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9年9月4日) |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9年9月4日) |
裴炎(生年不詳-684年),字子隆。絳州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洗馬裴。
其父裴大同。少年時勤奮好學,為弘文生,精於《左氏春秋》、《漢書》,史稱「寡言笑,有奇節」。後明經及第,初仕濮州(山東省鄄城)司倉參軍,歷官御史、起居舍人,黃門侍郎。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年)入相為同中書門下三品。永隆二年(681年),遷侍中,掌門下省。唐中宗即位,遷中書令,後來,因中宗欲任命韋皇后父親韋玄貞為宰相,太后武則天在裴炎支持下廢中宗,改立中宗之弟唐睿宗。
武承嗣請立武氏七廟,裴炎反對,武后不悅而作罷。嗣聖元年(684年)冬,徐敬業於揚州起兵反武。武則天問策,裴炎主張歸政睿宗,武后大怒。監察御史崔詧言:「炎受顧托、身總大權,聞亂不討,乃請太后歸政,此必有異圖。」下獄,由御史大夫騫味道、侍御史魚承曄審訊,剛烈不屈。十二月被斬於洛陽都亭驛前街,抄家籍沒,查無積蓄。程務挺上書為裴炎辯冤,也以「與裴炎、徐敬業潛相接應」被斬於軍中。唐睿宗時,贈太尉、益州大都督,諡曰忠。
夫人劉氏,劉子將之孫,劉德敏之女。二子:裴懿,太子舍人;裴彥先,太子中舍人。
目錄
參考書目
- 《新唐書》列傳第四十二《裴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