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禹贡”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禹贡》是《尚书》的一篇,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经学文献之一。称《尚书·禹贡》,简称《禹贡…”)
 
 
(未显示2个用户的14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禹贡 》是《尚书》的一篇,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经学文献之一。称《尚书· 禹贡 》,简称《禹贡》。作者不详。内容叙述中国古代地理方物 作品。
+
[[File: 禹贡.png|330px|缩略图|右|<big> 禹贡</big>[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525/f21db7c0d9834548a9299c2933bbaf37_th.pn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143537247_644460 来自 搜狐网  图片]]]
  
书一 千一百九十三字 以山脉、河流为标志,将全 划分为九州,并对每州疆 、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 地理现 ,作 了简要 描述
+
'''《禹贡》'''是《[[尚 ]]》的 第一篇区 [[ 地理]]著作,也是中国 存最古的经学文献之一。称《[[尚书·禹贡]]》 简称《禹贡》。 者不详。内容叙述中国古代地理方物 作品
  
 后世《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历史地理学著作以《禹贡》为宗。
+
全书一千一百九十三字,以山脉、河流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并对每州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ref>[http://www.wenxue360.com/archives/1906.html 《禹贡》原文-出自《尚书》之《夏书》],文学360</ref>。
 +
 
 +
 后世《[[ 汉书·地理志]] 》、《[[ 水经注]] 》、《[[ 元和郡县图 志]]》<ref>[http://www.guoxuedashi.com/SiKuQuanShu/tu_1152b/ 《元和郡县 志》 在线阅读],国学大师</ref> 、《[[ 太平寰宇记]] 》,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历史地理学著作以《禹贡》为宗。
  
 
==内容介绍==
 
==内容介绍==
 
 
 《禹贡》是《尚书》中《夏书》四篇最重要的一篇,全书共一千一百九十三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和“五服”五部分。以山脉、河流作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即九州,对每一州范围、山脉、河流、土壤、物产、贡赋、氏族部落、交通地理等情况作简要描述。
+
 《禹贡》是《尚书》中《[[ 夏书]] 》四篇最重要的一篇,全书共一千一百九十三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和“五服”五部分。以山脉、河流作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即九州,对每一州范围、山脉、河流、土壤、物产、贡赋、氏族部落、交通地理等情况作简要描述。
  
 九州:上古期洪水滔天,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将中土分成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
+
 九州:上古期洪水滔天,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将中土分成九州,即[[ 冀州]] [[ 兖州]] [[ 青州]] [[ 徐州]] [[ 扬州]] [[ 荆州]] [[ 豫州]] [[ 梁州]] [[ 雍州]] ,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以汧山、壶口山、砥柱山、太行山、西倾山、熊耳山、嶓冢山、内方山、㞶山为九山,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
+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以汧山、壶口山、[[ 砥柱山]] [[ 太行山]] [[ 西倾山]] [[ 熊耳山]] [[ 嶓冢山]] [[ 内方山]] 、㞶山为九山,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
  
 导水:叙述弱水、黑水、河水、瀁水、江水、沇水、淮水、渭水、洛水九条主要河流和各水系的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情形。
+
 导水:叙述弱水、黑水、[[ 河水]] 、瀁水、[[ 江水]] 、沇水、[[ 淮水]] 、渭水、洛水九条主要河流和各水系的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情形。
  
 
 水功:指出禹平水土后,九州统一,九山通行,九川疏通,四方土地皆可居住,民众安居乐业,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水功:指出禹平水土后,九州统一,九山通行,九川疏通,四方土地皆可居住,民众安居乐业,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服。从此九州安定。
+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 甸服]] 、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服。从此九州安定<ref>[http://lib.tjufe.edu.cn/info/1162/2976.htm 禹贡],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2017-05-23</ref>
  
 
==注疏==
 
==注疏==
 +
 +
[[File:禹贡1.jpg|300px|缩略图|右|<big>禹贡</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5/48894a91e40c421dac2a8edf0b05aa72.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75640228_58405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禹贡》全文一千一百九十三字。自西汉孔安国以后,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人和著作甚多,形成禹贡学,其中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成绩最着,为集《禹贡》研究之大成。外国研究者也不少,成绩显著者有德国人李希霍芬,日本人小川琢治、饭岛中夫、内藤虎次郎等。
 
 《禹贡》全文一千一百九十三字。自西汉孔安国以后,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人和著作甚多,形成禹贡学,其中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成绩最着,为集《禹贡》研究之大成。外国研究者也不少,成绩显著者有德国人李希霍芬,日本人小川琢治、饭岛中夫、内藤虎次郎等。
  
 《史记‧夏本纪》及《汉书‧地理志》皆曾记载《禹贡》全文,自汉朝孔安国、郑玄,到宋朝程大昌、毛晃,还有苏轼、曽旼、叶梦得、张九成、薛季宣、黄度、吕祖谦、王炎、呉澄、王充耘、王樵、邵宝等专门注释《禹贡》。
+
 《[[ 史记‧夏本纪]] 》及《[[ 汉书‧地理志]] 》皆曾记载《禹贡》全文,自[[ 汉朝]][[ 孔安国]] [[ 郑玄]] ,到[[ 宋朝]][[ 程大昌]] 、毛晃,还有苏轼、[[ 曽旼]] [[ 叶梦得]] [[ 张九成]] [[ 薛季宣]] [[ 黄度]] [[ 吕祖谦]] [[ 王炎]] [[ 呉澄]] [[ 王充耘]] [[ 王樵]] 、邵宝等专门注释《禹贡》。
  
 较为代表性的注疏作品有程大昌《禹贡论》,傅寅《禹贡说断》,胡渭《禹贡锥指》,焦循《禹贡注释》、张能恭《禹贡订传》、黄翼登《禹贡注删》、夏允彝《禹贡古今合注》。
+
 较为代表性的注疏作品有程大昌《[[ 禹贡论]] <ref>[http://skqs.guoxuedashi.com/180f/85942.html [宋<nowiki>]</nowiki>程大昌《禹贡论》在线阅读],国学大师</ref> [[ 傅寅]] [[ 禹贡说断]] 》,[[ 胡渭]] [[ 禹贡锥指]] 》,[[ 焦循]] [[ 禹贡注释]] 》、张能恭《[[ 禹贡订传]] 》、[[ 黄翼登]] [[ 禹贡注删]] 》、[[ 夏允彝]] [[ 禹贡古今合注]] 》。
  
 
 以胡渭的《禹贡锥指》最完善,最闳博。
 
 以胡渭的《禹贡锥指》最完善,最闳博。
第33行: 第37行:
 
 自汉至唐,以解释《禹贡》经文为主,形成禹贡汉学。以唐孔颖达为代表,详于训诂,注重师承,失于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宋至清,以考注《禹贡》地理为主,形成禹贡宋学。以宋代学者蔡沈、清代学者胡渭为代表,敢于创新,时有批判,失于武断,牵强附会。
 
 自汉至唐,以解释《禹贡》经文为主,形成禹贡汉学。以唐孔颖达为代表,详于训诂,注重师承,失于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宋至清,以考注《禹贡》地理为主,形成禹贡宋学。以宋代学者蔡沈、清代学者胡渭为代表,敢于创新,时有批判,失于武断,牵强附会。
  
 古人认为《禹贡》是4,000年前的大禹之作,奉之为“经”,成为《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征引的对象。《禹贡》被推崇到至尊的地位,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明人艾南英在《禹贡图注·序》中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李振裕为《禹贡锥指》作序:“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虑数百家,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至清末仍有影响力。
+
 古人认为《禹贡》是4,000年前的大禹之作,奉之为“经”,成为《[[ 汉书·地理志]] 》、《[[ 水经注]] 》、《[[ 元和郡县图志]] 》、《[[ 太平寰宇记]] <ref>[http://www.cngdwx.com/tangsong/taipinghuanyuji/ 《太平寰宇记》],古典文学网</ref> ,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征引的对象。《禹贡》被推崇到至尊的地位,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明人艾南英在《[[ 禹贡图注·序]] 》中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李振裕为《禹贡锥指》作序:“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虑数百家,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至清末仍有影响力。
 +
 
 +
==视频==
 +
===<center> 禹贡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禹贡的故事 </center>
 +
<center>{{#iDisplay:j0172o47rm0|560|390|qq}}</center>
 +
<center> 道席言--文化常识--《禹贡》大一统(1) </center>
 +
<center>{{#iDisplay:b0619m9kv24|560|390|qq}}</center>
 +
<center>道席言--文化常识--《禹贡》大一统(2)</center>
 +
<center>{{#iDisplay:j0619aoyf8u|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030 國學總論]]

2020年2月9日 (日) 09:33的最新版本

《禹贡》是《尚书》的一篇,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经学文献之一。称《尚书·禹贡》,简称《禹贡》。作者不详。内容叙述中国古代地理方物的作品。

全书一千一百九十三字,以山脉、河流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九州,并对每州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1]

后世《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2]、《太平寰宇记》,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历史地理学著作以《禹贡》为宗。

内容介绍

《禹贡》是《尚书》中《夏书》四篇最重要的一篇,全书共一千一百九十三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和“五服”五部分。以山脉、河流作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区域,即九州,对每一州范围、山脉、河流、土壤、物产、贡赋、氏族部落、交通地理等情况作简要描述。

九州:上古期洪水滔天,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将中土分成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扼要地描述了各州的地理概况。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以汧山、壶口山、砥柱山太行山西倾山熊耳山嶓冢山内方山、㞶山为九山,并说明导山的目的是为了治水。

导水:叙述弱水、黑水、河水、瀁水、江水、沇水、淮水、渭水、洛水九条主要河流和各水系的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情形。

水功:指出禹平水土后,九州统一,九山通行,九川疏通,四方土地皆可居住,民众安居乐业,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五服。从此九州安定[3]

注疏

《禹贡》全文一千一百九十三字。自西汉孔安国以后,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人和著作甚多,形成禹贡学,其中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成绩最着,为集《禹贡》研究之大成。外国研究者也不少,成绩显著者有德国人李希霍芬,日本人小川琢治、饭岛中夫、内藤虎次郎等。

史记‧夏本纪》及《汉书‧地理志》皆曾记载《禹贡》全文,自汉朝孔安国郑玄,到宋朝程大昌、毛晃,还有苏轼、曽旼叶梦得张九成薛季宣黄度吕祖谦王炎呉澄王充耘王樵、邵宝等专门注释《禹贡》。

较为代表性的注疏作品有程大昌《禹贡论[4]傅寅禹贡说断》,胡渭禹贡锥指》,焦循禹贡注释》、张能恭《禹贡订传》、黄翼登禹贡注删》、夏允彝禹贡古今合注》。

以胡渭的《禹贡锥指》最完善,最闳博。

评价

自汉至唐,以解释《禹贡》经文为主,形成禹贡汉学。以唐孔颖达为代表,详于训诂,注重师承,失于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宋至清,以考注《禹贡》地理为主,形成禹贡宋学。以宋代学者蔡沈、清代学者胡渭为代表,敢于创新,时有批判,失于武断,牵强附会。

古人认为《禹贡》是4,000年前的大禹之作,奉之为“经”,成为《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5],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征引的对象。《禹贡》被推崇到至尊的地位,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明人艾南英在《禹贡图注·序》中说:“《禹贡》一书,古今地理志之祖者。”李振裕为《禹贡锥指》作序:“自禹治水,至今四千余年,地理之书无虑数百家,莫有越《禹贡》之范围者。”至清末仍有影响力。

视频

禹贡 相关视频

禹贡的故事
道席言--文化常识--《禹贡》大一统(1)
道席言--文化常识--《禹贡》大一统(2)

参考文献

  1. 《禹贡》原文-出自《尚书》之《夏书》,文学360
  2. 《元和郡县志》在线阅读,国学大师
  3. 禹贡,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2017-05-23
  4. [宋]程大昌《禹贡论》在线阅读,国学大师
  5. 《太平寰宇记》,古典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