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龍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角龍科(Ceratopsidae)屬於頭飾龍類,是一群多樣性的演化支,例如:三角龍、戟龍、牛角龙。所有已知物種都為四足草食性恐龍,都擁有喙狀嘴、頜部後方有多排切割用牙齒、以及延長的頭盾與頸盾緣骨突。大部分角龍科化石都發現於北美洲西部的上白堊紀地層,只有圖蘭角龍與中國角龍的化石發現於亞洲[1]。
角龍科可分為兩亞科。角龍亞科,或稱開角龍亞科,共通特徵為長、三角形的頭盾,以及發展良好的两根眼窝部角狀物。尖角龍亞科有發展良好的鼻角或鼻部突起物,頭盾較短、較呈直角,以及頭飾後方的延長針狀物。角龍科的角狀物與頭盾顯示出值得注意的變化,而且是辨別不同物種的主要方式。它們的用途並不完全明確。其中一個用途是抵抗掠食者,但許多物種的頭飾是相對易碎的;但更有可能是作為第二性徵或物種內競爭用,如同現代的有蹄類。厚鼻龍與河神龍頭顱骨上的巨大突起物,類似現代麝牛的突起物,顯示牠們可能以頭互相碰撞。
尖角龍亞科經常與少數其他物種一起以大量化石方式發現,顯示這些動物可能是大量群居的動物。角龙科的恐龙由于头部巨大,因此导致体重非常的重,在同样的长度下,角龙科的恐龙体重远远超过蜥脚类、剑龙科、甲龙科和鸭嘴龙科。
目录
參考文獻
- ↑ Sues, H.-D., and Averianov, A.(2009). "Turanoceratops tardabilis—the first ceratopsid dinosaur from Asia." Naturwissenschaften, doi:10.1007/s00114-009-0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