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狀複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掌狀複葉
|
|
|
掌狀複葉
掌狀複葉的葉軸退化,總葉柄頂端以放射狀着生了許多有柄或無柄的小葉。 小葉都生在葉軸頂端,排列如掌狀,如大麻、七葉樹、發財樹、牡荊的複葉。
目錄
1 釋義
2 代表物種
3 複葉簡述
釋義
三個以上的小葉着生在極度縮短的葉軸上呈掌狀排列,如人參、五加、七葉樹等的葉。 [2] 掌狀複葉也可因葉軸的分枝情況而分為一回、二回掌狀複葉等。
代表物種
人參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蘆頭)短,直立或斜上,不增厚成塊狀。主根肥大,紡錘形或圓柱形。地上莖單生,高30-60厘米,有縱紋,無毛,基部有宿存鱗片。葉為掌狀複葉,3-6枚輪生莖頂,幼株的葉數較少;葉柄長3-8厘米,有縱紋,無毛,基部無托葉;小葉片3-5,幼株常為3,薄膜質,中央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長8-12厘米,寬3-5厘米,最外一對側生小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2-4厘米,寬1.5-3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邊緣有鋸齒,齒有刺尖,上面散生少數剛毛,剛毛長約1毫米,下面無毛,側脈5-6對,兩面明顯,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0.5-2.5厘米,側生者較短。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直徑約1.5厘米,有花30-50朵,稀5-6朵;總花梗通常較葉長,長15-30厘米,有縱紋;花梗絲狀,長0.8-1.5厘米;花淡黃綠色;萼無毛,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雄蕊5,花絲短;子房2室;花柱2,離生。果實扁球形,鮮紅色,長4-5毫米,寬6-7毫米。種子腎形,乳白色。 分布於遼寧東部、吉林東半部和黑龍江東部,生於海拔數百米的落葉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下。現吉林、遼寧栽培甚多,河北、山西有引種。蘇聯、朝鮮也有分布;朝鮮和日本也多栽培。 人參的肉質根、葉入藥。
七葉樹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 chinensis 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圓柱形,黃褐色或灰褐色,無毛或嫩時有微柔毛,有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樹脂。掌狀複葉,由5-7小組成,葉柄長10-12厘米,有灰色微柔毛;小葉紙質,長圓披針形至長圓倒披針形,稀長橢圓形鉀先端短銳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有鈍尖形的細鋸齒,長8-16厘米,寬3-5厘米,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除中肋及側脈的基部嫩時有疏柔毛外,其餘部分無毛;中肋在上面顯著,在下面凸起,側脈13-17對,在上面微顯著,在下面顯著;中央小葉的小葉柄長1-1.8厘米,兩側的小葉柄長5-10毫米,有灰色微柔毛。花序圓筒形,連同長5-10厘米的總花梗在內共長21-2 5厘米,花序總軸有微柔毛,小花序常由5-10朵花.組成,平斜向伸展,有微柔毛,長2-2.5厘米,花梗長2-4毫米。花雜性,雄花與兩性花同株,花萼管狀鐘形,長3-5毫米,外面有微柔毛,不等地5裂,裂片鈍形,邊緣有短纖毛;花瓣4,白色,長圓倒卵形至長圓倒披針形,長約8-12毫米,寬5-1.5毫米,邊緣有纖毛,基部爪狀;雄蕊6,長1.8-3厘米,花絲線狀,無毛,花葯長圓形,淡黃色,長約1-1.5毫米;子房在雄花中不發育,在兩性花中發育良好,卵圓形,花柱無毛。果實球形或倒卵圓形,頂部短尖或鈍圓而中部略凹下,直徑3-4厘米,黃褐色,無刺,具很密的斑點,果殼干後厚5-6毫來,種子常1-2 粒發育,近於球形,直徑2-3.5厘米,栗褐色;種臍白色,約占種子體積的1/2。花期4-5月,果期10月。 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陝西南部均有栽培,僅秦嶺有野生的。 在黃河流域本種系優良的行道樹和庭園樹。木材細密可製造各種器具,種子榨油可製造肥皂。
複葉簡述
從來源上看,複葉是由單葉的葉片分裂而成的,即當葉片的裂片深達主脈或葉基並具小葉柄時,便形成了複葉。 [2] 複葉的葉柄稱總葉柄,總葉柄着生的葉稱小葉,着生小葉的軸狀部分稱為葉軸。 [7] 根據小葉的數目和在葉軸上排列的方式不同,可將複葉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羽狀複葉:葉軸長,多數小葉在葉軸的兩側成羽狀排列。若羽狀複葉上小葉的數目為單數,則稱奇(單)數羽狀複葉,如槐、苦參、薔薇等的葉;若羽狀複葉上小葉的數目為4雙數,則稱偶數羽狀複葉,如決明、落花生、皂莢等的葉。若羽狀複葉的葉軸作一次羽狀分枝,形成許多側生小葉軸,在每一小側軸上又形成羽狀複葉,則稱為二回羽狀複葉,如合歡、雲實、含羞草的葉;若羽狀複葉的葉軸作二次或多次分枝,在最後的分枝上又形成羽狀複葉,則分別形成三回或多回羽狀複葉,如南天竹、苦楝、茴香等的葉。 2.掌狀複葉: 三個以上的小葉着生在極度縮短的葉軸上呈掌狀排列,如人參、五加、七葉樹等的葉。 3.三出複葉: 葉軸上着生有三個小葉。如果三個小葉柄是等長的,則稱為三出掌狀複葉,如酢漿草、半夏等的葉;如果頂端小葉柄較長,則稱為三出羽狀複葉,如大豆、胡枝子的葉。 4.單身複葉:總葉柄頂端只具一個葉片,總葉柄常作葉狀或翼狀,在柄端有關節與葉片相連,如酸橙、柑橘、柚等的葉。 [1]
參考文獻
- ↑ 它常被當成雜草,農民見了連根拔,卻不知是珍貴的「葉里藏珠」,騰訊,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