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和

中文名稱 太和

釋意 太,至高至極;和,和諧。

太和 太,至高至極;和,和諧。一作「大和」,為古代中國哲學用詞,表示宇宙萬物最高層次的和諧,對其具體內容,各代哲學家表述各有千秋。

概念

多單

一作「大和」,古代哲學術語,指天地陰陽,宇宙萬物最高層次的和諧(次等和諧曰「中和」)。太,至高至極;和,和諧。

解讀

《易·乾彖辭》:「保合大和,乃利貞。」意即保持至極的協調和順,則萬物無不利。北宋張載用「太和」表述陰陽二氣交感變化所達到的和諧狀態。《正蒙·太和》:「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盪、勝負、屈伸之始。」南宋朱熹名陰陽二氣會合狀態為「太和」。明末清初王夫之以陰陽氣神相和釋「太和」。《張子正蒙注·太和篇》:「太和之中,有氣有神。神者非他,二氣清通之理也。不可象者,即在象中,陰與陽和,氣與神和,是謂太和。」又說「太和,和之至也」。

中醫應用

陰陽協調,保合太和——養生的基本原則

《周易》把太極(統一物)分為兩個對立面一一陰陽,陰陽是構成宇宙萬物變化、運動的根源。字宙萬物無時無處不在陰陽交合、剛柔相推的運動之中。《繫辭傳下》言:「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所謂「陰陽合德」正體現了統一的宇宙觀。陰陽太極圖、六十四卦方圖、圓圖、河圖、洛書及卦的方位、數值來顯示對稱、平衡、比例,使《周易》的「和諧觀」得到最完美體現。

這種統一、協調的思想不僅體現在天道上,而且體現在人道上。《彖傳·乾》宣稱「保合太和,乃利貞。」「太和」二字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概括,中國文化可以說就是「太和」文化。儒家講「太和」(中庸、和為貴),道家其實也講「太和」(法天法地、順乎自然)。中國傳統醫學無論是生理、病理還是治療都是以此為診斷標準及指導思想的。

「陰陽太和」是養生的基本原則。《內經》對《周易》這種觀點完全接受並加以深化、發展。《內經》論醫道,主張「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認為「陰陽調和是謂有度。」《素問》反覆強調指出:「內外調和,邪氣不能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上古天真論》論養生之道一再強調:只要「提摯天地,把握陰陽」,「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就能成為「真人」、「至人」。如果陰陽失調,則不僅不能「長有天命」,而且會導致病變。所以必須採用適當措施,調整陰陽,使之回歸到「太和」狀態。

「陰陽和協」思想在《周易》中是原始的、粗陋的,在《內經》中就具體一點,指臟腑功能的和諧、衛氣營血的均衡節律與運輸等。在後世科學發展中,這種思想更得到不斷深化,並在各自領域中得以具體運用。

「陰陽」己成為最古老、最原始的概念,在養生、醫療等「人道」領域,這個基本原則固然不容否定,但更重要的還應該對其進行深層研究、微觀研究,使其學術不斷充實與發展。

順應自然,不失四時

《周易》強調人必須順應四時生長化收藏的自然規律。《乾·文言》:「夫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這裡的「天時」即是四時自然規律。《周易》對「時」的強調非常突小,六十四卦彖、象辭中「時」字俯拾即是。如《革·彖》:「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易傳》把「時」作為判別卦象吉凶的重要標準之一,甚至把「得時」看得比「得中」更重要,如同居中位,不一定都吉,適時則吉,失時則凶。《繫辭》言:「變通者,趨時者也」。

要想煉養身體、卻病延年,「乎天而應乎人」(《兌·彖》)是其基本要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詳盡論述了四季不同養生法: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簡言之,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其中春夏夜臥早起、秋季早臥早起、冬季早臥晚起的具體做法,為現代科學所證明。

周易》還提出一些具體修身方法。如《成·彖》提出「君子以虛受人。」就是要虛懷若谷、不驕不傲。《頤·象》:「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不僅在言語上謹慎,而且在飲食上要節制,《易傳》通篇告誡人們進取、「自強不息」,唯獨在言語、飲食方面要求人們節慎,是應重視的。《未濟·象》:「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強調了外物環境對人生的重要性。

萬物來自氣,通過太和之氣孕育一切

太和所謂道,中含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氤氳、相盪、勝負、屈伸之始。

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

不如野馬、氤氳,不足謂之太和。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