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罗家角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家角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颜井桥村罗家角,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家角遗址东起小庄桥,西至陈家村,北临古运河,南抵罗家角,总面积12万余平方米。该遗址于1956被发现,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进行了局部发掘,表土层约2米[1],文化层厚2~3米,四层文化层均属马家浜文化。共出土石、木器794件。第四文化层出土的炭化芦苇经碳十四测定,最早年代距今约7040±150年,属马家浜文化早期,被称为马家浜文化罗家角类型。

发掘

1956年,当地农民在水田中挖出大批兽骨、陶片和镌刻精美的獠牙饰品。省文物部门派员调查,发现这是浙江迄今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总面积12万平方米。1963年3月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家角遗址位于桐乡市石门镇东北2公里处,1979年,为配合农田水利建设,保护性发掘地下文物,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考古队罗家角遗址进行局部发掘。发掘面积1338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20—350厘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包涵物十分丰富。经碳─14测定,第四文化层距今6905±155年,属马家浜文化类型,处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共发现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等794件。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石、骨、木陶器物有794件。第三、四层中的稻谷,经鉴定属于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籼稻粳稻。第四层中的建筑木构件,多有榫卯和企口等残迹。(《桐乡县志》p1135)

出土文物

石器有石斧石锛、石纺轮等,陶器、?、、壶、纺轮等,骨器中有骨耜、骨哨。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有的白陶片上有乌头纹,还有捏塑男性陶人像。木器中有二件拖泥板状的木器和残存木桨,还有一批加工方正的榫铆建筑构件。马家浜文化陶器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罗家角遗址出土的四片白陶片。白陶是瓷器的先祖,据当今科学分析,制作白陶的原料主要是高岭土,高岭土铁含量低而含量高,较红、灰陶耐得起高温,烧成后外型洁白美观,坚硬耐用,人们对高岭土的认识和使用,为后来瓷器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基础。马家浜文化的白陶比大汶口龙山文化的白陶早了1500多年[2]

从制作工艺和焙制方法上看,陶器制作一般都由手工捏制,泥条盘筑,轮盘旋制逐步发展的,焙制方式的演变则更加漫长,最早是原始的篝火式,把制好的陶坯堆放在一起,四周围上柴火烧制,但温度不高,难以焙制大的器皿。后来发展为炉灶式,逐步形成陶窑。罗家角白陶的制作工艺应是轮制,否则不会这样光滑、均匀。焙制方法可能是用炉灶式,因篝火式达不到1000度以上。可见“马家浜人”的生产力水平比同时代其他部落要高得多。

视频

罗家角遗址 相关视频

让文物说话!罗家角遗址
魅力桐乡:石门罗家角遗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