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河北深州市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河北深州市中学我们是深中创始班的学生,年龄越增长,越对母校怀有无限的深情厚爱。母校不仅给了我们知识,还教导我们成人成才,许多同学在校入了团入了党,获得新的政治生命,她是我们长大成人的第二摇篮。

学校发展

从1948年至1951年,我们在校学习三年,正处于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之后,解放战争正向全国推进,接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在解放区是1947年进行土改)喜讯频传,广大人民欢欣鼓舞,兴高采烈。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劳动生产,热情极其高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育[1],决定成立冀中区第五中学。当时的深县城内,日本侵略者破坏的遗迹还历历在目,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五中就是在几间破房和一片瓦砾堆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我国生产力水平很低。国家财政拮据,人民生活还很贫困。在这样的条件下办学,只能因陋就简。

学校于1948年5月正式开学。第一批招收学生约一百五十人。分三个班。一班是一年制,二、三班是三年制。在我们毕业时,学校已经招到第九班。在校学生发展到四百人,都是初中班。办学经费是国办民助,国家担大头。学生根据家庭经济情况每月负担小米十五斤、十斤、五斤不等。烈军属和家庭特别困难的,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可以免交。

那时交通不便,石德路正在修复,没有公路,汽车自行车也极少。开学时,家里老牛套铁轱辘大车拉着小米、柴禾送我们入学(入学初期,学校还规定交柴禾)报到。后来才可在所在区公所交米粮换粮证,到校交粮证就可以了。那时,教育事业[2]不发达,中学为数很少,辐射面儿宽,许多学生是跨县学习,离家很远,有的相距百余里,来去全靠两条腿,有的走两天才能到校,有时还要背着东西往返,非常劳累。有的同学脚上磨出了血泡。但是,求知欲激励着我们克服种种困难,自觉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学习。

我们刚入学时,是个人带草毡,大家睡地铺。教室是低矮阴暗的破房,没有桌凳。每人从家里带一马扎,一物两用非常方便。俩膝弯曲就是桌子,桌凳随身带,一拎就搬家,简便易行。晚自习教室里是汽灯,宿舍里煤油罩子灯,亮度与电灯相比差得太远了。回忆起艰苦创业、改善办学条件,有件事使我永远难忘。学校设有生理卫生课,没有人体骨骼标本,影响教学质量怎么办?任此课的周大来老师在城西南盐碱地里找到一无名主坟墓,亲自带领学生挖出一具女尸,骨骼经过盐水蒸洗,用铁丝串联起来。再讲身体骨骼时,有了实体标本,看得见摸得着,易懂易记易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这算是勤俭办学的一例吧。

生活条件是艰苦的。过去国家供应的是原粮,学生交的是小米,都需要进行加工。学校喂了两头骡子,一头驴,有一辆大车,两盘石磨。小米玉米麦子变成面,拉出拉进都是靠这些落后工具。这里应该特别提到的是职工康老厚同志,那时他五十岁上下,鬓须早已斑白,身子骨还很硬朗。他担负着喂牲口、磨面、出大车的繁重劳动。他为人正直厚道、谦虚和蔼,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辛勤工作着。学校成立学生伙食委员会,直接参与伙食的安排管理账目,一月一公布,透明度很高。尽管生活清苦,学生毫无怨言。吃饭前排队唱歌,有值日生打好盛好饭菜,然后几个人一组就地围起来,陆地就餐。每天三餐主食以粗粮为主,细粮很少。副食以咸菜菜汤为主,炒菜很少。每半月吃一次馒头,肉片儿菜汤也就是改善生活了。为了搞好学生生活,学校还用粮食麸皮儿和食堂的泔水喂猪,解决了猪肉问题。

学校教学条件差,体育条件更差。不仅没有运动器材,更重要的是没有场地。学校南边儿南大街两侧至南城门有两片大空场,高低不平,坑深两米多,瓦砖成堆,北高南低,是一个大坑。要改造成操场、球场谈何容易?劳动第一天下午,就到老乡家里去借工具,后来学校购置了抬筐、杠子、铁锨、镐头等工具,统一规划。先是从北到南,按班次分段起高垫底,后来又把操场南边的旧城墙拆掉取土。老师与同学并肩劳动,班与班、人与人展开劳动竞赛。每星期一二为建校义务劳动,整整用了半年时间。劳动中师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汗,我们的班主任李林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抬土,身子压得像扭秧歌一样,但他的精神鼓舞了大家。有的同学脚上打了血泡,肩膀压肿流了血,和衣服贴在一起,继续干,一声不吭……究竟动了多少土方、花费了多少劳动力,难以计算,可是从学生们的饭量增长上可以想象到当时的劳动强度。有的同学一顿饭可吃十多个米面饼子,约二斤多粮食。

学校精神

建校劳动,艰苦创业,勤俭办学,其意义不仅仅是节约了开支,锻炼了身体,更为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懂得了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人生的价值。三年中先后有四批同学未毕业就参军参战,走上国家需要的岗位。整个学校充满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