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洋哺乳动物」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Young Main 已移動頁面 海洋歌乳动物 覆蓋重新導向頁面至 海洋哺乳动物,未留重新導向頁面:回退)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6 次修訂)
行 1: 行 1:
'''海洋哺乳动物'''(又称海兽)是指一些长时间在海里面生活或需要靠海洋中的资源为生的哺乳动物,包括海牛、儒艮、北极熊[注解 1] 、海獭、海豹、海狮、海象、鲸鱼、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不是生物中的分类单元或是系统分组,比较像是因为趋同演化形成的多系群,没有直接也属于海洋哺乳动物的共同起源。海洋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依靠海洋环境生存,当中有部分的动物是需要间歇性的到陆地上休息或繁殖,有部分则不需要。
+
[[File:海洋哺乳动物.jpg|350px|缩略图|右|<big>海洋哺乳动物</big>[http://www.idsse.ac.cn/kxcb/kpwz/201305/W020130529490245158910.jpg 原图链接][http://www.idsse.ac.cn/kxcb/kpwz/201305/t20130529_3852832.html 来自 中国科学院 的图片]]]
 海洋哺乳动物中,对水生生活形态的适应程度各有不同。像鲸目动物及海牛是完全水生的,只能在水中生存。海豹及海狮大部分的时间生活在水中,但是交配、养育后代都还是会到陆地上。海獭及北极熊比较是在陆地生活为主。其食物也有相当的差异,有些是吃浮游动物、其他的则吃鱼、鱿鱼,贝类,海草,也有些会吃其他的哺乳动物。海洋哺乳动物的数量比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要少很多,但在生态系中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包括其捕猎其他生物,维持生态系平衡在内,在维持海洋生态系中有重要的功用。但因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23%的海洋哺乳动物物种目前已受到威胁,因此这种情形对海洋生态系有负面影响。
+
 
 +
'''海洋哺乳动物'''(又称海兽)是指一些长时间在海里面生活或需要靠海洋中的资源为生的[[ 哺乳动物]] ,包括海牛、儒艮、北极熊、海獭、海豹、海狮、海象、鲸鱼、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不是[[ 生物]] 中的分类单元或是系统分组,比较像是因为趋同演化形成的多系群,没有直接也属于海洋哺乳动物的共同起源。海洋哺乳动物的特点是依靠海洋环境生存,当中有部分的[[ 动物]] 是需要间歇性的到陆地上休息或繁殖,有部分则不需要。
 +
 
 +
 海洋哺乳动物中,对水生生活形态的适应程度各有不同。像鲸目动物及海牛是完全水生的,只能在水中生存。[[ 海豹]] 及海狮大部分的[[ 时间]] 生活在水中,但是交配、养育后代都还是会到陆地上。海獭及北极熊比较是在[[ 陆地]] 生活为主。其食物也有相当的差异,有些是吃浮游动物、其他的则吃鱼、鱿鱼,贝类,海草,也有些会吃其他的哺乳动物。海洋哺乳动物的数量比陆地上的哺乳动物要少很多,但在生态系中有许多不同的角色,包括其捕猎其他生物,维持生态系平衡在内,在维持海洋生态系中有重要的功用。但因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23%的海洋哺乳动物物种目前已受到威胁,因此这种情形对海洋生态系有负面影响。
 +
 
 
==分类==
 
==分类==
     包括鲸目、海牛目和鳍脚目。
+
 
     ①鲸目。全水栖,形似鱼;长可达30多米;皮肤裸露,仅吻部有少许刚毛,皮下脂肪肥厚;前肢鳍状,后肢退化,尾肢为游泳器官;眼小,视力差,觅食和避敌主要靠回声定位;头顶有鼻孔1~2个;有肺2叶,营呼吸作用;无外耳壳,外听道细小,但感觉灵敏,且能感受超声波;乳房一对;胚胎时期都有齿,但须鲸类的齿在出生时变为须,齿鲸类终生有齿。分3个亚目,已知90余种。
+
 包括鲸目、海牛目和鳍脚目。
     ②海牛目。全水栖,纺锤形;皮厚,毛稀疏;颈短,有缢纹,颈椎互相分离;前肢鳍状,后肢缺失,仅保留腰带骨;无背鳍,尾鳍宽大扁平;臼齿咀嚼面平坦;胃多室,肠长,植食性,主食海藻;行动缓慢,好群居。分3科,其中大海牛科已于18世纪灭种,仍保存海牛科和儒艮科共4种。
+
 
     ③鳍脚目。半水栖,似陆兽;密被短毛;头圆,颈短;四肢呈鳍状,前肢保持平衡,后肢为主要游泳器官;趾间有蹼;鼻和耳孔均有活动瓣膜,潜水时都关闭;口大,周围有大量触毛,有不同型牙齿;听、视、嗅觉都灵敏,具水下声通讯和回声定位能力。
+
 ①鲸目。全水栖,形似鱼;长可达30多米;[[ 皮肤]] 裸露,仅吻部有少许刚毛,皮下[[ 脂肪]] 肥厚;前肢鳍状,后肢退化,尾肢为游泳器官;眼小,视力差,觅食和避敌主要靠回声定位<ref>[https://www.sohu.com/a/109296485_166433 新知丨海洋哺乳动物的声世界] ,搜狐,2016-08-06 </ref> ;头顶有鼻孔1~2个;有肺2叶,营呼吸作用;无外耳壳,外听道细小,但感觉灵敏,且能感受超声波;乳房一对;胚胎时期都有齿,但须鲸类的齿在出生时变为须,齿鲸类终生有齿。分3个亚目,已知90余种。
 +
 
 +
 ②海牛目。全水栖,纺锤形;皮厚,毛稀疏;颈短,有缢纹,颈椎互相分离;前肢鳍状,后肢缺失,仅保留腰带骨;无背鳍,尾鳍宽大扁平;臼齿咀嚼面平坦;胃多室,肠长,植食性,主食[[ 海藻]] ;行动缓慢,好群居。分3科,其中大海牛科已于18世纪灭种,仍保存海牛科和儒艮科共4种。
 +
 
 +
 ③鳍脚目。半水栖,似陆兽;密被短毛;头圆,颈短;四肢呈鳍状,前肢保持平衡,后肢为主要游泳器官;趾间有蹼;鼻和耳孔均有活动瓣膜,潜水时都关闭;口大,周围有大量触毛,有不同型[[ 牙齿]] ;听、视、嗅觉都灵敏,具水下声通讯和回声定位能力。
 +
 
 
==分布及栖地==
 
==分布及栖地==
 海洋哺乳动物分布在地球的各地,不过其分布并不平均,和海洋的生产力分布恰好重合[2] 。物种最多的地方是在南纬及北纬40°附近。这对应海洋>初级生产最多的地方,在北美洲及南美洲、非洲、亚洲及澳大利亚周围。物种范围依各物种而不同。平均来说,海洋哺乳动物的物种范围大约小于五分之一个印度洋[3] 。范围大小的差异是各物种生态需求的不同,以及其适应不同环境能力的差异。海洋哺乳动物高度丰度的地区也恰好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显著的地区,这也是科学家关注的议题之一[4]。
+
 
 大部分海洋哺乳动物(例如海豹和海獭)生活在海岸。不过海豹的陆地栖息区也不小,包括大陆及岛屿。在温带和热带地区,海豹可以离水生活,住在沙滩、卵石海滩、岩岸、沙洲、泥滩、潮池及海蚀洞内。有些海豹也许住在人造的设施内,例如栈桥、码头、浮标及石油平台。海豹也可能再近一步往陆地移动,住在沙丘或植被中,也有可能爬上悬崖[5]:96。大部分的鲸类生活在开放的海域中,抹香鲸可能会潜在−1,000至−2,500英尺(−300至−760米)的海底下去找食物[6] 。海牛生活在靠海岸的浅水水域,约在海平面下30英尺(9.1米),不过也会潜水到−120英尺(−37米)的海域寻找海草[7] 。海獭会生活在岩岸、海藻林及有珊瑚礁的地区[8] ,不过也可以住在有浮冰的区域,或是沙质,泥质或粉质的区域[9]
+
 海洋哺乳动物分布在地球的各地,不过其分布并不平均,和海洋的生产力分布恰好重合。物种最多的地方是在南纬及北纬40°附近。这对应海洋>初级生产最多的地方,在北[[ 美洲]] [[ 南美洲]] 、非洲、亚洲及澳大利亚周围。物种范围依各物种而不同。平均来说,海洋哺乳动物的物种范围大约小于五分之一个印度洋。范围大小的差异是各物种生态需求的不同,以及其适应不同环境能力的差异。海洋哺乳动物高度丰度的地区也恰好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显著的地区,这也是科学家关注的议题之一<ref>[http://env.people.com.cn/GB/46856/50510/4139483.html 海洋哺乳动物:环境污染的感应器] ,人民网,2006-2-24</ref>
 +
 
 +
 大部分海洋哺乳动物(例如海豹和海獭)生活在海岸。不过海豹的陆地栖息区也不小,包括大陆及岛屿。在[[ 温带]] [[ 热带]] 地区,海豹可以离水生活,住在沙滩、卵石海滩、岩岸、沙洲、泥滩、潮池及海蚀洞内。有些海豹也许住在人造的设施内,例如[[ 栈桥]] [[ 码头]] [[ 浮标]] 及石油平台。海豹也可能再近一步往陆地移动,住在沙丘或植被中,也有可能爬上悬崖:96。大部分的鲸类生活在开放的海域中,抹香鲸可能会潜在−1,000至−2,500英尺(−300至−760米)的海底下去找食物。海牛生活在靠海岸的浅水水域,约在海平面下30英尺(9.1米),不过也会潜水到−120英尺(−37米)的海域寻找海草。海獭会生活在岩岸、海藻林及有珊瑚礁的地区,不过也可以住在有浮冰的区域,或是沙质,泥质或粉质的区域。
  
 
==特征==
 
==特征==
     海洋哺乳动物同时具有陆生高等哺乳动物及水生动物特征。
+
 
     ①体型。纺锤形或流线型。分属半水生生物和全水生生物。前者如海獭和北极熊,似陆上兽类;后者如鲸类和海牛类,似鱼。
+
 海洋哺乳动物同时具有陆生高等哺乳动物及[[ 水生动物]] 特征。
     ②肺呼吸。
+
 
     ③体温。依靠皮下厚脂肪层或很好的毛皮保温。
+
 ①体型。纺锤形或流线型。分属半水生生物和全水生生物。前者如海獭和北极熊,似陆上兽类;后者如鲸类和[[ 海牛]] 类,似鱼。
     ④繁殖。多数1年1胎、1胎多仔,有的3年1胎。哺乳期半年至一年,初生仔较大,幼兽随母兽时间较长。
+
 
 +
 ②肺呼吸。
 +
 
 +
 ③体温。依靠皮下厚脂肪层或很好的毛皮保温。
 +
 
 +
 ④繁殖。多数1年1胎、1胎多仔,有的3年1胎。[[ 哺乳期]] 半年至一年,初生仔较大,幼兽随母兽时间较长。
 +
 
 +
==视频==
 +
===<center> 海洋哺乳动物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 海牛是一种温顺的哺乳动物 </center>
 +
<center>{{#iDisplay:u07098yerzc|560|390|qq}}</center>
 +
<center>儒艮,大象的近亲,是海洋中唯一的食草哺乳动物,濒临灭绝</center>
 +
<center>{{#iDisplay:t0537wgddvb|560|390|qq}}</center>
 +
 
 +
==参考文献==
 +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於 2022年8月23日 (二) 17:48 的最新修訂

海洋哺乳動物(又稱海獸)是指一些長時間在海裡面生活或需要靠海洋中的資源為生的哺乳動物,包括海牛、儒艮、北極熊、海獺、海豹、海獅、海象、鯨魚、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不是生物中的分類單元或是系統分組,比較像是因為趨同演化形成的多系群,沒有直接也屬于海洋哺乳動物的共同起源。海洋哺乳動物的特點是依靠海洋環境生存,當中有部分的動物是需要間歇性的到陸地上休息或繁殖,有部分則不需要。

海洋哺乳動物中,對水生生活形態的適應程度各有不同。像鯨目動物及海牛是完全水生的,只能在水中生存。海豹及海獅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在水中,但是交配、養育後代都還是會到陸地上。海獺及北極熊比較是在陸地生活為主。其食物也有相當的差異,有些是吃浮遊動物、其他的則吃魚、魷魚,貝類,海草,也有些會吃其他的哺乳動物。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比陸地上的哺乳動物要少很多,但在生態系中有許多不同的角色,包括其捕獵其他生物,維持生態系平衡在內,在維持海洋生態系中有重要的功用。但因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23%的海洋哺乳動物物種目前已受到威脅,因此這種情形對海洋生態系有負面影響。

分類

包括鯨目、海牛目和鰭腳目。

①鯨目。全水棲,形似魚;長可達30多米;皮膚裸露,僅吻部有少許剛毛,皮下脂肪肥厚;前肢鰭狀,後肢退化,尾肢為游泳器官;眼小,視力差,覓食和避敵主要靠回聲定位[1];頭頂有鼻孔1~2個;有肺2葉,營呼吸作用;無外耳殼,外聽道細小,但感覺靈敏,且能感受超聲波;乳房一對;胚胎時期都有齒,但鬚鯨類的齒在出生時變為須,齒鯨類終生有齒。分3個亞目,已知90餘種。

②海牛目。全水棲,紡錘形;皮厚,毛稀疏;頸短,有縊紋,頸椎互相分離;前肢鰭狀,後肢缺失,僅保留腰帶骨;無背鰭,尾鰭寬大扁平;臼齒咀嚼面平坦;胃多室,腸長,植食性,主食海藻;行動緩慢,好群居。分3科,其中大海牛科已於18世紀滅種,仍保存海牛科和儒艮科共4種。

③鰭腳目。半水棲,似陸獸;密被短毛;頭圓,頸短;四肢呈鰭狀,前肢保持平衡,後肢為主要游泳器官;趾間有蹼;鼻和耳孔均有活動瓣膜,潛水時都關閉;口大,周圍有大量觸毛,有不同型牙齒;聽、視、嗅覺都靈敏,具水下聲通訊和回聲定位能力。

分布及棲地

海洋哺乳動物分布在地球的各地,不過其分布並不平均,和海洋的生產力分布恰好重合。物種最多的地方是在南緯及北緯40°附近。這對應海洋>初級生產最多的地方,在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及澳大利亞周圍。物種範圍依各物種而不同。平均來說,海洋哺乳動物的物種範圍大約小於五分之一個印度洋。範圍大小的差異是各物種生態需求的不同,以及其適應不同環境能力的差異。海洋哺乳動物高度豐度的地區也恰好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顯著的地區,這也是科學家關注的議題之一[2]

大部分海洋哺乳動物(例如海豹和海獺)生活在海岸。不過海豹的陸地棲息區也不小,包括大陸及島嶼。在溫帶熱帶地區,海豹可以離水生活,住在沙灘、卵石海灘、岩岸、沙洲、泥灘、潮池及海蝕洞內。有些海豹也許住在人造的設施內,例如棧橋碼頭浮標及石油平台。海豹也可能再近一步往陸地移動,住在沙丘或植被中,也有可能爬上懸崖:96。大部分的鯨類生活在開放的海域中,抹香鯨可能會潛在−1,000至−2,500英尺(−300至−760米)的海底下去找食物。海牛生活在靠海岸的淺水水域,約在海平面下30英尺(9.1米),不過也會潛水到−120英尺(−37米)的海域尋找海草。海獺會生活在岩岸、海藻林及有珊瑚礁的地區,不過也可以住在有浮冰的區域,或是沙質,泥質或粉質的區域。

特徵

海洋哺乳動物同時具有陸生高等哺乳動物及水生動物特徵。

①體型。紡錘形或流線型。分屬半水生生物和全水生生物。前者如海獺和北極熊,似陸上獸類;後者如鯨類和海牛類,似魚。

②肺呼吸。

③體溫。依靠皮下厚脂肪層或很好的毛皮保溫。

④繁殖。多數1年1胎、1胎多仔,有的3年1胎。哺乳期半年至一年,初生仔較大,幼獸隨母獸時間較長。

視頻

海洋哺乳動物 相關視頻

海牛是一種溫順的哺乳動物
儒艮,大象的近親,是海洋中唯一的食草哺乳動物,瀕臨滅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