吞下去,与其他食腐鸟类一起进食。[2]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雨林,南亚热带季雨林的林缘开阔地,开阔的乡间原野、耕地及半沙漠地区。
生长繁殖
繁殖期为12月至翌年1月,有时也在2-3月。营巢于村庄附近的果园和农田等开阔地区的树上,偶尔也在森林、灌丛或丛林中。 雄鸟和雌鸟共同营巢,以粗细枝条构成,呈盘状,里面垫有细的枝条、青草和碎屑等。 每窝产卵1枚,白色,被有红色的斑点。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45天。雏鸟为晚成性,出壳时还没有充分发育,眼睛还没有张开,全身长著短短的绒毛,需要成鸟长期的饲喂和照看。[3]
分布范围
尼泊尔及印度北部开阔的乡间地方、耕地及半沙漠地区。在中国大陆,分布于云南等地,则多见于乡间的大树上。
保护现状
于1994年在IUCN红色名录内由无危提升至近危。导致全球秃鹫数目急剧下降的主因,是由于兽医广泛使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双氯芬酸钠,这种止痛药对秃鹫的毒性极强,不少动物尸体体内均有高浓度的双氯芬酸钠,令以腐肉为生的秃鹫常出现中毒现象。此现象自1990年起数量极多的秃鹫以每年减半的速率减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