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烈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
[[File:烈度.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128/eb3cc25ac5f944f7b36c43a30377fb48.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56965779_11473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烈度''',[[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又称地震烈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烈度''',[[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又称地震烈度,地面振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人的[[感觉]]的强弱,器物反应的程度,房屋的损坏或破坏程度,地面景观的变化情况等。因此烈度的鉴定主要依靠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宏观考察和定性描述。
  
 
==概述==
 
==概述==
  
 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
 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级有严格的区别,不可互相混淆。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155828/answer/125316839 地震震级和烈度是一回事吗?],知乎,2016-10-16</ref> 。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行 13: 行 15:
 
 (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烈度它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的破坏和影响程度。影响烈度高低的因素有震级、离震源的远近,也就是震中距,还有建筑物的类型、地表的状况还有地层结构等等。一般一次地震它的烈度分布是由人的感觉、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震对地面破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在全球的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在中国或者在[[美国]]、日本测的同一次地震的震级应该是相同的,一般来讲差别很小,在0.2级左右。但是同一个地震它震级相同,破坏的程度却不一样,随着它离震源的距离或者位置不一样,那么它所造成的破坏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它可以划分出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像1976年的[[唐山地震]],震级是7.8级,震中的烈度是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的烈度是8度,[[北京]]的烈度是6度,所以到不同的离震源的距离的地方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
 烈度它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的破坏和影响程度。影响烈度高低的因素有震级、离震源的远近,也就是震中距,还有建筑物的类型、地表的状况还有地层结构等等。一般一次地震它的烈度分布是由人的感觉、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震对地面破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综合分析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看,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所以在全球的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在中国或者在[[美国]]、日本测的同一次地震的震级应该是相同的,一般来讲差别很小,在0.2级左右。但是同一个地震它震级相同,破坏的程度却不一样,随着它离震源的距离或者位置不一样,那么它所造成的破坏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它可以划分出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像1976年的[[唐山地震]],震级是7.8级,震中的烈度是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的烈度是8度,[[北京]]的烈度是6度<ref>[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11-09/13/content_23407582.htm 北京城区将能抗8度地震 建筑物倒塌比例很低],中国网, 2011-9-13</ref> ,所以到不同的离震源的距离的地方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评定烈度的高低,制订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地震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评定烈度的高低,制订统一的评定[[标准]]。这个标准称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麦加利地震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I度到度共分12个烈度等级。日本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
行 21: 行 23:
 
<center>什么是地震烈度?</center>
 
<center>什么是地震烈度?</center>
 
<center>{{#iDisplay:c0740bi8ahh|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c0740bi8ahh|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Category:350 地球科學總論;地質學總論]]

於 2020年7月6日 (一) 10:59 的最新修訂

烈度地震發生時,在波及範圍內一定地點地面振動的激烈程度。(或釋為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又稱地震烈度,地面振動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人的感覺的強弱,器物反應的程度,房屋的損壞或破壞程度,地面景觀的變化情況等。因此烈度的鑑定主要依靠對上述幾個方面的宏觀考察和定性描述。

概述

地震烈度同地震震級有嚴格的區別,不可互相混淆。震級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強弱,它由震源發出的地震波能量來決定,對於同一次地震只應有一個數值。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異的,它受着當地各種自然和人為條件的影響。對震級相同的地震來說,如果震源越淺,震中距越短,則烈度一般就越高[1]。同樣,當地的地質構造是否穩定,土壤結構是否堅實,房屋和其他構築物是否堅固耐震,對於當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關係。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與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區的土質條件等有關。 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藥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按人的感覺及地震破壞情況劃分等級,依次排列成表,即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種類很多,以12度表較普遍。此外還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國採用12度表。 影響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

(1)地震等級;(2)震源深度;(3)震中距離;(4)土壤和地質條件;(5)建築物的性能;(6)震源機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

烈度它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實際影響,表示地面的破壞和影響程度。影響烈度高低的因素有震級、離震源的遠近,也就是震中距,還有建築物的類型、地表的狀況還有地層結構等等。一般一次地震它的烈度分布是由人的感覺、建築物的破壞程度以及地震對地面破壞等各個方面的影響綜合分析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看,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所以在全球的不同的地方,比如說在中國或者在美國、日本測的同一次地震的震級應該是相同的,一般來講差別很小,在0.2級左右。但是同一個地震它震級相同,破壞的程度卻不一樣,隨着它離震源的距離或者位置不一樣,那麼它所造成的破壞的程度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一次地震,它可以劃分出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像1976年的唐山地震,震級是7.8級,震中的烈度是11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的烈度是8度,北京的烈度是6度[2],所以到不同的離震源的距離的地方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評定烈度的高低,制訂統一的評定標準。這個標準稱為地震烈度表。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有幾種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國家比較通行的是改進的麥加利地震烈度表,簡稱M.M.烈度表,從I度到度共分12個烈度等級。日本將無感定為0度,有感則分為I至Ⅶ 度,共8個等級。前蘇聯和中國均按12個烈度等級劃分烈度表。

視頻

烈度 相關視頻

什麼是地震烈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