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弼 (三国)

Cxy讨论 | 贡献2019年8月21日 (三) 10:59的版本 (removed Category:三國時期人物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山阳郡(现今山东省境内)人。三国时代曹魏的著名经学家易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父亲是王业。兄长王宏。祖父王凯王粲的族兄,祖母是刘表之女。(《博物记》)

为《道德经》和《易经》撰写注解,对后世影响甚大(由于《道德经》原文早已失传,王弼的《道德经注》成为后世唯一的流传版本,直至197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博物馆的发掘人员在马王堆汉墓发现西汉初年的《道德经》帛书,在校对后,发现与原来版本有许多不同)。

目录

生平

在年幼时已非常聪明,十馀岁时,好老子,而且口才出众,与锺会齐名。未弱冠时,已为当时的官员、文人所识。与吏部郎裴徽见面时,裴徽一见而感到奇异,并问:“夫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王弼传》。《世说新语文学》则记载是在弱冠后见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后来亦为傅嘏所知。当时,何晏吏部尚书,亦对王弼的才能甚是惊奇。 正始年间,黄门侍郎未有人担任,何晏已起用贾充裴秀朱整,又商议任用王弼。当时丁谧与何晏争衡,向曹爽推荐高邑王黎。于是曹爽起用王黎,而以王弼补任台郎。在上任后,与曹爽见面,曹爽屏退左右,而王弼只与其论道,于是被曹爽轻视。当时,曹爽专政,任用亲信。王弼通达,并不经营名声。王黎病死后,曹爽以王沈代王黎,王弼于是不得在其门下,何晏为之叹恨。因为年资甚浅,而且不擅长公务,于是更不受注意。

淮南刘陶,善论纵横,为时人所推举,每次与王弼谈话,常被王弼所折服。

何晏认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其论甚是精妙,锺会等人亦同意。而王弼与之不同,认为圣人的神明多于人,而五情与人相同,“神明茂,所以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然则圣人之情,应物而无累于物者也。今以其无累,便谓不复应物,失之多矣”。

在为《周易》作注后,颍川荀融问难王弼《系辞上》中“大衍”的要义。王弼答其意,写信讽刺荀融:“夫明足以寻极幽微,而不能去自然之性。颜子之量,孔子之所预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又常狎斯人,以为未能以情从理者也,而今乃知自然之不可革。足下之量,虽已定乎胸怀之内,然而隔逾旬朔,何其相思之多乎。故知尼父之于颜子,可以无大过矣”。

正始10年(249年),曹爽被废,王弼亦被免官。同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