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绍兴土特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古城绍兴位于浙江中北部,东接宁波,西临杭州,距上海232公里。[[绍兴]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

历史文化

  1. 古城绍兴历史悠久,建城2500周年。7000多年前,绍兴就有人类活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东巡到苗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将苗山更名为会稽山,大禹三过家门的故事广为流传。禹的葬地就在绍兴的大禹陵,每年谷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禹大典。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复国兴邦,范蠡督建都城,市内的府山就是原越国都城。秦汉时置会稽郡,隋朝称越州,直至晚唐。南宋时越州两次成为临时都城。公元1130年,宋高宗赵构取“绍祚中兴”之意,升越州为绍兴府,并于次年改元为绍兴元年,绍兴由此得名。
  2. 市区古民居建筑群保存完整,有仓桥直街历史街区八字桥直街历史街区西小河沿历史街区鲁迅故里历史街区石门槛历史街区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体验绍兴古越风情的绝佳去处。古城绍兴历史文化悠久,越乡风情浓郁,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全市主要节会有中国水城风情节、兰亭国际书法节、黄酒节、国际纺织博览会等。

历史名人

古城绍兴历史上名人辈出。如越王勾践、王充王羲之谢安贺知章陆游王冕杨维桢王阳明徐渭陈洪绶任伯年章学诚、近现代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蔡元培鲁迅周恩来范文澜马寅初竺可桢等。毛泽东盛赞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众多的名人故居、古迹、文保单位星罗棋布,绍兴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绍兴素以"文化之邦"著称于世,拥有越剧、绍剧、调腔、莲花落等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剧种,其中越剧是全国第二大剧种。每晚在沈园之夜上演的堂会-《沈园情》受到了一片赞誉。

风景名胜

古城绍兴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四面环水,内河纵横交错,誉为“漂在水上的古城”,乌篷船是水上特色交通工具,就如威尼斯的刚果拉。史料记载,在清光绪年间绍兴城内就有桥梁229座,绍兴石桥之多,堪称全国之最,著名的有八字桥广宁桥宝珠桥谢公桥等等。历史上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400多位著名诗人都留下了赞美稽山鉴水的绚丽诗篇。古城绍兴的主要景区有鲁迅故里东湖兰亭大禹陵沈园中国黄酒城名人故居越王城等。[1]

绍虾球

绍虾球已有100多年历史。初名“虾肉打蛋”,为绍兴城内雅堂酒店的看家菜肴之一。后经厨师改进,更名为“绍虾球”。“绍虾球”的虾仁是用“虾肉打蛋”法烹制,炒时一边划动油,一边从高处徐徐倒鸡蛋虾仁糊,此时火候要掌握好,这是关键。

主料

虾仁750克

辅料

淀粉(蚕豆)20克、鸡蛋150克。

调料

香菜15克、小葱15克、甜面酱15克、盐1克猪油(炼制)50克、味精3克。

制作方法

  1. 将鸡蛋磕在碗内,放入湿淀粉、精盐、味精,打散后放入虾仁,搅拌均匀;
  2. 炒锅置旺火,下入熟猪油,烧至七成热,一边用长铁筷在油锅内顺时针方向划动,一边将鸡蛋虾仁糊从高处徐徐倒入油锅;
  3. 炸至蛋丝酥脆时,迅速用漏勺捞起,沥去油;
  4. 用筷子拨松装盘,围上洗净焯熟的香菜叶,配葱白段、甜面酱一同上席,即成。

菜品特点

此菜制作关键在于掌握火候,蛋糊经油炸后形成细如蓑衣丝的蛋丝,包裹住虾仁,色泽金黄油润,质地香松酥脆,用葱白段、甜面酱一起蘸食,味道佳美。[2]

新昌芋饺

新昌芋饺是浙江省新昌县著名的传统小吃。主要用芋艿拌上番薯粉做成。芋饺不选用芋头而用芋子,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做成后,芋饺肉馅非常鲜美,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 芋饺是新昌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一样美食,既可以做为主食又还是菜肴,是每个离开新昌在外地工作、学习的孩子眼中最念念不忘的一道家乡味!

用料

新昌芋艿N个(可以多煮几个)、番薯粉500G、猪瘦肉馅适量。

做法

  1. 包芋饺必须要用新昌的本地芋艿,比较软糯、有黏性,番薯粉是用番薯加工成的淀粉,也可用来做羹汤,
  2. 猪肉最好取瘦肉,剁碎,加少许料酒、美味鲜、糖、盐、鸡精拌匀,加点小葱末,
  3. 将番薯粉倒入盆中,趁热将煮熟的芋奶剥皮放入粉中用来替代水的作用,芋奶如果个头大,放几个就揉面团,不可一次全放入,以免芋奶太多,番薯粉揉得太软,
  4. 芋饺皮可以取一小块面团搓下,用手指捏成一个圆皮,芋饺皮记得要捏得中间厚四周薄,如果皮没有粉沫感,比较光滑又有粘性不开裂,就可以包芋饺了
  5. 取适量肉馅放皮中,先捏一角,再捏另两个角,每个芋饺大概为一节拇指多的大小,包好的芋饺可以放冰箱冷冻储存,烹制芋饺最常见的是和青菜一起烧汤,也可以和新昌榨面青菜一起烧作为面食。

小贴士

芋饺最关键的还是揉粉,每个新昌芋饺美食家制作芋饺粉团都是看手中揉的感觉来决定,因芋艿的粘性不同,无法标准说明多少番薯粉加多少芋艿。先做的芋饺开水下锅,煮沸浮起即可;冰冻的芋饺沸水下锅后加点冷水再煮沸,直至浮起。[3]

绍兴香糕

绍兴香糕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的特色传统糕点。用精白粳米磨成米粉,配上适量的中药丁香、砂仁、白芷、豆蔻、大茴和研成粉末的食用香料,再拌以纯白沙糖,和粉成型后,放到白炭火上烘焙,这样焙制的香糕黄而不焦,硬而不坚,上口松脆香甜,并有解郁、和中、开胃、健脾之功能。绍兴香糕品种多样,以精制桂花香糕最佳。绍兴香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前做为贡品进贡朝廷,如今是绍兴的特产之一。味道香甜,造型美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历史典故

绍兴香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第一批香糕是偶然制成的。当时绍兴城内长桥附近,有一家叫“王金四房”的年糕店,生产印糕(潮糕),由于这家糕店,粉白糖足,加工讲究,供不应求。 有一天,因气候突变,这家糕店的印糕当天没有售完。店主怕印糕隔夜变味,影响声誉,便用火将它焙干。谁知经过烘焙的印糕,其味香脆可口,远比印糕为佳。第二天上市供应,被顾客抢购 一空。店主见有利可图,以后就生产经过烘焙的印糕出售。不久,各年糕店也竟相仿制。因印糕经过烘焙,松脆香甜,后来就称之为香糕了。

特点

香糕方方正正,白中透焦黄;质地细腻,入口酥散,香甜。

原料配方

甲级白粳米75.4千克、白砂糖24.1千克、糖桂花300克、香料150克。

制作方法

  1. 先把米淘洗干净,用适量水(约3~5%)浸泡10~16小时,使米粒含水量达26.8%左右,磨成细粉,用529目罗过筛,粗粉重磨;
  2. 将过筛的细米粉与砂糖拌和,焖2~5小时,使糖溶化,再用36目筛过细,以60~100℃的炭火烘烤。但不宜过干,以免飞散损失;
  3. 然后拌入香料,入模切成片,蒸30~40分钟;
  4. 取出后用80~100℃的文火烘烤12~15分钟,使水分蒸发,再以100~120℃的炉火烘烤6~8分钟,翻转再烘烤5~7分钟即为成品。[4]

米海茶

米海茶是浙江新昌、嵊州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做法简单,种类多种多样,茶味香甜,解饥渴,老少皆宜。米海茶用糯米来制作。先把糯米涨饱,然后蒸至半熟,去机器上碾扁,拿出去晒,最后就是在锅上炒胖。要吃的时候,放入杯中或碗里,加些糖,用开水冲泡,即成所谓的米海茶。米海茶味香甜,解饥渴。当地人常用来招待客人。

主料

糯米随意

制作方法

  1. 糯米浸泡水中胀开,我都泡过夜,第二天捞出沥干水份;沥干水分的糯米蒸熟,不要太透;
  2. 摊开太阳下晒至半干,就是完全硬了一颗颗的;用榔头敲开敲散,继续晒,晒至全干;
  3. 抓一把米入锅中小火炒,炒至发黄体积变大;放至完全凉后装入密闭容器保存;
  4. 吃的时候抓一把,开水冲泡,加点糖和红枣,葡萄干什么的,超级香。[5]

视频

4分25秒!浙江绍兴简介(不看后悔系列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