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邪灵龙属

邪灵龙属
图片来自pinterest

邪灵龙属名:Daemonosaurus)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北美洲

邪灵龙的头颅骨短,牙齿长、向前突出,这在早期兽脚类恐龙中是相当独特的。邪灵龙是原始形态的二足兽脚亚目恐龙,是三叠纪恐龙和侏罗纪时期的进阶型恐龙之间的过渡物种,有助于研究最早期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1]

目录

化石与命名

在1980年代,宾夕法尼亚州立博物馆的挖掘团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幽灵牧场进行化石挖掘工作。在一个带有腔骨龙化石的岩块中,发现了邪灵龙的头颅骨化石。正模标本(编号CM 76821)是目前的惟一化石,包含:一个遭到挤压变形的头颅骨与下颌、数节颈椎、数根肋骨。另一个正在处理、清除母岩的大型石块,可能也包含邪灵的身体骨骼化石。幽灵牧场是个著名的化石挖掘地点,当地已发现许多腔骨龙的化石,近年更发现太阳神龙的化石。腔骨龙、太阳神龙是其他两种早期的兽脚类恐龙。

幽灵牧场属于钦尔组(Chinle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三叠纪末期的雷蒂亚阶,约2亿500万年前。当时的兽脚亚目已开始分话成数个演化支,而更原始的邪灵龙则与其他新兽脚类恐龙共存于相同时期。

在2011年,古生物学家汉斯·戴尔特·苏伊士(Hans-Dieter Sues)、斯特林·内斯比特(Sterling J. Nesbitt)等人将这些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显齿邪灵龙D. chauliodus)。属名在古希腊文意为“邪灵蜥蜴”,暗指化石发现地的幽灵牧场;而种名意为“有明显的牙齿”,意指它们的牙齿向前倾斜、突出。

体征

研究人员参考类似兽脚类恐龙的身体比例,估计邪灵龙的身长约1.5公尺。邪灵龙的头颅骨,与其他三叠纪兽脚类恐龙有明显差异,口鼻部较短,前上颌骨、前段上颌骨具有大型牙齿,上颌、下颌的最前端牙齿向前倾斜、突出;而后段牙齿较小。

除此之外,邪灵龙的头颅骨狭窄而高,眼眶相当大,眶后骨有个骨突延伸至眼眶内,泪骨的腹突延伸向颧骨的前后缘,颧骨的上下距离高,颧骨侧边有明显棱脊,第三颈椎有卵形的深空腔。

参考文献

  1. 2011年度十大新物种:会"笑"的蝉与膨胀鲨均上榜. 网易探索. 2011-12-11 [2011-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08) (Chines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