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是在中国科学院1959 年建立的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基础上,于1980 年成立的隶属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的省级重点科研院所。主要面向我国西北干旱区,围绕全省荒漠化防治及生态环境整治战略需求,针对干旱区环境演变、荒漠化过程与机理、风沙灾害防治技术、沙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内陆河流域生态系统保育与恢复重建、防沙治沙用沙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试验研究、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及转化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为全省乃至我国西北地区防沙治沙、生态环境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研究所立足甘肃,面向我国北方沙区,研究区域处于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核心区域,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范围涉及库姆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1]、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和河西走廊典型戈壁区、甘南高寒草地沙化区等生态问题突出的区域。

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沙漠治理工作,于1959年3月5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治沙队。4月3日,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民勤县城召开会议,宣布在民勤县薛佰乡沙山堡建立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县级建制,隶属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民勤沙井子防沙林试验场借址办公,民勤县县长赵巨英兼任站长。

1980年3月4日甘肃省编委(1980)023号和甘肃省农委(1980)017号文件批复,在武威成立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县级建制,隶属甘肃省林业厅,与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一套班子,两个牌子。

职能目标

开展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关键技术科学研究,为全省荒漠化防治及生态环境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防沙治沙用沙及生态治理相关工作规划设计,为政府、生产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决策咨询与技术服务;

开展防沙治沙用沙及生态恢复技术示范推广与科技成果转化;

开展国内外的荒漠化防治及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技术培训。

科研队伍

研究队伍的专业门类齐全,结构配置合理。现有职工124人,其中学术带头人7名,中、高级研究人员70人(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包括高级工程师[2]31人),博士3名,硕士和在读硕士24名。另有客座专家7人。

国际合作

研究所同4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开展了国际合作或建立了技术交流关系,八十年代以来,有 UNDP、FAO、GEF、联合国科技基金、亚洲开发银行、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等组织和国家的420余位官员、学者、新闻工作者来所工作、考查、采访、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1993年开始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的CPR/91/111——“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项目,圆满地完成了项目内容。作为我国政府援外培训的基地之一,1993年以来,代表中国政府为发展中国家已举办9次治沙技术推广国际培训班。八十年代代表中国政府三次派专家到伊朗、巴基斯坦、墨西哥进行治沙技术及荒漠化防治咨询服务。1995年研究所受外交部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的委托,接待了中东及北非地区沙漠考察团对河西地区治沙为期半月的考察。九十年代以来,研究所前后有20多人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等国进修或考察,且已大部分学成回所服务,大大提高了研究所科研能力。1997年,研究所被甘肃省政府授予“对外合作与交流先进单位”称号。

50年来,共取得研究技术成果160余项,获地(厅)级以上奖励的65项,其中“治沙造林技术措施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甘肃沙漠综合治理与持续农业” 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其间,发表论文700余篇,出版专着7部。这些成果的取得,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生产实践中面临的实际技术问题,同时结合示范推广样板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沙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查清了甘肃沙漠的类型、面积、风沙危害的主要方式和危害程度等;在研究风沙运动规律,总结群众治沙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粘土沙障工程固沙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干旱沙区特点的粘土或柴草沙障等机械措施与梭梭造林等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固身削顶治沙造林技术。

2. 结合民勤沙生植物园的建设,系统地进行了沙旱生植物引种驯化技术研究,不但丰富了我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而且经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引种筛选出以梭梭、沙拐枣、花棒、毛条和新疆杨等为代表、适合不同立地类型特点的一大批固沙造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树种。

3. 长期进行沙生植物水分生态生理特征与沙地水分平衡的研究,建立起以多组非称量蒸渗仪为基础的沙地SPAC系统观测场,提出了主要造林树种的理论初植密度和理论成林密度以及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为水资源优化利用和区域土地荒漠化综合防治优化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以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为基地,开展 民勤荒漠区气候、地下水动态、风沙运动规律、植被变化等的长期定位观测,积累了40多年的观测资料,研究荒漠区生态演变的规律,特别是探讨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活动、治沙造林等人为因素干扰对荒漠生态演变的影响,取得了积极成果,为干旱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地荒漠化综合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5. 提出了用农业系统方法综合防治土地荒漠化的理论,它不但发展和完善了我国防治荒漠化的基本理论体系,也使荒漠化防治的具体实践走上了更切实有效的轨道。

6. 以取得的科研成果为依托,与当地各级政府合作,建立了民勤西沙窝、高台黑河北岸、安西北桥子等6处治沙或荒漠化综合防治样板。在这些样板的示范带动下,荒漠化防治技术在全省得以大面积推广,并辐射到了其他省(区)。60年代以来共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农民15万人次,推广治沙造林面积5.2万公顷,治理沙害5.5万公顷,保护农田46万公顷。

部分荣誉

国家林业局“全国治沙先进单位”、“全国林业科技先进集体”

甘肃省政府“科技兴农先进单位” 、“全省绿化先进单位”

甘肃省林业厅“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武威地区“先进绿化单位”

2022年9月,入选2022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状拟表彰名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