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江海学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海学刊》1958年创刊,是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刊物。

据2018年5月《江海学刊》官网显示,《江海学刊》编委会拥有5位常务编委、5位编委。

据2018年5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江海学刊》总被引次数51122次,总下载次数213488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49,(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13。

截至2018年5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江海学刊》总被引量为8106次,下载量为207779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江海学刊》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1321名,在社会科学[1]理论(113种)中排名第8名。

办刊历史

1958年,《江海学刊》创刊。

1966年5月—1976年10月,《江海学刊》停刊。

1979年10月,以《群众论丛》之名复刊。

1982年1月,复名《江海学刊》。

1986年,以《江海学刊》(文史哲版)和《江海学刊》(经法社版)分别出版

1990年,《江海学刊》(文史哲版)和《江海学刊》(经法社版)两刊合并出版。

1998年,《江海学刊》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2017年4月12日,《江海学刊》启用网络采编平台。

主办单位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江苏分院哲学研究所,截至2016年底,有在职人员203人,其中高级职称87人;内设12个研究所,6个职能处室,6个分院,8个研究基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藏书20余万册,报刊收藏500余种。

栏目方向

《江海学刊》刊登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法学、哲学、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

《江海学刊》设置的栏目有:原创学术空间、名家专论、海外学术之窗、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史学、文学、学术评论等。

《江海学刊》的读者主要来自海内外学术界学者。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江海学刊》官网显示,《江海学刊》编委会拥有5位常务编委、5位编委。

据2018年5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江海学刊》共出版文献量为6251篇。

据2018年5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江海学刊》载文量为4508篇。

收录情况

《江海学刊》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30日中国知网显示,《江海学刊》总被引次数51122次,总下载次数2134881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49,(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513。

截至2018年5月3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江海学刊》总被引量为8106次,下载量为207779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江海学刊》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1321名,在社会科学理论(113种)中排名第8名。

荣誉表彰

1999年,《江海学刊》荣获中国期刊界最高荣誉——首届“国家期刊奖”。

2001年,《江海学刊》入选全国期刊方阵双奖层次。

2009年,《江海学刊》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

2012年,《江海学刊》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2013年,《江海学刊》荣获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报刊奖。

2012年,《江海学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学术期刊资助,多次荣获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华东地区最佳期刊称号,连续多届被评为江苏省十佳社科期刊。

2014年,《江海学刊》荣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荣誉。

2015年,《江海学刊》荣获全国“百强报刊[2]”称号。

办刊理念

《江海学刊》立足于江苏、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以“办传世名刊、载精品力作”为宗旨,执著追求“新颖、深邃、凝重、厚实”的办刊风格。《江海学刊》以反映时代精神为己任,关注与探索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注重选题策划,敢于标新立异。

视频

江海学刊 相关视频

专家: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道路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宣传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