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爾·克萊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邁克爾·克萊頓,全稱約翰·邁克爾·克萊頓(John Michael Crichton,1942年10月23日-2008年11月4日),美國暢銷書作家、醫生、影視製片人、導演兼編劇。作品多為動作類型,科技成分濃厚,被冠以「科幻驚悚小說之父」的稱號。作品中大量的引用醫學科技新知,充份反應出他的醫學訓練與科學背景。他的書已被譯成36種語言,暢銷書幾乎本本被好萊塢搬上銀幕,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的讀者和影迷。1994年,克萊頓成為了美國歷史至今唯一同時有作品位於電影(《侏羅紀公園》)、電視劇(《急診室的故事》)和暢銷書(《桃色機密》)排行榜首位的藝術創作人[1]。
作品特色
邁克爾·克萊頓作品的一個首要主題是科學成就的取得有時是不負責任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取得了驚人、不可思議但卻極端危險的成果往往並不被質疑。這些成果使我們人類獲得了權力但卻帶來了問題。所以科學在克萊頓的作品中,經常扮演走火入魔的角色,即使是按部就班完成的科學成就,他也能舉出最糟糕的應用範例。
邁克爾·克萊頓的小說有一些共同點:首先,他特別擅長以一個尚存爭議的理論和技術來構思一部小說,圍繞着這種理論刻畫人物形象。其次,他的小說情節詭秘,懸念不斷,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第三就是縱橫馳騁的想象力。
用作品表達個人意見,也逐漸成為克萊頓的特色,在他用筆名發表的推理小說《死亡手術室》中,克萊頓用第一人稱扮演一位波士頓的病理學家,為挽救朋友的名譽,介入調查一椿墮胎致死所衍生的醫療疏失案件。這本書在1968年出版,遠早於1973年美國全國性墮胎合法化辯論的羅對韋德案(Roe v. Wade)。他花了160頁追查秘密幫人墮胎的主嫌犯,這個角色的登場就是為了表達作者個人的意見,然後,克萊頓用3頁讓這個角色為他的非法行為辯護[2]。
其它
- 2000年,全球發現恐龍數最多的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董枝明曾將一個在雲南發現的恐龍種屬以克萊頓的姓氏命名,以讚揚他「在《侏羅紀公園》及其續集《失落的世界》中對恐龍栩栩如生的刻畫」。他還說:「克萊頓所作的,是對許許多多人賦予恐龍以生命。我們這些與恐龍打交道的人,都應該感激克萊頓,因為他使我們的工作眾所周知。」克萊頓自豪的說:「對像我這樣的人來說,這可比奧斯卡獎好得多。」,「相信我,當我還是一個站在博物館的恐龍的巨大骨架下凝望的孩童時,從未想到過有一天其中的一種將以我的名字來命名。」但次年,董將這種恐龍重新歸類成為祿豐卞氏龍的一種。
- 幾乎每一本克萊頓的小說里,都會有一個角色叫萊文(Levine)。
視頻
邁克爾·克萊頓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侏羅紀」之父邁克爾·克萊頓:不想學考古的醫生不是好作家 ,搜狐, 2018-6-20
- ↑ 那些人一一邁克爾 克萊頓,豆瓣, 201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