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熊澤蕃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熊泽蕃山

圖片來自welcomekyushu

熊泽蕃山(くまざわ ばんざん,1619年-1691年)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一名阳明学家。

生平

熊泽蕃山于1619年(元和5年)生于山城国稻荷,是浪人野尻一利的长男,8岁时过继给水户藩的熊泽守久,成为养子,因此改姓熊泽。16岁时,他离开水户藩,通过池田辉政的女婿丹後国宫津藩京極高廣的介绍,前往备前国冈山藩为辉政的孙子池田光政效力。1642年,熊泽蕃山前往近江国小川村(現滋贺县高島市)求学于阳明学者中江藤树。学成后,熊泽又于1645年重新通过京极推荐回到冈山藩,并被池田光政任命为側役、享有知行300石。

熊泽蕃山对佛教持排斥立场并批判寺請制度、支持儒家神道并提倡通过神社代替佛教寺院掌控百姓、从而消除基督教的影响。1650年,他成为享有知行地3000石的上士,并升职为鉄砲組番頭,并开始与津田永忠一同辅佐池田光政开展藩政改革藩政改革,在他的指导下,冈山藩确立了保护山林、救济贫困农民等政策,并开设了岡山藩藩学的前身花畠会。[1]熊泽蕃山认为解决武士阶层的贫困问题需要恢复自然经济、限制武士的流动,制止过度的新耕地开拓。但是,他激进的藩政改革措施遭到了保守派家老的反对,开始与藩主池田光政产生分歧。[2]同时,他的阳明学理念也导致了他受到了朱子学者林罗山等人的批评。被迫退隐至和气郡寺口村(現冈山县備前市蕃山)。

1657年,在江户幕府以及冈山藩的压力下,他离开冈山,前往京都开设私塾,但是不久后就被京都所司代牧野親成驱逐出京都,前往大和国吉野山。此后,他一直辗转于日本各地,同时也通过著述批评幕府的参勤交代兵農分離政策。1687年,熊泽蕃山因批判幕政的著作《大学或問》被幽禁在下总国古河藩古河城,尽管如此,在此期间他仍然向古河藩主松平忠之以及同藩家老、藩士传授了治山治水技術,他的幽禁生活持续到1691年逝世。

影片

夜噺会 第33回 「熊沢蕃山に学ぶ」 事上磨煉 日本陽明学の偉人

參考文獻

  1. 北岛正元; 米彦军(译者). 1, 编. 江户时代. 日本: 岩波新书. 2019-04-01: 55. ISBN 978-7-5133-3124-1. 
  2. 北岛正元; 米彦军(译者). 1, 编. 江户时代. 日本: 岩波新书. 2019-04-01: 78. ISBN 978-7-5133-3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