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灯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灯戏</big> ''' |- |[[File:|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行 1: 行 1: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灯戏</big>'''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灯戏</big> '''
+
|-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109b0ff75bc3e43a.jp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580146&sid=7854240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File:| 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
+
中文名称;灯戏(川北灯戏)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遗产级别;国家级
  
|-
+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
 +
申报地区;四川省南充市
  
| align= light|
+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
遗产编号;Ⅳ-77
 
|}
 
|}
  
'''灯戏'''不仅是重庆和四川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小戏,而且是川剧的重要声腔之一。灯戏源于四川川东北,由于其演出多与春节、灯节、社火、庆坛等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形成小戏多、喜戏多、闹戏多的特点,一般场面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戏基本不演。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灯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 ], , --</ref>
+
'''灯戏'''不仅是[[重庆]]和[[四川]]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小戏,而且是川剧的重要声腔之一。灯戏源于四川川东北,由于其演出多与春节、灯节、社火、庆坛等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所以形成小戏多、喜戏多、闹戏多的特点,一般场面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戏基本不演。
 +
 
 +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灯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m.cnr.cn/chanjing/wenhua/20221108/t20221108_526053949.html 戏曲进校园 让梁山灯戏绽放青春光彩], 央广网 , 2022-11-08</ref>
  
 
==剧种简史==
 
==剧种简史==
  
 灯戏,是源于四川川东北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建,经长期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瑰宝,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无数民间艺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
 灯戏,是源于[[ 四川]] 川东北的地方传统戏曲剧种,它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建,经长期发展不断完善和丰富的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瑰宝,也是一代又一代的无数民间艺人心血与智慧的结晶。
  
 远自秦汉以来,生活在嘉陵江与渠江流域的巴人,由于交通闭塞与文化经济的落后,流行着不少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社会风俗。家人病重,要请巫婆跳神,患了疟疾,就要驱逐“摆了鬼”;死了亲人,就叫端公“庆坛”;遇到大旱,要向龙王求雨……在这些风俗中,巫婆、巫师大叫大唱大跳,还会伴以乐器,壮大声势,吓唬人们。受这些风俗的影响,缺少科学知识的巴人,他们或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了消除疲乏,或在丰收之后表现欢乐的喜悦,或遇天灾人祸倾诉悲痛,或于委屈与压抑时而泄愤,或遭莫大打击难受而呐喊,最初三两个人在一起又吼又叫,又唱又跳,以表现喜、怒、哀、乐。后来发展成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根据经历的眼见的听说的故事,自编自唱成带情节性的“剧”。所以最早的灯戏,往往与端公“庆坛”、“送鬼”等活动相伴进行,带有盼福、消灾、驱邪、驱鬼、求神等的成份。到了元代这种唱曲比较流行。明代戏剧发展,灯戏也随之由唱变成演出,不但有唱,还伴有动作与乐器,同时渐渐与端公的活动分离而单独进行。随着时间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才逐渐发展完善成今天这种样子。
+
 远自秦汉以来,生活在嘉陵江与渠江流域的巴人,由于交通闭塞与文化经济的落后,流行着不少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社会风俗。家人病重,要请巫婆跳神,患了疟疾,就要驱逐“[[ 摆了鬼]] ”;死了亲人,就叫端公“[[ 庆坛]] ”;遇到大旱,要向龙王求雨……在这些风俗中,巫婆、巫师大叫大唱大跳,还会伴以乐器,壮大声势,吓唬人们。受这些风俗的影响,缺少科学知识的巴人,他们或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为了消除疲乏,或在丰收之后表现欢乐的喜悦,或遇天灾人祸倾诉悲痛,或于委屈与压抑时而泄愤,或遭莫大打击难受而呐喊,最初三两个人在一起又吼又叫,又唱又跳,以表现喜、怒、哀、乐。后来发展成为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根据经历的眼见的听说的故事,自编自唱成带情节性的“剧”。所以最早的灯戏,往往与端公“庆坛”、“送鬼”等活动相伴进行,带有盼福、消灾、驱邪、驱鬼、求神等的成份。到了元代这种唱曲比较流行。明代戏剧发展,灯戏也随之由唱变成演出,不但有唱,还伴有动作与乐器,同时渐渐与端公的活动分离而单独进行。随着时间的演变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才逐渐发展完善成今天这种样子。
  
 
==传统剧目==
 
==传统剧目==
行 39: 行 46:
 
 晚上演出,如果有明月高悬,就不需要另外照明。如果是月去夜黑,只需点照油灯。随着时间的演变与灯戏的发展,演出人员逐步形成有一定表演水平的队伍。到明清时候,灯戏更加时兴,不管是创作的剧目,还是道具、服装,都有一定的进步。规模也有所扩大。照明的灯也比较讲究了。这灯分主灯与台灯,主灯比较大,不但可以为演出照明,还可显现演出班子的标记,装饰着各具特色的图像,有的甚至绘上灯班的节目,起着广告的作用。而台灯则挂在场地的一角,一般有四盏,分挂在四角,这四角的灯是固定的。除此而外,也有八盏、十六盏、二十四盏的,还可以挂更多,而且形式多种多样。灯的多少是根据演出的规模与观看的人数来确定的。这些灯可以因演员的需要而移动,灯戏因在灯的照明下演出故名。
 
 晚上演出,如果有明月高悬,就不需要另外照明。如果是月去夜黑,只需点照油灯。随着时间的演变与灯戏的发展,演出人员逐步形成有一定表演水平的队伍。到明清时候,灯戏更加时兴,不管是创作的剧目,还是道具、服装,都有一定的进步。规模也有所扩大。照明的灯也比较讲究了。这灯分主灯与台灯,主灯比较大,不但可以为演出照明,还可显现演出班子的标记,装饰着各具特色的图像,有的甚至绘上灯班的节目,起着广告的作用。而台灯则挂在场地的一角,一般有四盏,分挂在四角,这四角的灯是固定的。除此而外,也有八盏、十六盏、二十四盏的,还可以挂更多,而且形式多种多样。灯的多少是根据演出的规模与观看的人数来确定的。这些灯可以因演员的需要而移动,灯戏因在灯的照明下演出故名。
  
 灯戏的道具,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最早没有什么专门服装,后来才按照剧情的需要而设。如古代戏就配以简单的古装。乐器开始也是盆、盘、碗等可以击出声音的用具,后来才逐步变为二胡、唢呐、锣、鼓等。
+
 灯戏的道具,也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最早没有什么专门服装,后来才按照剧情的需要而设。如古代戏就配以简单的古装。乐器开始也是盆、盘、碗等可以击出声音的用具,后来才逐步变为[[ 二胡]] [[ 唢呐]] [[ ]] [[ ]] 等。
  
 
==演出规模==
 
==演出规模==
行 47: 行 54:
 
==表演内容==
 
==表演内容==
  
 灯戏的内容丰富多彩,以反映民众现实生活为主,也有反映过去时代的。不少题材是赞扬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勇敢、朴实丶善良,鞭挞贪官污吏的贪婪、刻薄、吝啬、愚蠢、昏庸、残忍。也有对清官的褒扬。灯戏歌颂真善美,痛斥假恶丑,表达劳动人民对自由平等幸福的渴望。戏词多为四句一组,唱多白少,演员唱一句,乐队伴一句,有时加进帮腔,一唱一合,相应成趣。最早剧情简单,一个剧目只有那么一个情节,后来才由小幕单场发展到大幕多场,演出风格也由单一粗犷豪放逐步演变风趣、幽默、含蓄耐人寻味。剧目也由单一的变为多种,后来分正灯、地灯、浪浪灯三大类别。
+
 灯戏的内容丰富多彩,以反映民众现实生活为主,也有反映过去时代的。不少题材是赞扬劳动人民[[ 勤劳]] 、智慧、[[ 勇敢]] 、朴实丶[[ 善良]] ,鞭挞贪官污吏的[[ 贪婪]] 、刻薄、[[ 吝啬]] 、愚蠢、[[ 昏庸]] 、残忍。也有对清官的褒扬。灯戏歌颂真善美,痛斥假恶丑,表达劳动人民对自由平等幸福的渴望。戏词多为四句一组,唱多白少,演员唱一句,乐队伴一句,有时加进帮腔,一唱一合,相应成趣。最早剧情简单,一个剧目只有那么一个情节,后来才由小幕单场发展到大幕多场,演出风格也由单一粗犷豪放逐步演变风趣、幽默、含蓄耐人寻味。剧目也由单一的变为多种,后来分正灯、地灯、浪浪灯三大类别。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
行 61: 行 68:
 
 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每当农村收获季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场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来。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灯戏。竹枝词《[[看灯戏]]》云:“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阆中是川北灯戏的故乡,每当农村收获季节,灯戏艺人在田头或院场点亮写有“五谷丰登”、“人寿年丰”等字样的大红灯笼,打起锣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热闹非凡的灯戏来。农民们看见红灯高挂,便打起灯笼火把,从四面八方赶去看灯戏。竹枝词《[[看灯戏]]》云:“一堂歌舞一堂灯,灯有戏文戏有灯。庭前庭后灯弦调,满座捧腹妙趣生”。
  
 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巴渝舞、杂耍、猴戏、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民间小调、神歌、嫁歌、圣喻谣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阆中的老观、峰占、二龙、石滩等乡镇都有演出水平较高的“灯班”。
+
 川北灯戏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传说和劳动人民的生活。喜剧多、悲剧少。就是正戏、苦戏,也带有浓重的喜剧色彩。表演艺术贴近生活,无固定套式,综合[[ 巴渝舞]] [[ 杂耍]] [[ 猴戏]] [[ 木偶]] [[ 皮影]] 、“[[ 跳端公]] ”等形式。其音乐则源于川北民间[[ 小调]] [[ 神歌]] [[ 嫁歌]] [[ 圣喻谣]] 等,曲调朴实明快,优美动听。阆中的老观、峰占、二龙、石滩等乡镇都有演出水平较高的“灯班”。
  
 
1984年,阆中灯戏小品《[[亲家母上轿]]》 、《[[闹隍会]]》 ,获四川省业余调演优秀剧本奖和演出奖.
 
1984年,阆中灯戏小品《[[亲家母上轿]]》 、《[[闹隍会]]》 ,获四川省业余调演优秀剧本奖和演出奖.
行 67: 行 74: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明代开始流行于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等地,与其他地区的灯戏一样,它也经历了由提灯、挂灯、玩灯、舞灯到灯戏的发展阶段。川北灯戏演出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多歌颂正义,鞭挞丑恶,寓教化于嬉乐之中。其剧目一般以喜剧、闹剧为主,正剧、悲剧题材也多用喜剧表现。川北灯戏的表演粗犷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唱词质朴健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灯戏剧目中,半数以上少不了丑。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如《[[裁缝偷布]]》一剧,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连缀成的。板式与曲牌联唱也可综合使用于同一剧目中。川北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时发出低沉浑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还有花灯锣鼓等,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
 川北灯戏明代开始流行于今南充的阆中、南部、仪陇、顺庆等地,与其他地区的灯戏一样,它也经历了由[[ 提灯]] [[ 挂灯]] [[ 玩灯]] [[ 舞灯]] [[ 灯戏]] 的发展阶段。川北灯戏演出形式生动活泼,内容多歌颂正义,鞭挞丑恶,寓教化于嬉乐之中。其剧目一般以喜剧、闹剧为主,正剧、悲剧题材也多用喜剧表现。川北灯戏的表演粗犷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妙趣横生,唱词质朴健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在众多灯戏剧目中,半数以上少不了丑。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如《[[裁缝偷布]]》一剧,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连缀成的。板式与曲牌联唱也可综合使用于同一剧目中。川北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时发出低沉浑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还有花灯锣鼓等,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
  
 但灯戏专业剧团的演出人员老化,会唱灯戏的老艺人已屈指可数,口传剧目大量流失。另外,灯戏用扬琴、笛子、琵琶、二胡等民乐伴奏,由于乐手流失,不得不采用电声乐器加民乐来“凑合”。年轻人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间的东西接受困难,灯戏的传承问题日益严重,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
 但灯戏专业剧团的演出人员老化,会唱灯戏的老艺人已屈指可数,口传剧目大量流失。另外,灯戏用[[ 扬琴]] [[ 笛子]] [[ 琵琶]] [[ 二胡]] 等民乐伴奏,由于乐手流失,不得不采用电声乐器加民乐来“凑合”。年轻人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对传统的、民间的东西接受困难,灯戏的传承问题日益严重,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和保护。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古老的传统歌舞小戏,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至今延绵不绝。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传统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唱腔曲牌分正调和花调两类,来源于传统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表演以(丑)、(跩)、(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技艺。由于它生长于民间,反映的是民间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情趣,因而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并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 四川]] 省东北部地区古老的传统歌舞小戏,明清以来,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至今延绵不绝。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传统民间生活,现有剧本200余个;唱腔曲牌分正调和花调两类,来源于传统民间[[ 小调]] [[ 神歌]] [[ 佛歌]] [[ 嫁歌]] [[ 圣谕调]] [[ 端公调]] ;表演以(丑)、(跩)、(笑)为特征,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技艺。由于它生长于民间,反映的是民间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情趣,因而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并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承意义==
 
==传承意义==
行 92: 行 99:
  
 
 阙太纯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坚持回剧团教学生,为梁山灯戏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阙太纯就是其中的一员,虽然退休了,但还是坚持回剧团教学生,为梁山灯戏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
 +
== 相关视频 ==
 +
<center>
 +
{{#iDisplay:z05511kvdkc480|270|qq}}
 +
<center>川北灯戏宣传视频</center>
 +
</center>
  
 
== 参考来源 ==
 
== 参考来源 ==
行 97: 行 110: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 ]]
+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於 2022年12月27日 (二) 11:13 的修訂

燈戲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燈戲(川北燈戲)

遺產級別;國家級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地區;四川省南充市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遺產編號;Ⅳ-77


燈戲不僅是重慶四川地區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民間小戲,而且是川劇的重要聲腔之一。燈戲源於四川川東北,由於其演出多與春節、燈節、社火、慶壇等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所以形成小戲多、喜戲多、鬧戲多的特點,一般場面大、情節複雜、人物眾多的戲基本不演。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燈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劇種簡史

燈戲,是源於四川川東北的地方傳統戲曲劇種,它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創建,經長期發展不斷完善和豐富的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瑰寶,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無數民間藝人心血與智慧的結晶。

遠自秦漢以來,生活在嘉陵江與渠江流域的巴人,由於交通閉塞與文化經濟的落後,流行着不少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社會風俗。家人病重,要請巫婆跳神,患了瘧疾,就要驅逐「擺了鬼」;死了親人,就叫端公「慶壇」;遇到大旱,要向龍王求雨……在這些風俗中,巫婆、巫師大叫大唱大跳,還會伴以樂器,壯大聲勢,嚇唬人們。受這些風俗的影響,缺少科學知識的巴人,他們或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中為了消除疲乏,或在豐收之後表現歡樂的喜悅,或遇天災人禍傾訴悲痛,或於委屈與壓抑時而泄憤,或遭莫大打擊難受而吶喊,最初三兩個人在一起又吼又叫,又唱又跳,以表現喜、怒、哀、樂。後來發展成為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根據經歷的眼見的聽說的故事,自編自唱成帶情節性的「劇」。所以最早的燈戲,往往與端公「慶壇」、「送鬼」等活動相伴進行,帶有盼福、消災、驅邪、驅鬼、求神等的成份。到了元代這種唱曲比較流行。明代戲劇發展,燈戲也隨之由唱變成演出,不但有唱,還伴有動作與樂器,同時漸漸與端公的活動分離而單獨進行。隨着時間的演變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才逐漸發展完善成今天這種樣子。

傳統劇目

裁師爺》、《背新娘》、《賭媳婦》、《收貢銀》、《包公照鏡子》、《周文獻雞》、《秀才買缸》、《浪漫幺妹嫁給誰》、《搭錯車》、《丈母娘上轎》、《親家母上轎》、《鬧隍會》、《雙拜堂》、《浪子嫁媽》等。

演出條件

燈戲始為自編自演,忙時生產,閒時進行,多為業餘性質,或只在農村流動演出。限於鄉村的條件,所以這種燈戲要適合農村的情況,從規模、道具、演出場地等方面要求不高。場地不需要大的舞台,堂屋、院壩、草坪、河灘等,只要有一塊能容納三五個人的活動平地即可。觀眾可以從四面欣賞演出的節目。

晚上演出,如果有明月高懸,就不需要另外照明。如果是月去夜黑,只需點照油燈。隨着時間的演變與燈戲的發展,演出人員逐步形成有一定表演水平的隊伍。到明清時候,燈戲更加時興,不管是創作的劇目,還是道具、服裝,都有一定的進步。規模也有所擴大。照明的燈也比較講究了。這燈分主燈與檯燈,主燈比較大,不但可以為演出照明,還可顯現演出班子的標記,裝飾着各具特色的圖像,有的甚至繪上燈班的節目,起着廣告的作用。而檯燈則掛在場地的一角,一般有四盞,分掛在四角,這四角的燈是固定的。除此而外,也有八盞、十六盞、二十四盞的,還可以掛更多,而且形式多種多樣。燈的多少是根據演出的規模與觀看的人數來確定的。這些燈可以因演員的需要而移動,燈戲因在燈的照明下演出故名。

燈戲的道具,也隨着時間的推進而變化。最早沒有什麼專門服裝,後來才按照劇情的需要而設。如古代戲就配以簡單的古裝。樂器開始也是盆、盤、碗等可以擊出聲音的用具,後來才逐步變為二胡嗩吶等。

演出規模

燈戲的規模不大,因戲中角色只有兩三個,所以最早一般一兩人,後來劇目增加,到了明清,其他戲劇的興起與發展,也促進了燈戲的繁榮,增加到五六人,最多也只有十餘人。一般為男性,女角由男的裝扮。解放後才有女性作演員參加演出。

表演內容

燈戲的內容豐富多彩,以反映民眾現實生活為主,也有反映過去時代的。不少題材是讚揚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勇敢、樸實丶善良,鞭撻貪官污吏的貪婪、刻薄、吝嗇、愚蠢、昏庸、殘忍。也有對清官的褒揚。燈戲歌頌真善美,痛斥假惡丑,表達勞動人民對自由平等幸福的渴望。戲詞多為四句一組,唱多白少,演員唱一句,樂隊伴一句,有時加進幫腔,一唱一合,相應成趣。最早劇情簡單,一個劇目只有那麼一個情節,後來才由小幕單場發展到大幕多場,演出風格也由單一粗獷豪放逐步演變風趣、幽默、含蓄耐人尋味。劇目也由單一的變為多種,後來分正燈、地燈、浪浪燈三大類別。

社會影響

燈戲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在民間享有一定的聲譽。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岳池縣川劇團派出演員到外地和群眾中學習燈戲藝術,排演了一系列劇目,先後到重慶、成都、北京等地演出。在重慶演出了《收姜維》 、 《陽河堂》、 《大腳夫人》等和一些折子戲、大幕戲等十多場,曾轟動一時,重慶廣播電台多次播放錄音。到成都演出後,享譽蓉城,四川電視台播放了《幺妹嫁給誰》、 《丈母娘上轎》等戲的錄像。1988年5月,應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戲劇評論》編輯部及全國戲曲現代研究會邀請,赴京在長安、吉祥、中南海等劇場演出岳池燈戲《包公照鏡子》、《周文獻雞》、《秀才買缸》、《浪漫幺妹嫁給誰》、《搭錯車》、《丈母娘上轎》等劇目共八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等領導和曹禹等專家及新加坡、日本等十多個國家的外賓蒞臨觀賞。《人民日報》等二十餘家報刊、電台、電視台報道了演出盛況。岳池燈戲受到了領導和專家學者的好評。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院士、柏林漢堡大學教授恩特?舒馬赫說:「我正在撰寫專著《世界戲劇之林》,一定把岳池燈戲作為很有特色的劇種向全世界推薦。」日本、新加坡駐華大使熱情相邀,希望岳池燈戲走上他們的舞台。

解放前梁平縣又名梁山縣,因此當地的地方戲被人們稱為梁山燈戲,一直沿用至今。梁山燈戲源自民間的「玩燈」和「秧歌戲」,前者的舞蹈動作與後者的說唱表演形式結合而成。清代中期是梁山燈戲發展的鼎盛時期。如今,本地人也叫它「包頭戲」(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稱「包頭」)、「端公戲」或「胖筒筒調」。

梁山燈戲的唱腔音樂主要有胖筒筒類的燈弦腔、徒歌類的神歌腔和俚曲類的小調,其中「梁山調」燈弦腔比較獨特。梁山燈戲的表演特點為「嬉笑鬧」與「扭拽跳」。其劇目相當豐富,總數在兩百種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髮》、《送京娘》、《湘子度妻》、《請長年》等,這些劇目大都改編自民間戲曲或民間故事。燈戲表演採用方言,唱詞通俗自然,生動活潑,極富生活氣息。此外,由於燈戲的娛樂性很強,情節誇張,矛盾突出,嬉鬧詼諧,所以演員們表演起來往往動作誇張,帶有舞蹈的特性,深受當地群眾的喜愛。節慶盛會或者紅白喜事,老百姓們總離不開燈戲。

川北燈戲,又稱「鼓樂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帶歷史悠久的民間歌舞小戲。

閬中是川北燈戲的故鄉,每當農村收穫季節,燈戲藝人在田頭或院場點亮寫有「五穀豐登」、「人壽年豐」等字樣的大紅燈籠,打起鑼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熱鬧非凡的燈戲來。農民們看見紅燈高掛,便打起燈籠火把,從四面八方趕去看燈戲。竹枝詞《看燈戲》云:「一堂歌舞一堂燈,燈有戲文戲有燈。庭前庭後燈弦調,滿座捧腹妙趣生」。

川北燈戲的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勞動人民的生活。喜劇多、悲劇少。就是正戲、苦戲,也帶有濃重的喜劇色彩。表演藝術貼近生活,無固定套式,綜合巴渝舞雜耍猴戲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其音樂則源於川北民間小調神歌嫁歌聖喻謠等,曲調樸實明快,優美動聽。閬中的老觀、峰占、二龍、石灘等鄉鎮都有演出水平較高的「燈班」。

1984年,閬中燈戲小品《親家母上轎》 、《鬧隍會》 ,獲四川省業餘調演優秀劇本獎和演出獎.

川北燈戲

川北燈戲明代開始流行於今南充的閬中、南部、儀隴、順慶等地,與其他地區的燈戲一樣,它也經歷了由提燈掛燈玩燈舞燈燈戲的發展階段。川北燈戲演出形式生動活潑,內容多歌頌正義,鞭撻醜惡,寓教化於嬉樂之中。其劇目一般以喜劇、鬧劇為主,正劇、悲劇題材也多用喜劇表現。川北燈戲的表演粗獷簡潔,詼諧通俗,載歌載舞,妙趣橫生,唱詞質樸健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因小戲多、喜劇多、鬧劇多,故醜行在川北燈戲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燈戲的醜行有男丑、女丑之分,男丑又叫小花臉、三花臉,女丑又叫彩旦、搖旦、婆。丑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間人物。在眾多燈戲劇目中,半數以上少不了丑。川北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其中包含有川北山鄉的民歌小調、清音、神歌、端公調,同時又吸取了陝西調、吳下補缸調等曲調。它有板式變化的正調類唱腔體系,也有曲牌聯綴的唱腔,如《裁縫偷布》一劇,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紐絲】、【銀紐絲】、【賣鮮花】、【跌斷橋】、【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連綴成的。板式與曲牌聯唱也可綜合使用於同一劇目中。川北燈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時發出低沉渾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還有花燈鑼鼓等,後又逐漸增加了二胡、笛子等樂器。川北燈戲的表演中融進了民間舞燈及木偶、皮影、雜技等技巧,用以刻畫人物、表現情節。

但燈戲專業劇團的演出人員老化,會唱燈戲的老藝人已屈指可數,口傳劇目大量流失。另外,燈戲用揚琴笛子琵琶二胡等民樂伴奏,由於樂手流失,不得不採用電聲樂器加民樂來「湊合」。年輕人受流行文化的影響,對傳統的、民間的東西接受困難,燈戲的傳承問題日益嚴重,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川北燈戲是流行於四川省東北部地區古老的傳統歌舞小戲,明清以來,燈戲頻繁演出於川東北的廣大山鄉,至今延綿不絕。川北燈戲的劇目多取材於當地傳統民間生活,現有劇本200餘個;唱腔曲牌分正調和花調兩類,來源於傳統民間小調神歌佛歌嫁歌聖諭調端公調;表演以(丑)、(跩)、(笑)為特徵,融會了木偶、皮影、猴戲、民間歌舞等多種技藝。由於它生長於民間,反映的是民間的人生理念和審美情趣,因而為山鄉民眾所喜聞樂見,並稱之為「農民戲」、「喜樂神」。2006年5月川北燈戲被國務院授牌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承意義

1,燈戲用農民的道德標準演人間的美醜善惡,喜怒哀樂。

2,大多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

3,語言通俗易懂,詼諧風趣,極富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恩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獲得「燈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2年2月,「燈戲(許家灣十二花燈戲)」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知名藝人

梁山燈戲有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2人,重慶市級代表性傳承人5人,他們肩負着梁山燈戲的傳承重任,每天擔任着現有十多個年輕學員的培訓教學。

闕太純就是其中的一員,雖然退休了,但還是堅持回劇團教學生,為梁山燈戲的傳承貢獻一份力量。

相關視頻

川北燈戲宣傳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