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滨州土特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渤海湾西南岸, 北通大海、东临东营市、南连淄博市、西南与济南市交界、西与德州市接壤、西北隔漳卫新河河北省沧州市相望。全市境域横跨黄河南北,南北最长纵距 175公里,东西最大跨径120公里,总面积9660平方公里。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拥渤海,黄河横穿城市,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全市版图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391万,现辖两区一市四县和三个开发区,是黄河三角洲区域内最大的行政区,是山东省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石油、天然气储量大,是胜利油田的主采油区。

历史悠久

滨州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85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原始人类就在这里创造文明。此后,在大约5000年的时间里,滨州境内的史前人类活动足迹经历一个由南向北逐步发展延伸的过程,即从南部山区山前丘陵地带向北逐步推进,进而跨过道道河流,到达北部沿海地区,经历后李北辛大汶口龙山岳石文化五个大的发展阶段。到龙山文化时期,境内聚落遗址数量显著增加,出现带有夯土墙体的大型聚落丁公城。邹平丁公村出土的陶文证明,早在龙山文化时期, 滨州就具备高度的文明。周朝建立, 姜尚封齐,自西向东沿济水而下,至薄姑国故地,滨州是齐国的北部边疆,通渔盐之利,成为齐文化的发祥地。齐文化的符号之一是稷下学宫, 其中的於陵学派就以於陵城命名。秦灭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包括滨州在内的齐国是最后被兼并的诸侯国。秦始皇多次巡游全国各地,在滨州留下大量与他东巡联系在一起的地名、古迹以及流芳百世的民间故事。汉唐以来,历朝历代,滨州都有文化的高峰占据历史的一席之地。

人文荟萃

滨州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春秋时期伟大军事家、“兵家鼻祖”《孙子兵法》作者孙武,齐国巨擎、於陵学派旗手陈仲子, 秦朝时儒学博士、“尚书再造”者伏生,汉朝时著名文学家东方朔,孝子楷模董永,三国时 著名数学家、《九章算术注》作者刘徽,著名经学家、“东州大儒”孙炎, 南北朝时著名建筑家、建造北魏都城洛阳的总设计师蒋少游,隋朝时绘画大师、《游春图》作者展子虔,宋朝时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倡导者范仲淹,诗词名家李之仪, 明朝时散曲大家刘效祖,清朝时咸丰皇帝恩师杜受田,著名金石和考古学家吴式芬,都诞生或曾经生长生活在这里,他们都是当时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或中坚力量,为滨州传统文化的奠基形成做出巨大贡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发展、中华文明的传承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滨州具有长期的革命斗争历史和光荣传统。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是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和渤海区党委机关驻地。王尽美邓恩铭任弼时陈毅邓子恢粟裕张云逸蔡畅肖华宋时轮景晓村杨国夫等一大批革命先辈都曾在这里战斗工作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渤海区1000万军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英勇斗争,做出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渤海老区有18万人参军,80多万民工支前,筹集军粮1.35亿公斤,占山东全省同时期全部支前用粮的 38%。全区有55308名革命烈士英勇献身。这里革命战争年代培育创造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1]

滨州锅子饼

由来

滨州锅子饼系由清朝末年滨城西关一邢姓业者初创,故又名“邢家锅子饼”。它以饼中卷馅的形式,融饼和包子的优点为一体,成为一种新的独具特色的经济、方便面食。

口感

食之酥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鲜可口。

品质特征

锅子饼为滨州传统名吃,以其工艺简单而做法精细,食之酥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鲜可口、老幼咸宜而久享盛名。

主要食材

面粉,豆腐,熟猪头肉,鸡蛋,香油,盐,芜蔓末等。

制作工艺

制作时,先用水将面粉和成软如糖稀的面团,再以150克重的软面做成两个大小相近的小饼,累在一起,然后放在整子上,将两面焰成黄色麻花状,待中间凸起时,迅速取出置于盖有棉垫的容器中备用,制馆时一般每500克饼用豆腐400克,熟猪头肉150克,鸡蛋3个,香油75克,盐5克,芜萎末少许。最后将每次焰好的双层饼揭开,成为两张薄单饼,以焰面为里在锅内稍煎。切成两段后即可装盘食用,呈蛋黄色,饼美味香。

储存方法

密封,冷藏。

乔庄水煎包

由来

水煎包,是齐鲁名吃,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利津县(古称“凤凰城”),现主要以博兴县乔庄镇(蔡寨村)出名,多分布于博兴县东北部乡镇。利津,是万里黄河入海的地方,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农桑发达,文化繁荣。明清时期,这里是海河陆路的交汇中枢和著名商埠,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独具特色的水煎包应运而生,颇受群众喜爱。

口感

外酥里鲜。

品质特征

乔庄水煎包直径5厘米,有六褶呈圆型包做而成。其状扁圆,上下呈金黄色,外酥里鲜,口感甚佳,颇受群众喜爱。

主要食材

精制面粉、优质非菜、精猪肉、香油、特质食用油、食盐等。

制作工艺

乔庄水煎包直径5厘米,有六褶呈圆型包做而成。馅料精猪肉先切0.5厘米小块,按比例放入特质食用油、香油、酱油、味精、香料等,酱脆渍1小时后包做,这样制作的肉馅具有独特美味,吃起来酥香宜口,回味无穷。

储存方法

密封,冷藏。

阳信鸭梨

产地环境

阳信县栽培鸭梨历史悠久,唐、明时即有大面积栽培,现有梨园20万亩,被普为“鸭梨之乡”。阳信鸭梨在全国展评中屡展盖压群芳,蝉联桂冠。

品质特征

阳信鸭梨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运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之功效。

口感

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

食用方法

1、直接食用;

2、制作果酱,罐头。

历史典故

阳信鸭梨裁培历史悠久,逢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在唐朝初期土生梨种就进入人工载培,宋末明初开始园林生产和商品经营,并初具规模,明永乐年间“所载梨树块块成行,果实累累,四方闻名”,清末民初,已有人“打洋梨”,将阳信鸭梨育挑车推送往登州(烟台)码头,然后运到东南亚一带。

选购技巧

1、首先要看梨的形状,形状规则,圆的,说明果肉分布均匀,相对好吃些,相反,形状不规则,走正斜斜的梨,说明肉质分布不均匀,较为粗糙,果汁会少,相对难吃些。

2、还要看梨的脐,底部的所越深越园的越。相反,底部的所越浅越不圆的,没有那么甜。

3、看梨的顶部,顶部凹陷越深越圆的越好吃,果肉越均匀越鲜美甜美,果汁越丰富。

4、看梨的根部,那条根杆越粗越深,越邀说明这样的梨越新鲜越甜越好吃。

5、看梨的颜色,颜色黄的均匀比颜色青一块一块,多斑点的的要好吃些,甜些,黄得均匀说明熟的程度通透些。

6、看梨皮的厚度,梨皮越薄的越好吃,越厚,沙越租的越不好吃,还有梨外表要细腻的,越细腻斑点越少说明石越少,水分越多,越甜,同时可以用手按一下,较硬明的较为好吃。

储存方法

将鲜梨用2-3层软纸一个一个分别包好,然后装入纸盒当中,放进冰箱内的保鲜格中,过大约7天后取出来去掉包装纸,入型料袋中,不扎口,再放入冰箱冷藏室上层,温度调到0度左右,一般可存放两个月。

推荐菜谱

冰糖川贝炖梨、雪梨链子银耳、甜梨百香果汁、百合雪梨围。

张高水杏

产地

邹平县南部长白山区以盛产杏果而久负盛名。所产杏果又以张高水杏为最佳。据考,张高水杏的种植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张高水杏是邹平县的著名地方特产,张高水杏主产于邹平县的张高、贺家、姜洞一带。这里地势特异、四面环围之山皆扇形,春季偏暖,光照时间充足,外面冷空气不易侵入,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由此张高水杏以成熟早、质地优而闻名四方。

品质特征

张高水杏其个大如桃,脆而酸甜,气味芬芳,食之清爽可口,内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而且张高水杏有十几个品种,其中最好的一俗称“抽把子”,所结杏果个大、皮色鲜艳,如经造尊苹果,使人观之欲食。还有当地人称为“关谷脸”的品种,色彩红而有汹涌,食之甜脆。张高水杏成熟早,上市早,史有“小满三日杏发黄”之说。

口感

脆而酸甜,气味芬芳,食之清爽可口。

食用方法

1、鲜食。

2、用张高水杏加工的杏捕色泽金黄透明,色香味俱佳。

如何挑选

要挑选个大的,色泽漂亮的,味甜多汁,纤维少,核小,有香味,表皮光滑的。要观察其成熟度,过于生的果实酸而不甜,过成熟的果实肉质酥软而缺乏水分。一般果皮颜色为黄泛红的口感较好。

储存方法

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即可。

推荐菜谱

杏子果酱、自制甜杏冰激凌、秘制杏肉罐头、杏慕斯。[2]

视频

魅力滨州风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