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守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守敬
郭守敬.jpg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的郭守敬雕像
出生 1231年
邢州邢台
逝世 1316年
职业 元朝太史令(1286─1291)
都水監(1291─1294)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台人,中國元朝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學家。

生平

元太宗三年(1231年),郭守敬生于邢州境内的邢台[lower-alpha 1]

王恂、郭守敬等同一位尼泊尔建筑师阿尼哥合作,在元大都兴建了一座新天文台,台上就安置着郭守敬所创制的天文望遠鏡。它是当时世界上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之一。

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通州運河通惠河。1276年修訂新曆法,經4年時間制订出《授時曆》,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

他採用了類似現在球面三角算法的“弧矢割圓術”來處理黃道赤道坐標換算,在計算太陽月亮行星原形位置時創造運用了“招差法”,也就是三次差內插法。並設計制作了多種天象觀測儀器,包括簡儀高表。組織了大量的天象觀測工作,包括測定恆星位置,測定冬至點、近地點以及黃道和白道交點位置,編制月亮運動表,測定全國27個觀測點的緯度。確定了一個為29.530593,一為365.2425日。正式廢除以前曆法積累的時差,以實際觀測為准。確定以一年的1/24作為一個節氣,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此原則一直採用至今。

1279年郭守敬提案“四海测验”,奉旨後进行,聽從郭守敬的建议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家,除大都外到当时国内另外26个地点,进行几项重要天文观测。这一天文观测的规模之大,在世界天文史上也是少见的。在其中的6地点特别测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长度和昼、夜的时间长度。这些观测的结果,都为编制全国适用历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今日為了紀念他,邢台市将一條主要的街道命名為「郭守敬大街」(即現在橋東區與橋西區之間的守敬北路與守敬南路),還設立郭守敬紀念館(在達活泉公園側)。

现存于河南嵩山的郭守敬观星台是研究天文的仪器,系郭守敬所建。观星台曾于1944年遭侵华日军炮击,没有被完全破坏,后被中国文物部门修复。

纪念

小行星2012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

2010年4月17日上午,LAMOST望远镜冠名仪式正式举行。LAMOST望远镜被正式冠名 为“郭守敬望远镜”[1]

注释

  1. 根据《元史》卷一《太祖本纪》,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冬,金朝邢州节度使武贵归降大蒙古国(1271年国号改为大元)将领木华黎。1234年金朝灭亡。郭守敬于1231年(元太宗三年)生于邢州境内的邢台,此时元朝已经统治邢台11年,所以他是在元朝统治时期出生的,一出生就已经是元朝人。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