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巧克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
莫札特巧克力[1] [2],(德语:Mozartkugel,意为莫札特球,别称莫札特糖果 Mozartbonbon),是一种包装纸印上印有莫札特肖像,本身外覆著巧克力壳的甜点。
简介
莫札特巧克力,以开心果、杏仁糖、和牛轧糖、以及黑巧克力制成球状外观。
1890年由萨尔斯堡的皇家糕点师Paul Fürst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与研发后,以该城市出生的音乐家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命名。
这种糖果的用料丰富,达三四层,每一层各含丰富的香甜气息,搭配起来非但不杂乱,反倒显现出更加独特复杂的味蕾感受。
包装银底蓝字,才是正宗的1980年由糕点师保罗所发明的莫札特巧克力,风靡全球,一堆厂商开始争相模仿,但最原创的只有萨尔斯堡的三家分店才吃的到,连莫札特本人都没吃过的莫札特球,当时掀起巧克力大战。
如今奥地利观光客几乎都会特地找机会品尝这种特色美食,而许多国家以舶来商品为导向的食品、点心类商店也偶而可以找到进口的莫札特巧克力。
莫札特巧克力(Mozartkuge),意思为莫札特球,是大家去奥地利必买伴手礼,是一种包装纸印上印有莫札特肖像,本身外覆著巧克力壳的甜点,以开心果、杏仁糖、和牛轧糖、以及黑巧克力制成球状外观。
起源以及仿制品
1905年,Paul Fürst在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以莫札特巧克力参展勇夺金牌,旋即风靡全球。
真品与仿制品
到底哪些是仿的? 其实只是不同品牌皆推出莫札特巧克力。
从那时起,其他萨尔斯堡的甜点师便已迅速开始仿制这种甜食,并且还很快地直接发展成糕点工业的一部分,这迷人的美食特产能够广传四海。
部分也是因为Paul Fürst将其命名为Mozartkugel却未申请专利。
大部分公司以机器量产这种点心,并且几乎都使用了相同的标语“令人回味无穷的XX莫札特巧克力”作为一贯的名号。
有趣的是,只有甜点师Fürst可以用“正统萨尔斯堡莫札特巧克力”来命名,而这称号唯独Fürst可用于他在萨尔斯堡的三家分店。而除了萨尔斯堡之外,其他地方买不到这种以银色纸包装、上头印著蓝色莫札特头像的巧克力。
正统的制作方法
一颗正统的萨尔斯堡莫札特巧克力,内部包著金黄色且略含食用色素的开心果杏仁糖,外覆类似牛轧糖的甜食,并浸入巧克力使其蘸上一层巧克力糖衣 (Kuvertüre)。
“正统萨尔斯堡莫札特巧克力”从甜点师Fürst开始到现在,始终遵循著原始的食谱配方,也遵循传统的手工制程:
- 首先将开心果杏仁糖切丁处理成小棒状,
- 再将这些小糖块搅和在牛轧糖中,
- 然后才把这个复合体沉入巧克力融浆之中,沾上一层浓郁的巧克力,
- 以一个和球模连接的棒状物体,垂直支架安置好,等待它凝固成型,
- 最后将棒子取出,小心翼翼地不让巧克力糖衣表面留下气泡孔,再用锡箔包装便完成了。
相关的巧克力名产
以音乐家命名是并非莫札特巧克力的专利,另外有许多干果糖(praline)亦乘此风跟进, 也被冠上不同的名人以玆称呼,例如:
- Bachwürfel 1985年以著名音乐家巴赫命名。
- Wolf Dietrich Block 1987年以萨尔斯堡1587年至1612年任职大主教的 Wolf Dietrich von Raitenau命名。
- Doppler Kon(Ef)fekt 1996年以萨尔斯堡出生的物理学家多普勒命名。
- Paris Lodron Trüffel 则是以萨尔斯堡1619年至1653年任职大主教的 Paris Graf von Lodron 命名,此人亦是萨尔斯堡大学的创始人。
参见
外部连结
- (德文)Café Konditorei Fürst Salzburg
- (德文)Paul Reber GmbH & Co. KG
- (德文)(英文)Firma Mirabell
参考文献
- ↑ 莫札特巧克力要买哪一种? 哪种莫札特巧克力才是真的? 奥地利必买伴手礼,盈盈棉花糖女孩,2017-10-11
- ↑ 哪个才是正牌?知名巧克力球闹双包肖像角度不一样 三立新闻网,2016-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