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面包当碗,土豆做汤,家常食材换种吃法,生活多点小惊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前在饭店吃到过用面包当碗盛汤,圆圆的面包碗,打开是很好看。面包还能蘸汤吃,一物二用。 回来自己研究了配方,因为要盛汤,烤出来的面包外壳质地需要硬一点。内部吃起来则非常暄软,淡淡的牛奶味道。 而土豆迷迭浓汤,喝一口,土豆细腻绵软,醇厚的奶香味带着黄油的香甜,配着迷迭香碎,丝毫不显甜腻。留入口中良久,香气依旧不散,让人喝了一口还想喝一口。 最绝的是用面包蘸着汤吃,太香了。所以我每次做,都要多做些。除了盛在面包碗里,剩下的就装在碗里直接喝。面包我也会多烤些,用来蘸汤吃,常常是最后我和老公俩人连当碗的面包也会吃光抹净。

土豆汤的用料

  • ⭕面包碗
  • 面粉150克
  • 鸡蛋1个
  • 牛奶60ml左右
  • 酵母1小勺
  • ⭕土豆迷迭浓汤
  • 橄榄油4勺(勺子就是咱们家里一般喝粥勺大小)
  • 黄油30克
  • 蒜瓣5-6瓣
  • 土豆1个
  • 开水150毫升
  • 牛奶150毫升
  • 盐少许
  • 迷迭香碎1勺(没有?买!超市就有,这个必须有)

土豆汤的做法

  1. 首先是和面。150克高筋或中筋面粉+蛋液+60ml左右的牛奶+酵母。混合,揉成面团。 ⭐根据面粉吸水性和鸡蛋大小不同,建议先放50毫升牛奶,如果太干再加牛奶。 面团揉至光滑,不粘手即可。
  2. 醒发1小时。面团需要睡觉。需要呼吸。需要自我膨胀到1.5-2倍左右。 醒发温度最好在25-30度,盖上东西以免面团干裂。
  3. 将醒过的面团揉搓成直径10厘米左右的半球。继续醒发40分钟左右。
  4. 醒好的半球面团差不多直径在12厘米。烤箱220度预热10分钟。将面团放进烤箱,烤20分钟。 ⭐各家烤箱脾气不同,最好还是观察着烤箱哦。
  5. 烤好的面包外皮成棕红色,牙签插入已经完全干了。半球状的面包顶部最高点高10厘米左右。
  6. 放20分钟。待稍微凉了,用锋利的刀将面包顶部微微切掉一部分,作为面包碗的盖子。
  7. 用勺子和刀子配合着挖去中间部分就完成啦。
  8. 不可挖太多,小心挖漏哦。真要漏了也没关系,把挖出的面包垫进面包里面就可以啦,盛汤也是不会漏的。别问我为什么知道。问就是我聪明。
  9. 醒发面包时,我们可以准备土豆迷迭浓汤。 首先将5-6颗蒜瓣切末或搅碎。土豆切成丁,泡在水里待用不会变色。
  10. 土豆这么大。
  11. 锅中放入4勺橄榄油+30克黄油,小火将黄油融化。
  12. 再放入蒜末,保持小火,翻炒蒜末,直至闻到蒜香味。
  13. 然后倒入150毫升开水+150毫升牛奶+土豆丁。翻搅一下,大火煮沸。
  14. 土豆煮3分钟左右。转小火。捞出一部分或全部土豆丁,放进搅拌机搅拌成土豆泥。 ⭐土豆泥越多,汤越粘稠。随意捞出多少视你喜好而定。我喜欢汤里有一些土豆丁,所以一般捞出3/4的土豆打成泥。
  15. 始终保持小火。将土豆泥倒回锅内,翻搅均匀。 加入迷迭香碎和盐。
  16. 搅拌均匀。
  17. 最后将土豆迷迭浓汤盛进面包碗里就好啦。放上罗勒叶点缀。我家没有,就放了点小香葱。
  18. 面包渣都被吃光光。太好吃啦ヾ(≧▽≦*)o[1]


马铃薯百科: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2] 名称由来


  •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历史起源

  1.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1.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1.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人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植株形态

须根系。 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小叶常大小相间,长10 ~ 20 cm;叶柄长约2.5 ~ 5 cm;小叶,6 ~ 8对,卵形至长圆形,最大者长可达6 cm,宽达3.2 cm,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 cm,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6 ~ 7条,先端略弯,小叶柄长约1 ~ 8 mm。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直径约1 cm,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直径约2.5 ~ 3 cm,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 mm,冠檐长约1.5 cm,裂片5,三角形,长约5 mm;雄蕊长约6 mm,花药长为花丝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8 mm,柱头头状。果实圆球状,光滑,绿或紫褐色,直径约1.5 cm。种子肾形,黄色。

块茎形态

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 ~ 80 cm,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长圆形,直径约3 ~ 10 cm,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品种分类

彩色马铃薯有[[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