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葡萄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葡萄科

葡萄科是一类双子叶植物,它和其他科植物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鼠李目,属于蔷薇亚纲。但《APG 分类法》将其单列为不属于任何目的独立科。葡萄科有16属,约有770种,其中火筒树属约有70种。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有7属约110种,全国均有分布。本科植物除火筒树属外均为藤本或草本,借卷须攀缘;花细小;果实为浆果。葡萄是重要的水果和酿酒原料。

形态特征

攀援木质藤本,稀草质藤本,具有卷须,或直立灌木,无卷须。单叶、羽状或掌状复叶互生托叶通常小而脱落,稀大而宿存。花小,两性或杂性同株或异株,排列成伞房状多歧聚伞花序、复二歧聚伞花序或圆锥状多歧聚伞花序,4-5基数;萼呈碟形或浅杯状,萼片细小;花瓣萼片同数,分离或凋谢时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与花瓣对生,在两性花中雄蕊发育良好,在单性花雌花中雄蕊常较小或极不发达,败育;花盘呈环状或分裂,稀极不明显;子房上位,通常2室,每室有2颗胚珠,或多室而每室有1颗胚珠,果实为浆果,有种子1至数颗。胚小,胚乳形状各异,W形、T形或呈嚼烂状。

本科有16属,约7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少数种类分布于温带。我国有9属150余种,南北各省均产,野生种类主要集中分布于华中、华南及西南各省区,东北、华北各省区种类较少,新疆青海迄今未发现有野生。

品种产量

葡萄科(Vitacvae)葡萄属(Vitis)植物。本属有70多种,其中用于栽培的仅有20多种。按地理分布与原产地的不同,可分欧亚种群、北美种群和东业种群。

葡萄在世界各国广泛栽培,据FAO统计,生产葡萄的国家和地区约69个。1993年产量为5763. 5万t,中国产127. 5万t,但热区的种植而积和产量没有分开统计。

分布介绍

葡萄科有12属,约7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中国有8属约110种,多数分布于秦岭 以南诸省区,只有葡萄属、蛇葡萄属及爬山虎属的少数种类越过秦岭分布到华北及东北。   

多种植物的果实可食或供酿造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刺葡萄等种类的叶在秋季变为红色或橙黄色,颇为美观,常栽培以作为点缀楼阁墙壁之用。白蔹蛇葡萄爬山虎乌蔹莓等种类在民间供药用。[1]

营养价值

  1. 葡萄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能很快的被人体吸收。当人体出现低血糖时,若及时饮 用葡萄汁,可很快使症状缓解;   
  2. 法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葡萄能比阿斯匹林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并且能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3. 葡萄中含的类黄酮[註 1]是一种强力抗氧化剂,可抗衰老,并可清除体内自由基;   
  4. 葡萄中含有一种抗癌微量元素(白藜芦醇),可以防止健康细胞癌变,阻止癌细胞扩散。葡萄汁可以帮助器官植手术患者减少排异反应,促进早日康复。

注释

  1. “类黄酮{”: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羰基,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羟基衍生物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游离态(苷元)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