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硬核 (檀香科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硬核 (檀香科植物)

硬核(学名:Scleropyrum wallichianum (Wight et Arn.) Arn.)是檀香科硬核属植物,常绿乔木,高4-10米,枝粗壮,圆柱状,灰绿带黄色,光滑,有时具细裂(树皮裂纹),枝刺长达8厘米。叶子圆形或椭圆形,长9-17厘米,宽5-7厘米。花序长2-2.5厘米,单生,成对着生或少数簇生,被黄色绒毛;苞片狭披针形,长约2毫米,宽0.7毫米,外被长柔毛,早落。核果长3-3.5厘米,直径2.3-2.5厘米,无毛,成熟时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呈果柄状。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和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生于海拔800-1200米潮湿山区的缓坡或山谷疏林中,常与龙脑香属等植物组成混交林。

该种的种子含油量为67.45%,提取的油可作润滑油和制皂等工业原料;植株的幼嫩部分和成熟的果实可少量食用 。叶煮水喝,治疗胃痛、腹痛、红眼病;叶捣烂敷,用于拔毒,治疗火枪打伤。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硬核
  • 学名:Scleropyrum wallichianum (Wight et Arn.) Arn.
  • 界: 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亚门:双子叶植物纲
  •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檀香目
  • 亚   目: 檀香亚目
  • 科:檀香科
  • 族:檀香族
  • 属:硬核属
  • 种: 硬核
  • 变种:无刺硬核
  • 命名者及年代: (Wight et Arn.) Arn.,1858

目录

1 形态特征

2 主要变种

3 生长环境

4 分布范围

5 繁殖方法

▪ 采种

▪ 播种

6 栽培技术

▪ 栽植

▪ 抚育

7 病虫防治

8 主要价值

▪ 经济

▪ 药用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4-10米,枝粗壮,圆柱状,灰绿带黄色,光滑,有时具细裂(树皮裂纹),枝刺长达8厘米。叶子圆形或椭圆形,长9-17厘米,宽5-7厘米。嫩时亮红色,干后稍起皱,叶尖端圆钝或急尖,叶基尾部近圆形。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叶背面浅绿色,中脉在向阳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脉3-4对,脉络明显,下面两对侧脉特别长。三级脉开展并彼此相连呈网状,叶柄粗短,长6-10毫米,基部有节,节明显或肿大。

花序长2-2.5厘米,单生,成对着生或少数簇生,被黄色绒毛;苞片狭披针形,长约2毫米,宽0.7毫米,外被长柔毛,早落;花长约3.8毫米,直径5.5毫米,淡黄色至红黄色,花被裂片5,卵圆形,长约2毫米,宽约1.5毫米,顶端近锐尖,外被短柔毛,近基部被毛较密,在雄蕊后面有疏毛一撮;雄蕊5枚,花丝短,长约1.5毫米;花盘中部凹陷,直径约1.8毫米;花柱长0.8-1毫米,柱头3-4浅裂,中部凹入。核果长3-3.5厘米,直径2.3-2.5厘米,无毛,成熟时橙黄色或橙红色,有光泽,顶端的宿存花被呈乳突状,直径2 2.5毫米,基部渐狭而伸长,上部较粗,下部较细(长1-1.5厘米,粗3-5毫米),呈果柄状。花期4-5月,果期8-9月。

主要变种

无刺硬核(Scleropyrum wallichianumvar.mekongense(Gagn.) Lecomte):该变种的茎或枝无刺;叶被疏毛,基部楔形,雄花被外面具绒毛。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生于海拔600-1650米密林中。

生长环境

喜光树种。散生于中国海南省山地边缘的干燥稀树林和次生灌木群落中。以海拔3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次生灌丛中分布普遍,常见以乐东山地林区外缘村落的路旁灌木林中。其混生乔、灌木有厚皮树、木棉、枫香、黄牛木、海南山竹子等。

适生于干湿明显的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旱季绵长,年降水量900-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3-25℃,极端最高气温38-40℃,适生土壤为花岗岩母质风化的砖红壤性土壤。幼年不耐荫。在密林下及稠密的灌木丛中极少有幼苗、幼林存在,在过度荫蔽的情况下,生势衰弱。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斯里兰卡、印度、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和马来西亚。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海南(昌江、乐东、保亭、陵水及三亚)。

繁殖方法

采种

多生长在干旱地区,在中国海南东南部地区的雨量较西南部及西部山区多,而进入雨季期均比西部等地区早约15天。由于地区雨水季节的差异,物候期也不一致。在东南部地区一带果实成熟期为7-8月,而西南及西部山地的果实成熟期要推迟1个月。由于树矮、分枝低、果实为一果轴成串而生,采摘方便,采回的果实可堆集在一处,待果皮果肉腐烂后,盛放在竹箩内放在水中搓洗果皮、果肉,剩下的坚硬外壳种子待晾干后即可播种。 播种

育苗圃地应尽量选用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或轻壤土,采用苗床育苗,种子含油脂不宜贮藏,最好随采随播。播后要覆土盖草,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出苗后要及时揭草。干旱季节幼苗应早晚各浇水一次,并适当地进行遮荫。幼苗的抚育工作主要是及时间苗、松土除草、追肥。间苗、定苗和移苗,一般都在灌水后进行,缺苗的地方可在阴雨进行小苗带土移补,移栽后及时浇水。

栽培技术

栽植

造林地要根据硬核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将杂灌木等全部砍除、炼山后挖穴,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株行距2米×2米,比较干旱、瘠薄的立地可稍密些。采用裸根苗造林,起苗后进行浆根,并适当修剪枝叶。一般在雨季初、中期的阴雨天造林,中国海南的东北部5-8月,其他地区6-8月下旬较妥。这样可避免雨季初期的小旱季及雨季结束后干旱期的影响。

抚育

生长缓慢,冠小而稀疏,若在山地造林易被杂草、灌木及藤蔓压盖和缠绕,严重影响生长,应加强抚育管理。进行除蔓及砍杂、松土等。每年要2-3次,并加强松土施肥,以促进生长,提早郁闭成林。

病虫防治

苗期蚜虫危害严重,啃食嫩叶、嫩梢,致使幼苗生长衰弱甚至死亡。可用90%敌百虫15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2000倍液喷洒。

主要价值

经济

木材结构很细致,材质硬重而韧,很耐用,适用于特种农具等用材。种仁含油率达67.45%,油为棕黄色工业用不干性油。可作肥皂、燃灯之用。

药用

化学成分:种子中含有十八碳炔-9-酸,十八碳烯-17-炔-9-酸,癸酸,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嵛酸、十六碳烯酸、油酸、二十碳烯酸、芥酸、亚油酸。

枝中含有scleropyric acid, β-sitosteryl-3-0-scleropyrate,stigmasteryl-3-0-scleropyrate,β-谷甾醇和豆甾醇。

药理:正己烷提取物具有抗分支杆菌和疟原虫活性,其乙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

民间应用:叶煮水喝,治疗胃痛、腹痛、红眼病;叶捣烂敷,用于拔毒,治疗火枪打伤。[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