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花莲市美仑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花莲市美仑溪 数位岛屿网

美仑溪从上游起始,水源地到水源大桥,由于地处管制区,溪两岸的林相保存较好,生态也较为丰富,溪畔辟建的水源溪畔公园,能让到此地的游客大饱眼福。若想再往上则需入山证,当中丰沛的水量,是供应花莲市生命的饮用水,并不建议游客进入。

往下移动,水源桥到国福大桥之间,我们将见到一片荒地景象,这里的溪水已转为下水和伏流,大片干枯的溪床和大量堆积的砾石,此河段水量落差大,若不巧遇上台风或豪,可得躲远些了。 此河段岸边河阶设置了四座棒场,畔动植物有山黄麻、血桐、构树、山盐青、杜红花、银合欢等阳性树种构织迷人景致,多种文鸟和鹪莺飞舞觅食更营造出美好的生命力。

美仑溪中游

丰川堤防到嘉国桥,这一带旧时是撒奇莱雅族聚居之处,人与自然在此和平共处多时,后来,清军来了,展开一场存亡激战,幸存的族人从此隐姓埋名,直至2007年才得正名;如今除了旧有的湿地景观,稻田、渔塭、也映入眼帘,未来渴望发展成多功能养殖,作为花莲市生活指南。 沿水而下,比起其他座桥,新生桥算是晚辈,它以彩虹桥的姿态被建造。从丰川堤防一路下到溪口,是美仑溪最早开发的地区,这里土质肥美丰厚,长出来的农作物品质最优,也是各种生物热爱之处,小小几公里,提供的生活美学却十分浓厚。 农兵桥此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相传是南北两路清兵会合攻打撒奇莱雅族人的地点,清兵在此兵农合一,屯田耕种,因此有了“农兵桥”的诞生。 从农兵桥、三号桥到尚志桥,是一段美丽的山水之恋,美仑溪在此的流向非常有趣,它伴著美仑山的南端相依而行,最后依依不舍地告别美仑山,往出海口去。

溪水过尚志桥,桥下的净水厂,运用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溪水带来的肥沃土壤,宜规划为市民农园,种植有机农作,并为野生动物保留一方栖息地。 另一座河滨公园敞开双臂迎接游客,这里拥有花莲市最大的河滨绿地,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夜鹭洋燕红鸠乌头翁、大卷尾、褐头鹪莺黑头文鸟红冠水鸡等在此争艳。

河水未过中正桥,明礼国小陡然出现,这座学校创立于民国前十四年,日据时代称为花莲港公学校,是市内最老的学校之一。而明礼路两侧的行道树──琼崖海棠,更是仅见于花莲的罕见行道树种,绵延三十馀棵,位于此路上的璞石咖啡馆有小路可行至美仑溪畔,如今也成为热门景点。

脚步移动到将军府,它位于中正桥旁,至今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日治时期将军府为花东军事指挥官中村大佐的故居,建筑群以中村指挥官的房舍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光复后,随著日军撤离,国军接收了土地及日治官舍做为眷村住宅使用。近年,在社区的发展协会的努力之下,于2005年正式被划定为花莲县级古迹及历史建筑,若想感受日据时期的时代氛围,这里将是不可错过的景点。河水从将军府出来,在花莲女中旁打造非常特别且漂亮的曲流。花莲女中过去是沙丘,也有许多砾石堆积,日据时期曾分布有满满的台湾野生百合,它们相当耐命,是最符合台湾人精神的植物,然而环境与时代变迁,此情此景已不再。

美仑溪下游

溪水来到了旅程的末端,菁华桥和曙光桥,替这里的路面撑腰,南边的南滨公园坐拥湿地,北边则由提供运动休闲的北滨公园坐镇。特色大桥菁华桥的邻近,还有著名的松园别馆,1943年二次大战末期,日本在中途岛一役惨败后成立神风特攻队,企图挽救即将战败的局面,当时由台湾东部所出发的神风特攻队,传言出征前便是在松园接受天皇所赏赐的“御前酒”,凭添许多想像空间。近期这里对外开放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太平洋诗歌节,邀请华语文坛重量级文学家齐聚,为花莲市注入丰沛的文化能量,成为文艺青年来花莲必访之处。

美仑溪,以往出海口有捕鳗苗的渔业活动,然而随著花莲港的建设,美仑溪河床与出口逐渐淤积,此美仑溪形成“没口溪”,更有大大小小的污染,捕鳗苗一景自然也消失无踪,令人惋惜。 [1]

视频

美仑溪生态景点(HD)

【影片素材】花莲市美仑溪01

花莲美仑溪

河水去那儿了 美仑溪 影片档

花莲县海洋生态保育协会-美仑溪SUP净溪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花莲绿活小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