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夷山文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夷山文庙又称崇安文庙,福建省崇安县于1989年改名武夷山市,故名。文庙建筑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旧址位于今武夷山市崇安街道市政府、市图书馆一带,占据城关中央位置。文庙一是为祭孔,二是为教书育人,谓之学宫[1]。武夷山市人口不甚多,但古代文士辈出,得中进士的人数在闽北名列前茅,这与当地重视教育、悉心维持文庙的传统是分不的。

简介

崇安文庙于1959年被列为崇安县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作为闽北工农兵代表会议会址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文革前后大部分建筑逐渐被拆毁,2001年1月20日被撤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格。时迁事移,武夷山各界人士正在呼吁恢复重建武夷山文庙。

闽北最大的文庙

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崇安县)在古代“为七闽户牖,舟车辐辏,冠盖相属”(民国三十一年版《崇安县新志》,下同),历代知县、县令都很重视武夷文庙的建设。朱子一生有五十多年在武夷山市度过,他生前多次谒拜县文庙并留下了两篇记文。朱子集理学之大成,被认为是孔孟之后最大的儒者[2],死后从祀孔庙,清代配享大成殿。由于朱子的缘故,武夷文庙随之荣耀,其建筑越往后越巍峨壮观,至清代“宏丽为闽北冠”,“行道之人见宫墙之壮,轮奂之美,莫不肃然起敬。”如今武夷山市政府大楼南侧、崇圣祠西南片的参天古樟群,便是当年武夷文庙创建时植下的“孔林”,它们见证了武夷文庙近千年的辉煌与沧桑。

据现年92岁的林振光先生介绍:崇安文庙占地30多亩,至20世纪70年代前,基本格局仍在,整体略呈“甲”字形,布局严谨,庭院宽敞,多座建筑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武夷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颗明珠。站在横街头仰望文庙中轴线上依岭坡而筑的陛道及建筑,庄严肃穆,气势逼人。坡顶是一座三层斗拱飞檐的壮美牌楼,上悬“闽邦邹鲁”与“仰之弥高”横匾。牌楼是进入文庙核心的大门。大门两翼的庙墙分别写有“宫墙万仞”和“天南道国”八个猷劲大字。宫墙下是条从五贤祠(今武装部)方位横折过来的大道,道旁墙体上嵌有一块齐眉高的石碑,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大字。

据旧志记载,匾额“闽邦邹鲁”,是明代董其昌手笔。“闽邦邹鲁”、“天南道国”二语,与“道南理窟”一样,几乎是武夷山专属的(有趣的是,“天南道国”四个字已化入武夷山方言中,成为一句责备小孩调皮的话)。故今人蔡尚思有诗曰:“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在儒学史上有这样的地位,理应有与之相称的文庙。

视频

武夷山文庙 相关视频

孔子圣像入驻武夷山文庙
武夷山宣传大片

参考文献

  1. 武夷山千年文庙的古与今,东南网,2016-05-19
  2. 闽邦邹鲁——武夷山 ,搜狐,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