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缺铁性贫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正常人的血红细胞VS贫血患者的血红细胞 原图链接
贫血发病机制和病因分类 原图链接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 原图链接
匙状甲 原图链接
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原图链接
缺铁性贫血吃什么 原图链接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是指体内铁缺乏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上海地区人群调查显示:铁缺乏症的年发病率在6个月~2岁婴幼儿75.0%~82.5%、妊娠3个月以上妇女66.7%、育龄妇女43.3%、10岁~17岁青少年13.2%;以上人群IDA患病率分别为33.8%~45.7%、19.3%、11.4%、9.8%。[1]

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

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2]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1、 病史

(1)、注意饮食习惯,是否有偏食或异食癖

(2)、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钩虫病;女性是否有月经过多;是否做过胃肠手术等。男性及绝经妇女应考虑是否为胃肠道肿瘤的首发症状。

(3)、存在铁缺乏的常见原因。

2、 临床症状

(1)、一般有疲乏,烦燥,心悸,气短,头晕,头疼。儿童表现生长发育迟缓,注意力不集中。部分病人有厌食、胃灼热、胀气、恶心及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少数严重病人可出现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炎。

(2)、贫血表现:常见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气促、耳鸣、纳差等。

(3)缺铁的特殊表现:口角炎、舌乳突萎缩、舌炎、异食癖。严重的缺铁可有匙状指甲(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及便秘。儿童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

3、 体检发现

除贫血外貌外,有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甲薄平,不光滑,易碎裂,甚至呈匙状甲(见于长期严重病人)。

4、 辅助检查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孕妇血红蛋白<100g/L;MCV<80fl,MCH<26pg,MCHC<0.31;形态可有明显低色素表现。血清铁<10.7mmol/L,总铁结合力>64.44mmol/L,运铁蛋白饱和度<0.15。血清铁蛋白<14mg/L。骨髓铁染色显示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5、 血象

典型的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2%)。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

早期或轻度缺铁可以没有贫血或仅极轻度贫血。晚期或严重缺铁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程度通过红细胞计数减少的程度。还可见很少的靶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大多正常,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低。血小板计数高低不一。

6、 骨髓象

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

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降低,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中幼红细胞比例增多,体积比一般的中幼红细胞略小,边缘不整齐,胞浆少,染色偏兰,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粒系细胞和巨核细胞数量和形态均正常。

7、 骨髓铁染色

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用普鲁土兰染色可见骨髓含铁血黄素阴性(正常为+~++),铁粒幼细胞阴性或减少(正常为20~90%)。

8、 血清铁蛋白

铁蛋白是体内储存铁的一种形式,血清铁蛋白也可以起到运铁的作用,通常1ug/L代表体内有储存铁8mg,故血清铁蛋白的测定是估计骨髓铁贮存状态的一种敏感的方法,血清铁蛋白正常值为100±60ng/ml),缺铁性贫血时小于15ug/L(15ng/ml)。

9、 血清铁

铁代谢:血清铁降低(<50μg/dl),总铁结合力增高(360μg/dl),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15%),血清铁蛋白低于12μg/L[2]。

缺铁性贫血时血清铁常低于10.74umol/L(60ug/100ml),总铁结合力增高,高于64.44umol/L(360ug/100ml),血清铁饱和度减少,低于15%。[3]

10、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正常为0.29~0.65umol/L(16~36ug/dl),缺铁贫血时增高。此外,其它血红素合成障碍的疾病,如铅中毒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时,FEP亦增加,故FEP可做为初筛试验。[4]

鉴别诊断

应与下列小细胞性贫血鉴别。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遗传或不明原因导致的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小细胞性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增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颗粒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并出现环形铁粒幼细胞。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地中海贫血

有家族史。有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多量靶形红细胞。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加。血清铁蛋白、骨髓可染铁、血清铁和铁饱和度不低且常增高。

3.慢性病贫血

慢性炎症、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铁代谢异常性贫血。贫血为小细胞性。贮铁(血清铁蛋白和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减低。[5]

4.转铁蛋白缺乏症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或严重肝病、肿瘤继发(获得性)。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幼儿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有原发病表现。

治疗方案

1、 去除病因

尽可能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如:治疗溃疡病出血、妇女月经过多等。[6]

2、 口服铁剂

硫酸亚铁0.3g或琥珀酸亚铁0.1g,一日3次。可以同时服用维生素C,增加铁的吸收。血红蛋白大多于2周后明显上升,1~2个月后达正常水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铁剂治疗,待血清铁蛋白恢复到50μg/L再停药。

如果不能耐受口服硫酸亚铁,换用其他口服制剂。

硫酸亚铁,疗效好,经济。与饭同时服用,如胃肠道症状明显,可先给予每天0.1,然后逐渐增加剂量,胃肠道症状会明显减轻。富马酸铁:0.2,口服,3次/d;福乃得:1片口服,1次/d;速力菲:0.1,口服,2次/d,等。[7]

3、 注射铁剂

若口服铁剂不能耐受,或口服铁剂不能吸收,或失血速度快,需迅速补充,可改用右旋糖酐铁深部肌内注射,所需补充铁的毫克数根据以下公式初步估算:[150-患者Hb(g/L)]×体重(kg)×0.33[2]。首次注射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每周2~3次,直到铁蛋白达50μg/L[2]。[8]

下列病人可给予注射铁治疗:

(1)口服铁不能耐受;

(2)失血过快,用口服铁不能补偿;

(3)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结肠炎病人经口服铁治疗无效;

(4)不能从胃肠道吸收铁剂者,如胃肠道手术病人。

视频

缺铁性贫血是什么病?

缺铁性贫血是怎么引起的?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

参考来源

  1. 邹尧, 竺晓凡. 缺铁性贫血.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25 (2): 158-160. 
  2. 黄民杰. 缺铁性贫血. 健康人. 2002, (01): 56-57. 
  3. 叶国祥; 叶正龙; 何广胜. 检测血清铁和转铁蛋白对早期缺铁性贫血的价值. 浙江临床医学. 2011, 13 (10): 1172-1173. 
  4. 齐薇薇,邵宗鸿. 《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解读.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5. 
  5. 邹尧, 竺晓凡. 缺铁性贫血.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25 (2): 158-160. 
  6. 黄民杰. 缺铁性贫血. 健康人. 2002, (01): 56-57. 
  7. 邹尧, 竺晓凡. 缺铁性贫血.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0, 25 (2): 158-160. 
  8.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等.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7).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第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2.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第1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