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饼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蜂巢饼或称蜜蜂窦[1] [2],是一道流传于马来半岛一带的糕点。
简介
蜜蜂窝的材料和做法看似简单,却也是挺靠功夫的,不单单是火候、模型的热度、粉浆要配合的好,手脚快慢和耐性考验也很重要,蜜蜂窝的厚度,取决于模型的热度和粉浆的浓度,只要配合和掌握的好,就可以炸出如此漂亮的蜜蜂窝了
蜜蜂窝,使用面粉、粘米粉、鸡蛋、椰浆、砂糖拌成面糊,让面糊沾点在蜂巢装的饼模模上,再放进热油内将其炸熟,成品类似蜂巢或几何图案的大圆花瓣,吃起来薄而脆。
虽然材料简单且廉宜,但制作过程麻烦,需要长时间站在热油旁,摇晃饼模直到面糊脱落,再用筷子不停地翻动糕点的每个孔洞,让它在热油中定型,加上马来西亚炎热的气候,制作过程非常艰辛,使得这糕点通常只有在华人的农历新年、马来人的开斋节或印度人的屠妖节才会见其踪影。其外型与与中国南部一带流传的“糖环”类似,但是制作方式并不相同。
发展历史
蜂巢饼是一道源自南印度的食品,在南印度的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将其称为“Achu Murukku”,在喀拉拉邦(Kerala)则叫做“Achappam”。
后来这糕点流传至马来人社群,因沾面糊下锅油炸的模具是由黄铜(Loyang)所制,因此被称为“黄铜饼(Kuih Loyang)”。
早期土著嫁给华人成为娘惹后,开始将这道马来食品带入华人社会,再进行改良,成为流传于南洋华人社会中,成为农历新年中必备的食品之一。
华人因糕点的圆盘形且充满洞柱,而联想成蜂窝,因此将其称为“蜂巢饼”或“蜜蜂窦”,也有不少福建人将其称为“蜂窝菊”(Pang Siu Kiok),后来这道糕点也传入当地的印度社区中,也成为该族群的佳节糕点之一。
近年来,在马来社区中,因有人认为其形状类似玫瑰花,而将其称之为“玫瑰花饼(Kuih Ros)”
食谱做法
材料
做法步骤
1. 将所有材料拌均匀,再把面糊过滤,除去多馀的颗粒。调好面糊,休面30分钟后才炸。
2. 将蜂窝模放入锅里烧热,以中火烧热一锅油,把筷子放进去看到泡泡冒起来,就可以炸了。取出热模,轻轻摇一下,将热模上多馀油洒掉。(模太油也是很难沾得上迷糊的。)
3. 然后沾上米糊,沾面糊时,粉浆不可以盖过模型,不然不会脱模。(如果听到吱吱声,就对了!还有,油一定要盖过模型)
4. 将沾了面糊的模放入锅里炸几秒钟后,将模拿起在油里轻轻摇晃,让蜂窝饼脱模。
5. 蜂窝饼脱模后,但表面颜色稍微金黄色时,将它翻过再炸一下,呈现金黄色时,就将它捞起放在已经铺上吸油纸的大盘里。
6. 待凉后,收进封密罐子里。
- 为什么饼干边边会有很多泡泡?
a) 米糊要过滤,至少1-2次。如果颗粒粘上了模型,搞得炸出来的蜜蜂窝满目疮痍,那就不好看了!
b) 调好面糊,休面1小时后才炸,让蛋液消泡,就没什么泡泡了。有人说只放蛋黄,不要蛋白;我没试过,不知道,没准这方法或许可以。
c) 油温不稳定,油太热了,所以起泡泡。
锅里的油要够多,油温才会稳定,如果油太少的话,油温会上升的很快;炸没两下,火一直要调上调下的很麻烦,也很难控制。油炸一段时间后,油会变少,这时油温会上升地很快,可以把火调小,可是要小心或火太小炸出来会油油的,一般在这个时候,我都会加油,让油降温,油温会比较稳定,也不需要把火调上调下的这么麻烦。
- 蜂窝饼很难脱模?
a) 热模下锅炸了一会,5秒内应该会脱模。如果不能脱的话,可以稍微抖动模型,或用筷子帮助脱模。
b) 火势太小,油不够热,米浆慢熟不脱模。
- 为什么沾不上米浆?
a) 别被误导了,模具不够热是绝对沾不上米糊的。只有热模才能把米浆烫熟,沾上米糊。
b) 沾不上米糊是因为模具太油。 一般上,首几个蜜蜂窝会会比较难看,但是再多试几次之后拿捏到了热度,就不会失败了。我的技巧是在,成功脱模后,模具会不够热,这时就要把模型放入油中加热3-5秒,然后取出模具,把油往上至下的方式抖一抖,大概5下,然后才粘上粉浆。
- 为什么炸好后,油油的?
火太小,蜜蜂窝会因为浸在油中太久,而吸了很多的油。
一般都用中火炸,火太大容易焦。我都是在蜂窝饼成功脱模后让它继续炸,至到花纹的边边变色,然后翻转炸个5秒钟捞起。炸太久,油馀温会让炸好的蜂窝饼变得比原来捞起时还黑。刚炸好的蜂窝饼是软软的,别担心,待冷却后就会变硬了。
参见
参考文献
- ↑ 蜂巢饼@ 蜂窝饼 Kuih Loyang,今天头条,2015-09-15
- ↑ 蜂巢饼食谱分享!自己动手做,超酥脆的哦!,COCO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