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陶渊明 | |
---|---|
字 | 元亮 |
号 | 羲皇上人(这里的“羲”为伏羲氏)、五柳先生 |
出生 |
晋废帝太和不详(公元369年或公元365[1]或公元352) 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
逝世 |
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浔阳县[2] |
国籍 | 晋、宋 |
籍贯 | 浔阳柴桑 |
亲属 |
曾祖父:陶侃 曾祖母:龚氏 祖父:陶茂 祖母:刘氏 父:陶逸 母:孟氏 妻子:陈氏、翟氏(翟法赐妹) 儿: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 |
经历
| |
陶渊明(不详约352或365[1]或369年-427年)[3],一名潜。一说晋世名渊明,字元亮,刘宋时改名潜[来源请求],自号五柳先生[4],私谥靖节先生[5]。浔阳郡柴桑县(今江西省庐山市[6])人。东晋、刘宋的文学家,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父、祖皆为郡守,自曾祖、祖、及父,都在东晋为臣,但自己一生未曾担任高官,曾任彭泽令,但因厌恶当时的政治,做了80馀日就辞职归故里。
目录
人物生平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宦家庭,曾祖陶侃出身微寒,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长沙郡公。姑丈罗遵士,娶陶茂女。祖父陶茂作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任安成太守,早逝,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第四女[7]。幼年生活贫困,勤于学习,对于诸子百家群书都有所涉猎。
陶渊明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及彭泽县令等职,后因与上层失和,毅然辞官,“不为五斗米折腰”[8] ,回家(从此时开始“五斗米”成为生活必需花费的薪资的代名词),从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起隐居不仕。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的这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逝后,其生前好友颜延年为其作诔文《陶征士诔》。
在今江西省九江县马回岭镇存有清代重建的陶渊明墓。九江市有新立的巨大陶渊明石像。
思想
陶渊明在青年时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有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入世抱负[9]。
三十岁时陶渊明先后入了桓玄(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勤王的僚属,但是后来桓玄篡晋,他又加入了刘裕讨伐桓玄的义军幕府(公元404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10],他意识到了刘裕也非真心匡复晋室,遂急流勇退以明哲保身,辞去彭泽令以避覆灭之祸,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见《归去来兮辞》第一段最后一句为“抚孤松而盘桓”,第二段最后一句为“乐夫天命复奚疑”,各缀最后一字成桓疑)。
公元420年刘裕篡晋[11]后,在贫困躬耕中隐居的陶渊明,以隐喻手法写下了《桃花源记》表达对此事最大的谴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暴秦虽然酷虐,此时尤过于秦乱,所以闻者皆叹惋,在《桃花源诗》首即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点明其意。
进入刘宋之后,陶渊明贫病加剧,江州刺史檀道济去劝他弃隐出仕,但是他不受馈赠,不为所动,就是不放弃他隐居求志、不食周粟的风范(因为陶渊明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及自身俱在东晋为官,如同张良其家五世相韩,之后一生为韩报仇)。正如他诗作:“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他的后半生,正实践著他入刘宋后所改的名—潜,一生遂潜龙勿用了!
陶潜《桃花源记》对现实有深刻批判。桃花源中人的生活,与外界并无太大分别,一样是“往来耕作”,“屋舍俨然”,所不同的是,桃花源居民能和睦相处,“怡然自乐”。桃花源中似乎没有村社一类的基层组织,又因与世隔绝,外界一切机构组织都无由对之施用权力,人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状态中。文章寓意是,外界社会赖以支撑的社会制度,恰恰是人们不能幸福美满生活的根源,一切政治、制度、机构都是多馀的,乃是破坏和平安宁的根源。[12]
陶渊明曾经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千字文》中也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的格言。
作品
梁昭明太子萧统搜求陶渊明遗世作品,编为《陶渊明集》七卷录一卷,并为之作传[13]、序[14]。
诗
- 五言诗:《归园田居》、《和郭主簿》、《于西获早稻》、《怀古田舍》、《桃花源》并序(序被通称为《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并序、《止酒》、《责子》、《述酒》、《蜡日》、《杂诗》十二首、《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挽歌诗》三首等。
辞赋
《感士不遇赋》并序、《闲情赋》、《归去来兮辞》并序。
文
《五柳先生传》寄托文章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个性情怀,其文章洒脱自然,如文章所说:“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或许五柳先生就像无怀氏、葛天氏那时代的人吧! 《晋古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员文》、《自祭文》。
小说
成书于南朝的志怪小说《捜神后记》十卷旧题为陶潜撰。鲁迅认为“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盖伪托也”[15]。
伪托
文学影响
- 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一百二十馀首,另有文、赋等,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且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
- 陶渊明诗歌表现出蔑视权贵、遗世独立的气节,朴实自然的诗风,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大而深远。个性分明,情感真挚,平淡质朴,不大用典,简洁含蓄,“质而实绮,臞而实腴”,富有意境和哲理,主观写意,杂有儒、道各家思想。除了传统儒家思想外,也深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陶诗“通篇浑厚,难以句摘”,不致力于锤炼,写来天真自然。
- 陶渊明的诗在南北朝时影响不大。刘勰著《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未提。锺嵘《诗品》虽列之为中品,却推之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后世对陶诗评价甚高,唐宋以后对陶诗更推崇备至。认为其诗“其源出于应璩”。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推崇备至:“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16]。《文选》收录陶渊明的诗文十馀首,是作品被收录较多的作者。
-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杜甫诗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宋代诗人苏东坡对陶潜有很高的评价:“渊明诗初看似散缓,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17]又云:“质而实绮,癯而实腴。”[18]苏东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连雨独饮二首》,《和陶劝农五首》、《和陶九日闲居》、《和陶拟古九首》、《和陶杂诗十一首》、《和陶赠羊长吏》、《和陶停云四首》、《和陶形赠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刘柴桑》、《和陶酬刘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诗,可见陶渊明对苏东坡影响之深。且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性诗人孟浩然非常崇拜陶潜,风格与其极为相似。
其他
子嗣
- 陶渊明有五子陶俨、陶俟、陶份、陶佚、陶佟。曾于《责子诗》中感叹:“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念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另有女儿数名。
薪水换算
- 陶渊明当时候放弃的县官工作,经网友换算单位后可以达到现代的月薪一百三十多万(台币)。[19]
衍生作品
小说
参考文献
- ↑ 1.0 1.1 沈约《宋书》卷九三:潜元嘉四年卒,时年六十三。
- ↑ 《陶征士诔》:元嘉四年月日,卒于寻阳县之某里。
- ↑ 龚斌. 〈前言〉. 《陶渊明集校笺》.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6032-5 (Chinese (China)).
-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 ↑ 《陶征士诔》
- ↑ 星子县政府网——陶渊明故里在哪里?.
- ↑ 龚斌. 〈附录四〉. 《陶渊明集校笺》.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6032-5 (Chinese (China)).
- ↑ 金庸详解“不为五斗米折腰”:并非嫌官小. 凤凰网 (Chinese (China)).
- ↑ 龚斌. 〈前言〉. 《陶渊明集校笺》.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6032-5 (Chinese (China)).
- ↑ 龚斌. 〈前言〉. 《陶渊明集校笺》.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325-6032-5 (Chinese (China)).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9%8B%E6%9C%9D#.E5.8A.89.E8.A3.95.E7.AF.A1.E6.99.89
- ↑ 郭少棠. 旅行:跨文化想像.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67.
- ↑ 萧统:《陶渊明传》
- ↑ 萧统:《陶渊明集序》
-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六朝之志怪书(上)》《鲁迅全集》9
- ↑ 萧统:《陶渊明集序》
- ↑ 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 ↑ 苏轼:〈与苏辙书〉
- ↑ 陶渊明“五斗米折腰”多狂?陶渊明“五斗米折腰”多狂?下腰爽拿130万...但他却隐居闻菊 胖丁呷面/真新镇K歌王 大柠檬
- 归园田居 陶潜, 中华文化研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