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山遗址」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回退源初之水 (讨论)做出的 1 次编辑,到由龙城悠悠做出的前一个修订版本)
(1 個標籤撤銷)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2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西山遗址.jpg|350px|缩略图|右|<big>西山遗址</big>[https://www.zynews.cn/images/2009-07/24/xin_140706241018206920712.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ynews.cn/special/2009-07/24/content_630535.htm 来自 中原网 的图片]]]
 
[[File:西山遗址.jpg|350px|缩略图|右|<big>西山遗址</big>[https://www.zynews.cn/images/2009-07/24/xin_140706241018206920712.jpg 原图链接][https://www.zynews.cn/special/2009-07/24/content_630535.htm 来自 中原网 的图片]]]
  
'''西山遗址''',即郑州西山古城遗址,又称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部23公里处的郊岭。该古城遗址[[中国大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古城遗址。考古专家称此城是[[黄帝]]时代的遗址。2011年8月被中国[[国务院]]列入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片区。1987年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西山遗址''',即郑州西山古城遗址,又称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部23公里处的郊岭。该古城遗址[[中国大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古城遗址。考古专家称此城是[[黄帝]]时代的遗址。2011年8月被中国[[国务院]]列入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片区<ref>[http://hn.cnr.cn/hngbxwzx/201108/t20110823_508402036.shtml 郑州、洛阳等六个城市 列入国家级大遗址保护片区 ],央广网,2011-8-23</ref> 。1987年公布为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简介==
  
 郑州西山仰韶晚期城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圆形,最大径180米,[[面积]]约34500平方米,城内建筑基址多有奠基坑,用瓮棺葬埋葬儿童,已发现窖穴与灰坑2000余座,出土大量各类遗物。遗址面积大、堆积厚,时代跨越了仰韶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是豫中地区为数不多的经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出土数量众多、错综复杂的[[遗迹]]、遗物,为我们研究仰韶时代豫中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特征、文化性质、聚落形态、社会组织、丧葬习俗、生态环境、与周边文化关系等诸多问题提供了详尽的实物资料。西山城址距今约5300年至4800年,是当时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早期城址。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开启了后代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其建筑方法、形制结构无疑对中国古代城址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巨大的进步和创造力。西山城址的发现不仅仅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而且对于研究华夏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及中原地区在其中所起的[[历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郑州西山仰韶晚期城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区最早的史前城址,圆形,最大径180米,[[面积]]约34500平方米,城内建筑基址多有奠基坑,用瓮棺葬埋葬儿童,已发现窖穴与灰坑2000余座,出土大量各类遗物。遗址面积大、堆积厚,时代跨越了仰韶时代早、中、晚三个时期,是豫中地区为数不多的经大规模科学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出土数量众多、错综复杂的[[遗迹]]、遗物,为我们研究仰韶时代豫中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特征、文化性质、聚落形态、社会组织、丧葬习俗、生态环境、与周边文化关系等诸多问题提供了详尽的实物资料。西山城址距今约5300年至4800年,是当时国内发现年代最早、[[建筑技术]]最为先进的早期城址。这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开启了后代大规模城垣建筑规制的先河,其建筑方法、形制结构无疑对中国古代城址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显示了巨大的进步和创造力。西山城址的发现不仅仅对于探讨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而且对于研究华夏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及中原地区在其中所起的[[历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f>[https://www.doc88.com/p-912707485466.html 史前城址与中原地区  ],道客巴巴,2012-4-26 </ref>
  
 
==历史地位==
 
==历史地位==
行 16: 行 16:
 
<center>{{#iDisplay:m0168b26mpv|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m0168b26mpv|560|390|qq}}</center>
  
 +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於 2022年8月23日 (二) 15:26 的最新修訂

西山遺址,即鄭州西山古城遺址,又稱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北部23公里處的郊嶺。該古城遺址中國大陸迄今發現的年代最為久遠、建築技術最為先進的古城遺址。考古專家稱此城是黃帝時代的遺址。2011年8月被中國國務院列入國家級大遺址保護片區[1]。1987年公布為鄭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簡介

鄭州西山仰韶晚期城距今5300~4800年,是迄今中原地區最早的史前城址,圓形,最大徑180米,面積約34500平方米,城內建築基址多有奠基坑,用瓮棺葬埋葬兒童,已發現窖穴與灰坑2000餘座,出土大量各類遺物。遺址面積大、堆積厚,時代跨越了仰韶時代早、中、晚三個時期,是豫中地區為數不多的經大規模科學考古發掘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遺址出土數量眾多、錯綜複雜的遺蹟、遺物,為我們研究仰韶時代豫中地區考古學文化面貌特徵、文化性質、聚落形態、社會組織、喪葬習俗、生態環境、與周邊文化關係等諸多問題提供了詳盡的實物資料。西山城址距今約5300年至4800年,是當時國內發現年代最早、建築技術最為先進的早期城址。這在中國古代建築發展史上,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它開啟了後代大規模城垣建築規制的先河,其建築方法、形制結構無疑對中國古代城址的建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顯示了巨大的進步和創造力。西山城址的發現不僅僅對於探討中國早期城市的起源,而且對於研究華夏早期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及中原地區在其中所起的歷史作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2]

歷史地位

鄭州西山城址位於仰韶文化秦王寨類型聚落群的中部,東距大河村遺址約17公里,西距青台遺址約12公里,點軍台遺址約9公里,秦王寨遺址約17公里,南距后庄王遺址約6公里,陳莊遺址約15公里。還有鄭州市區的須水鄉白莊、溝趙鄉張五寨、杜寨、金水區勝崗、古滎鄉石河、滎陽市區的汪溝、豎河、池溝寨、陳溝、閻村、張河、楊寨北等諸多遺址,都距西山城址不遠,其時代均屬於仰韶文化晚期的秦王寨類型。由此可知,西山城址是這一聚落群中的唯一城址,其地位一定高於諸聚落遺址,是這一地區的中心要邑。近年來史前考古的重大發現,有女神廟、祭壇、原始殿堂、高台冢、龍虎塑、古城等,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古城。「古城是大概念,它可包括廟、壇、殿、堂、冢、塑之類的建築。目前所說的古城,雖大多數主要指遺址中的城垣,但城垣的發現和古城的確定,意味着與之相應的其它重要建築的可能存在,或已破壞,或未出土。因而古城址的出現被認為是人類原始社會過渡到文明社會的基本標誌。」西山古城迄今僅發現遺址中的城垣,與之相應的廟、壇、殿、堂、冢之類雖未出土,或遭破壞,但一葉落而知秋,意味着這些重要建築的可能存在。

視頻

西山遺址 相關視頻

仰韶文化記錄片_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