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尾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猴尾蜥(學名:Corucia zebrata),又名猴尾石龍子、猴子尾石龍子、所羅門蜥或所羅門石龍子,是所羅門群島特有的一種石龍子。牠們是已知現存最大的石龍子。
猴尾蜥是完全草食性的,主要吃果實及植物。牠們是其中一種群居的爬行動物。雄性及雌性是地盤性的,對非親屬帶有攻擊性。猴尾蜥是屬內的唯一物種。牠們其下有兩個亞種,即C. z. zebrata及C. z. alfredschmidti。C. z. alfredschmidti較為細小,眼睛較為深色,鞏膜黑色。
大量伐林對猴尾蜥來說是最嚴重的威脅。牠們也被原住民獵殺為食物,且當作寵物運往外地。牠們已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二的保護,禁止出口。
分類及命名
猴尾蜥最初是由約翰·愛德華·格雷(John Edward Gray)於1856年描述。其屬名是拉丁文「閃爍」的意思,因格雷描述牠們身上的鱗片展現多種色彩。種小名是「斑馬」的拉丁化形態,指其有像斑馬的斑紋。牠們的尾巴可以抓住物件,幫助攀樹,故名猴尾蜥。
在所羅門群島的西部島嶼發現了一個亞種,並以阿爾弗雷德·施密特(Alfred Schmidt)來命名。[1]但是,其亞種的地位卻被受質疑,認為牠們可能只是島內群落的變異。
猴尾蜥的近親是青舌蜥蜴屬及分佈在印尼、澳洲及新畿內亞的胎生蜥屬。牠們都是同屬於蝘蜓亞科的。
分佈及棲息地
猴尾蜥原住於太平洋西南部的所羅門群島。[2][3]指名亞種的C. z. zebrata分佈在喬伊索島、新喬治亞群島、聖伊莎貝爾島、瓜達爾卡納爾島、馬萊塔省、馬基拉島、Ugi及聖塔安那。北方的C. z. alfredschmidti分佈在布干維爾島、布卡島及肖特蘭群島。布干維爾島及布卡島地理上是屬於所羅門群島,但政治上由巴布亞新畿內亞統治。
兩個亞種都是樹棲的,很多時在森林的上冠層出沒。牠們一般會在榕屬的樹上出現,因這種樹可以提供多種不同的食物。牠們會在半開發的地區及種植園中出沒,因當中的樹也可以提供所需的食物。
參考文獻
- ↑ Köhler, Gunther. Eine neue Unterart des Wickelschwanzskinkes Corucia zebrata von Bougainvillle, Papua-Neuguinea. Salamandra. 1997, 33 (1): 61–68.
- ↑ Wright, Kevin M. Captivating Giants. Reptiles Magazine. 2007, 15 (12): 54–68.
- ↑ Wright, Kevin M. The Solomon Island Skink. Reptile & Amphibian Magazine. 1996, 3 (2):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