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香港仔渔人码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香港仔渔人码头

图片来自orientaldaily

香港仔渔人码头香港的《香港仔旅游发展项目》(前称《香港仔港湾旅游区发展计划》)中的主要部份,亦成为该计划的通称。计划参考外国渔人码头概念,配合传统渔港为主题,在香港仔一带开拓不同旅游景点,以提供旅游及康乐用途。

计划最早于1998年由香港政府提出,其首个详细方案于2001年年底提出,也是发展规模最大的一个。至2002年年中,整个计划因为海洋公园进行检讨而停止了继续研究。根据2005年的建议,该发展计划将会大规模地缩减内容。2007年5月,香港政府再度推出发展概念设计,发展规模在2001年方案与2005年方案之间,并且期望于2009年动工,于2012年落成。2009年4月20日,香港政府宣布暂时搁置计划;然而旅游事务署表示仍然在研究此项目,至2016年底南港岛线通车后才能够落实发展。为了配合未来计划的发展的落实,旅游事务署决定以传统渔村风貌为主题,先行在香港仔港湾两岸进行改善工程,同时探讨其他长远方案。

背景

香港仔昔日是一个传统渔港,并且是香港一个广受欢迎的旅游区,但是由于旅游景点局限于珍宝海鲜舫海洋公园,导致自1990年代起,到访香港仔的游客逐渐减少。因此,香港政府有意重新规划香港仔港湾,希望能够善用香港仔独特的传统渔港风貌和海事历史,发挥其旅游、康乐和相关活动之发展潜力。

1998年6月,经济局局长叶澍堃提出了兴建香港仔渔人码头的建议,并且表示最快可以于2000年落成。于《1999年度财政预算案》中,亦提出了同样的构想。1999年9月,香港规划署开始了研究及谘询工作,提出了3个初步发展构思,并且在2001年批出香港仔港湾专题研究的合约,至同年年底发表初步报告,使到计划有了比较详细的概念雏形。

2001年方案

香港规划署于2001年11月24日发表《香港仔港湾专题研究初步报告》,正式展开了第一阶段谘询工作。第二阶段谘询工作原定于2002年年中进行,而整个计划亦原定有望于2003年落实。然而,由于香港政府后来决定等待海洋公园完成其检讨及长远发展计划才再次研究此计划,故此谘询工作被搁置。

计划建议

计划中建议,香港仔港湾旅游区可以开拓5个主要旅游景点:

鱼市场码头

鱼市场码头位于香港仔海旁(现时的香港仔海滨公园一带),是整个计划的核心部份。旅游景点以香港仔的渔业社会及活动为其主题及特色。在维持渔业相关活动的同时加以推广,并且设立访客中心、活海鲜销售市场、鱼类批发市场及海鲜食肆

鸭脷洲市集

鸭脷洲市集位于鸭脷洲北岸海旁,旅游景点会著重香港本地的特色及节日色彩,包含户外康乐表演场地,以及售卖香港本地艺术品工艺品跳蚤市场

港湾广场

港湾广场位于香港仔东面海旁(现时的新巴黄竹坑车厂一带),设立一座大型广场让游客观赏避风塘的风貌。此外这个地带亦会设立一座综合娱乐大楼,可以提供IMAX立体影院、电影院、游戏机中心和室内游乐场等设施。

布厂湾码头

布厂湾码头位于深湾以南的布厂湾,以大型购物中心作为主题,并且设立有各式饮食店铺。布厂湾码头亦会包含香港海事博物馆,展示香港和香港仔的海事历史。

集古村重建计划

集古村原来位于海洋公园内的大树湾,后来因为发展而被清拆。重建集古村为提供主题娱乐及表演设施,包括各类电影院及度假酒店等。

除了5个主要旅游景点,计划亦有其他配套建议:

反应

计划发表后,大部份香港仔居民均对计划持有正面态度,认为有助于推动区内的发展。而南区区议会亦普遍支持这个计划,并且希望这个计划能够尽快落实。然而,由于当时地铁公司尚未提出南港岛线的计划,因此亦有人忧虑计划落成后,区内交通网络未必能够应付,因而提出了减少计划规模,或者争取加强交通配套。

2005年方案

2005年1月,香港政府就《香港仔港湾旅游区发展计划》提出了修订建议,大规模地缩减了计划规模。而这个计划改变由旅游事务署负责。根据2005年10月12日,由行政长官曾荫权发表的《施政报告》中表示,希望这个计划能够赶及在2008年落成。

计划建议

与初步计划比较,修订建议省略了不少建议,只保留了三大建议:

  • 翻新香港仔海旁的现有设施,并且新增数个观景处
  • 保留布厂湾码头景点,以美食区为主题
  • 集古村重建计划则发展在原本计划中位于的香港仔海旁的渔人码头

反应

由于计划较初时公布大为缩减,不少区内居民都感到不满。他们一般担心计划只集中于海洋公园一带,仍然未能够发挥香港仔渔港一带的旅游发展潜力,而只翻新旧有设施亦无法推动区内的发展。亦有不少人担心,香港仔未能发展大型景点,将会使到兴建南港岛线服务香港仔的理据更难支持,使到区内交通未能够改善。另一方面,部份南区区议员亦对计划缩小表示强烈反对。不过,也有一些认为不应该因为发展旅游而影响渔港景色的人士对修订计划的规模表示赞同。

2007年方案

2006年年底,旅游事务署委托顾问就香港仔旅游发展项目进行概念设计,于2007年4月月底就研究结果谘询南区区议会,计划内容于同年5月月初发布。

计划建议

2007年方案比较2005年方案详尽,可是发展规模仍然与2001年方案有颇大的距离。设计大纲虽然将整个香港仔港湾地区分成7个发展区域,但是实际上新发展只集中于两个区域,其馀区域均为现时存有的设施。该7个发展区域分别是:

A区:捕鱼/渔业区

位于香港仔海旁西部(现时的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一带),主要展示香港仔渔港的历史、渔民生活,以及渔类批发及市场活动。这个区域主要是以现存的建筑物为基础,进行景观美化工程。

B区:海滨盛事及展示区

位于香港仔海旁东部(现时的香港仔海滨公园一带),是整个旅游发展项目的重点地区。区域之内将兴建全新渔人码头主题建筑,设立旅客资讯中心、国际餐饮区(露天茶座)、节庆广场、海洋主题儿童游乐场等设施,并且设立有主题船只展览。

C区:游艇/船坞/避风塘区

位于香港仔南避风塘(包括深湾布厂湾一带),以现时存有的游艇码头般坞为基础,提供大型游艇停泊位置,以及服务及销售区,并且设置观景位置。

D区:海事区

位于大树湾,即是香港海洋公园集古村的重建部份。该处的主要工程为拟建一条新的防波堤。

E区:展览及餐饮区

位于鸭脷洲东北岸海旁,将会兴建全新渔人汇主题建筑,以设立龙舟及历史文物的展示地点,以及提供中式主题餐饮。

F区:休闲文化区

位于鸭脷洲北岸海旁,以鸭脷洲海滨公园为基础,进行景观美化设计工程及布置,并且设立假日跳蚤市场。此外,鸭脷洲大街也会打造成“香港手信街”,售卖香港特色物品及小食,以求成为旅客购买手信的主要地方。

G区:潮人特区

位于鸭脷洲南部的利南工业区,会以现时常作为货品展售场用途的工贸中心为基础,提升该处的销售点,使到该处成为独特的品牌中心。

除了7个发展区域,计划亦有其他配套建议,包括以传统舢舨作为水上的士,提供环绕整个香港仔港湾区一圈的舢舨游,以及向游客介绍香港仔及鸭脷洲的历史建筑和庙宇

反应

南区区议会原则上支持这个计划,但是有区议员指出部份构思未必可行,例如将鸭脷洲大街化身成“手信街”的计划中,香港政府无权力使到该处的私人商铺专门售卖手信。此外,区议员也担心交通配套未能够应付,要求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先解决交通网络问题。另一方面,不少区内居民认为该计划拖延已久,希望能够更快得到落实。

计划落空

2009年4月,旅游事务署宣布渔人码头计划在财务限制上已经不可行,旅游项目规模需要大为缩减80%,现行只会斥逾1.5亿港元进行美化海滨和鸭脷洲大街工程[1]。香港政府最新文件指出,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到访香港旅客大为减少,全球信贷收缩,导致投资者持有很多负面的风险情绪,令计划在财务上不再可行。加上《净化海港计划》及港铁兴建南港岛线,将会占用80%地方作为工程地盘,需要于2015年后交还,使到计划用地由原来的170,000平方米大幅度地缩减至30,000多平方米。

短暂计划

为了配合未来计划的发展的落实,旅游事务署决定以传统渔村风貌为主题,先行在香港仔港湾两岸进行改善工程,同时探讨其他长远方案。 为了进一步改善香港仔现时存有的旅游景点及设施,香港政府自行斥资在香港仔港湾两岸的海滨长廊及鸭脷洲大街和附近街道进行以传统渔村为主题的改善工程。消息人士回应指出,等待《净化海港计划》及港铁南港岛线工程完成后,计画于日后仍然有机会落实。

2011年2月,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了相关的拨款申请。同年9月,改善工程展开,预计于2012年至2014年年间分阶段完成。

反应

南区区议员欧立成表示,香港仔是香港四大古老渔港之一,现时又有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拥有发展成为渔人码头的潜质,不少外国游客亦会慕名而至,但是由于区内缺乏如旅游巴士泊位等硬件配套,亦缺乏有效的宣传,而未能够加以发展旅游业。他指出,南区居民一直希望透过发展渔人码头来刺激该区的旅游业及带旺区内经济,现时计划胎死腹中,感到失望。[2]香港入境团旅行社协会主席侯叔琪批评,香港政府缺乏一个高层次部门统筹旅游基础建设的发展,削弱了香港旅游业的竞争力。[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