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張九成 | |
---|---|
張九成 | |
出生 |
1092年 海寧鹽官 |
逝世 | 1159年 |
別名 | 張橫浦 |
職業 | 理學家 |
知名作品 | 《橫浦集》《孟子傳》 |
張九成(1092—1159年6月23日),字子韶,號無垢,其先開封人,後遷海寧鹽官(今浙江海寧)。南宋官員、理學家。[1]
南宋紹興二年( 1132 )殿試為狀元。授鎮東軍簽判,因與上司意見不合,棄官歸鄉講學。後應召為太常博士,歷任宗正少卿、侍講、權禮部侍郎兼刑部侍郎。他為官不附權貴,主張抗金,反對議和,為秦檜所忌,謫守邵州,不久又革職,復以「謗訕朝政」罪名,謫居南安軍14 年。秦檜死,重新起用,出知溫州。因直言上疏,不納,辭官歸故里,不久病卒。後追贈太師,封崇國公,諡文忠。
張九成致力經學,雜以佛學。著有《橫浦集》等多種,對經學有獨創見解,後形成「橫浦學派」。
目錄
1人物生平
2歷史記載
1人物生平
張九成年少時遊學於京師開封,從理學家楊時為師學習,曾有權貴托人饋贈錢物,言:「肯從吾游,當薦之館閣。」九成笑而卻之。
紹興二年(1132),朝廷策試進士,九成慷慨陳詞,直言不諱,痛陳宋金形勢,認為「去讒節慾,遠佞防奸」,為中興之道。因得考官賞識,選為廷試第一,被宋高宗親選為狀元,授鎮東軍簽判,因對張宗臣不體察民情,濫捕百姓不滿,與之爭執,棄官而走,閉門講學,生徒日眾,聞人常至。
趙鼎為相,力薦九成,遂以太常博士被召入京,任著作佐郎,遷著作郎,上疏請施仁政,被嘉許,又授浙東提刑,力辭不就,回歸鄉里。不久,朝廷召張九成任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讀,兼權刑部侍郎。期間,張九成恪盡職守,平反一誣告案件,朝廷欲以嘉獎,九成辭卻道:「任職刑部,出現冤案,我本有責,怎可邀功?」趙鼎被罷相,時金人求和,秦檜幾次勸誘九成支持和議,都為九成嚴辭拒絕,遂謫邵州。中丞何鑄上書說他矯偽欺俗,被誣為趙鼎一黨,屢遭陷害,結果落職。
父死服喪畢,與徑山寺僧宗杲相交友善,喜談禪理,秦檜恐其議己,遂令司諫詹大方以謗訕朝政為由,雖高宗信任,亦不得救,被貶謫居南安軍(今江西大余)。在安南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趺隱然,讀書練功,廉靜自愛。自號橫浦居士,亦稱無垢居士。秦檜死,方起知溫州。因上書痛陳戶部催督軍糧之弊,與戶部相左,後丐祠歸,數月後病卒。寶慶初(1226),朝廷特贈張九成為太師,封崇國公,諡文忠。
張九成創建海寧第一所書院——張文忠公書院,講授經史。張九成研思經學,多有訓解,由於喜與佛者交遊,被時論所不容。著有《橫浦集》二十卷,《四庫總目》及《孟子傳》,並傳於世,其學派被稱為「橫浦學派」。
2歷史記載
張九成,字子韶,其先開封人,徙居錢塘。游京師,從楊時學。權貴托人致幣曰:「肯從吾游,當薦之館閣。」九成笑曰:「王良尚羞與嬖奚乘,吾可為貴遊客耶?」
紹興二年,上將策進士,詔考官,直言者置高等。九成對策略曰:「禍亂之作,天所以開聖人也。願陛下以剛大為心,無以憂驚自沮。臣觀金人有必亡之勢,中國有必興之理。夫好戰必亡,失其故俗必亡,人心不服必亡,金皆有焉。劉豫背叛君親,委身夷狄,黠雛經營,有同兒戲,何足慮哉。前世中興之主,大抵以剛德為尚。去讒節慾,遠佞防奸,皆中興之本也。今閭巷之人皆知有父兄妻子之樂,陛下貴為天子,冬不得溫,夏不得清,昏無所定,晨無所省,感時遇物,悽惋於心,可不思所以還二聖之車乎?」又言:「閹寺聞名,國之不祥也,今此曹名字稍稍有聞,臣之所憂也。當使之安掃除之役,凡結交往來者有禁,干預政事者必誅。」擢置首選。楊時遺九成書曰:「廷對自中興以來未之有,非剛大之氣,不為得喪回屈,不能為也。」
授鎮東軍簽判,吏不能欺。民冒鹺禁,提刑張宗臣欲逮捕數十人,九成爭之。宗臣曰:「此事左相封來。」九成曰:「主上屢下恤刑之詔,公不體聖意而觀望宰相耶?」宗臣怒,九成即投檄歸。從學者日眾,出其門者多為聞人。
趙鼎薦於朝,遂以太常博士召。既至,改著作佐郎,遷著作郎,言:「我宋家法,曰仁而已。仁之發見,尤在於刑。陛下以省刑為急,而理官不以恤刑為念。欲詔理官,活幾人者與減磨勘。」從之。除浙東提刑,力辭,乃與祠以歸。
未幾,召除宗正少卿、權禮部侍郎兼侍講,兼權刑部侍郎。法寺以大辟成案上,九成閱始末得其情,因請覆實,囚果誣服者。朝論欲以平反為賞,九成曰:「職在詳刑,可邀賞乎?」辭之。
金人議和,九成謂趙鼎曰:「金實厭兵,而張虛聲以撼中國。」因言十事,彼誠能從吾所言,則與之和,使權在朝廷。鼎既罷,秦檜誘之曰:「且成檜此事。」九成曰:「九成胡為異議,特不可輕易以苟安耳。」檜曰:「立朝須優遊委曲。」九成曰:「未有枉己而能直人。」上問以和議,九成曰:「敵情多詐,不可不察。」
因在經筵言西漢災異事,檜甚惡之,謫守邵州。既至,倉庫虛乏,僚屬請督酒租宿負、苗絹未輸者,九成曰:「縱未能惠民,其敢困民耶?」是歲,賦入更先他時。中丞何鑄言其矯偽欺俗,傾附趙鼎,落職。
丁父憂,既免喪,秦檜取旨,上曰:「自古朋黨畏人主知之,此人獨無所畏,可與宮觀。」先是,徑山僧宗杲善談禪理,從游者眾,九成時往來其間。檜恐其議己,令司諫詹大方論其與宗杲謗訕朝政,謫居南安軍。在南安十四年,每執書就明,倚立庭磚,歲久雙趺隱然。廣帥致籝金,九成曰:「吾何敢苟取。」悉歸之。檜死,起知溫州。戶部遣吏督軍糧,民苦之,九成移書痛陳其弊,戶部持之,九成即丐祠歸。數月,病卒。
九成研思經學,多有訓解,然早與學佛者游,故其議論多偏。寶慶初,特贈太師,封崇國公,諡文忠。
參考資料
- ↑ 青衣書生. 張九成:秦檜死敵,岳飛摯友,流芳青史,千古不朽. 每日頭條. 2019-08-30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