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蔡尚思 | |
---|---|
出生 | 1905年11月10日 |
逝世 | 2008年5月20日 | (102歲)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思想史研究專家 |
信仰 | 中國共產黨 |
蔡尚思 [1]>
- 蔡尚思(1905~2008),號中睿,1905年11月10日生於福建省德化縣潯中鎮詩敦村。著名歷史學家,中國思想史研究專家。歷任上海大夏大學講師,復旦、滬江、光華、東吳大學和武昌華中大學、無錫國專教授,滬江大學副校長、代校長,復旦大學歷史系主任、副校長、顧問。2008年5月20日凌晨2:40蔡尚思教授在華東醫院去世,享年104歲。
人物經歷[2]>
- 蔡尚思(1905~2008),號中睿,福建德化縣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文化史專家。1905年11月10日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因父親是私塾教師,七歲便開始入塾讀五經,後入德化縣立第一高等小學校。1921—1925年入福建省立第十二中學(今永春一中)。
- 1925年,蔡尚思隻身來到北京,在北京大學自由聽課,並相繼考入孔教大學國學研究科和國立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哲學組。先後拜師求學於王國維、梁啓超、陳垣、梅光羲、蔡元培、柳詒徵等名家,得到諸多指點。
- 1929年開始教學生涯,先後任教於上海大夏大學、復旦大學、武昌華中大學、滬江大學、東吳大學(遷滬)、無錫國學專修學校(遷滬)、光華大學等高校。
- 1952年起一直任復旦大學教授,歷任歷史系主任、中共復旦大學黨委委員、校務委員會委員、研究生領導小組副組長、任復旦大學副校長、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研究生部副主任、中國思想文化研究室主任等職。其他社會兼職有上海商務印書館特約編輯,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顧問,中國哲學史、中國現代史、墨子、譚嗣同、蔡元培等學會及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顧問,中國史學會、孫中山研究學會等理事,中國宗教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史學會副會長,李贄研究學會名譽主任,朱熹研究中心名譽理事長,孔子基金會副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世界太極學會榮譽會長等。
- 蔡尚思平生治學,以古典文學為基礎,以史哲結合為專業,以中國思想史、學術史、文化史為重點,成就卓著,出版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200餘篇。25歲時即同時出版了《孔子哲學之真面目》和《三大思想之比觀》兩部專著。30年代中期,為了編著《中國思想史通論》,他利用兩年寒暑假在南京國學圖書館住讀,得柳詒徵館長之助,遍讀該館所藏曆代文集,每天伏案十七八小時,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自覺得似苦實樂。由此搜獲中國思想史資料數百萬字,從中摘取精華撰成《中國思想史通論》的緒論《中國思想研究法》一書,是193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甚獲好評。
學術活動
- 1950年以後參加全國性重要學術活動有,全國歷史科學規劃會議,山東孔子學術討論會,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擴大會議等。「文化大革命」後,先後參加全國歷史學規劃預備會,山東大學文科理論討論會,全國宗教學研究規劃會議,中國歷史學研究規劃會議,重建中國史學會代表會議,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佛教討論會,中國史學會理事會等。期間,先後於上海、北京、武漢、濟南、曲阜、南京、西安、四川等地講學。
政治活動
- 蔡尚思積極參加愛國政治活動。從1926年「三一八慘案」起,他開始痛恨北洋軍閥等賣國政府,1931年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1932年加入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領導的中國民權同盟。抗日戰爭時期,秘密從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與漢奸賣國賊的賣國活動,反抗國民黨政府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解放戰爭時期,在共產黨的領導下與其同仁共同主持上海大教聯,發表宣言支持反內戰、反迫害、反飢餓、反法西斯專政、反簽訂賣國條約、反美和罷工、罷課、罷教等活動;在各大小報刊發表政論與有現實意義的學術論文100多篇;在大學講壇上宣傳人民民主與社會主義,揭露與批判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動統治。
主要貢獻
- 蔡尚思在各種學術團體活動中作出了積極貢獻。1935年即加入中蘇文化協會;1937年,出席中國哲學會第三屆年會。1945年,與郭沫若、茅盾、馬敘倫、馬寅初、陶行知、胡繩、杜國庠、翦伯贊、許滌新、葉聖陶、周建人、鄭振鐸等24位學術界前輩、名流發起組織全國學術工作者協會上海分會。1946年,與張志讓、沈體蘭、周予同等4人發起組織上海大教聯及文化研究所,任幹事與常委,配合解放戰爭從事政治活動。1940年代末被選為中國社會學會成員。1950年,與馮定、劉佛年、鄭易里、姜椿芳、胡曲園等20餘人發起組織中國新哲學研究會上海分會,與顧頡剛、李平心、周谷城、周予同、吳澤等14人發起組織中國新史學研究會上海分會,後來成立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均任理事。打倒「四人幫」後,任上海市史學會副會長,全國宗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史學會理事,孫中山研究學會理事,中國現代史學會、中國哲學史學會等顧問。
主要著作
- 《中國思想研究法》
- 《中國歷史新研究法》
- 《中國傳統思想總批判(正補編)》
- 《中國文化史要論》
- 《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
- 《孔子思想體系》
- 《蔡元培》
- 《王船山思想體系》
- 《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論》
- 《中國古代學術思想史論》
- 《中國禮教思想史》
- 《周易思想要論》
- 《蔡尚思自傳》
- 《論語導讀》
- 《墨子思想要論》
- 《蔡尚思選集》
- 《蔡尚思全集》(共8冊)
代表文章
- 「五四」前後東西文化問題的大爭論(《學術月刊》1961年第5期)
- 梁啓超在政治上學術上和思想上的不同地位——再論梁啓超後期的思想體系問題(《學術月刊》1961年第6期)
- 四論梁啓超後期的思想體系問題——讀陳旭麓同志的「辛亥革命後的梁啓超思想」(《學術月刊》1961年第12期)
- 論章炳麟的思想面貌及其變化原因——章炳麟思想研究之二(《學術月刊》1962年第6期)
- 談談過去、現在和今後對於孔學問題的爭論(《學術月刊》1962年第7期)
- 康有為黃金時代的思想體系和評價(《學術月刊》1963年第9期)
- 論孔子中庸及其變革思想的實質(《學術月刊》1963年第11期)
- 論宋恕的思想(蔡尚思、金沖及合撰,《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64年第1期)
- 辭書建設是當務之急(《辭書研究》1979年第1期)
- 關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問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2期)
- 對幾種有關孔子思想評價的看法(《歷史教學》1979年第2期)
- 論佛教的三綱思想(《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3期)
- 我苦學的一些經歷(1979年10月)
- 陳垣同志的學術貢獻(《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6期)
- 論清末佛學思想的特點(《學術月刊》1981年第3期)
- 顧頡剛創建的新疑古派——《古史辨》派作用的具體分析(《社會科學戰線》1981年第4期)
- 顧頡剛先生治學的幾個特點(《文史哲》1981年第6期)
- 論公孫龍的違反辯證法——與馮友蘭先生論「白馬非馬」(《哲學研究》1981年第7期)
- 辛亥革命時期的新思想運動——資產階級各派主要的反孔反封建思想(《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1年》
- 我和詞典(《辭書研究》1982年第1期)
- 孔子思想問題的百家爭鳴(《哲學研究》1983年第2期)
- 哪些書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編輯之友》1983年第2期)
- 我的一種治學方法——以《王船山思想體系》為例(《文史哲》1983年第6期)
- 關於文化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文史哲》1984年第1期)
- 研究船山思想應當實事求是(《船山學刊》1984年第1期)
- 上海大教聯與信史實錄(《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2期)
- 傅山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晉陽學刊》1984年第5期)
- 回顧 總結 探索——我對發展中國高等教育的一些看法(《教育發展研究》1985年第2期)
- 嵇文甫同志的治學和為人(《文史哲》1985年第6期)
- 我黨系統傳播列寧建黨學說的第一人——論蔡和森建黨理論對毛澤東建黨思想的貢獻(《湘潮》1985年第6期)
- 孫中山與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研究述評(《孫中山研究述評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1985年)
- 孔子思想體系屬於哪種類型?(《孔子研究》1986年第1期)
- 中國現代文化與向西方求真理——談談中國文化應走的道路(《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2期)
- 對孔學的爭鳴是發展中國文化的關鍵——孔學研究的歷史回顧(《哲學研究》1986年第3期)
- 孔子一生都尚禮(《哲學研究》1986年第6期)
- 朱熹的書院教育與禮教思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4期;《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86年第2期)
- 黃宗羲學術思想的獨特地位——紀念他逝世二百九十周年(《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86年第S1期)
- 王國維在學術上的獨特地位(《探索與爭鳴》1986年第6期)
- 孫中山的中心思想和歷史地位(《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1期)
- 黃宗羲反君權思想的歷史地位(《文史哲》1987年第2期)
- 朱熹思想的來源、核心和評價(《哲學研究》1988年第4期)
- 一位被冷落的大思想家——袁枚(《文史哲》1988年第5期)
- 司馬遷是寓思想於歷史的模範——表面尊孔實則反儒(《學術月刊》1988年第9期)
- 朱子學研究的新方向(《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1988年)
- 我對杜國庠同志的回憶與評價——紀念杜老誕辰一百周年(《廣東社會科學》1989年第2期;《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3期)
- 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歷史作用(《青海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
- 孔子的禮學體系——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四十周年(《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 朱子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在開幕式上的講話(《朱子學新論——紀念朱熹誕辰860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0年)
- 孔子論「仁」的重點和範圍——析孔子宗法名分性的仁學(《孔子研究》1991年第1期)
- 墨子的歷史地位與當代價值(《文史哲》1991年第5期)
- 中國思想文化形成儒墨兩大系統(《中國哲學史》1992年第1期)
- 天人合一論即各家的托天立論——讀錢穆先生最後一篇文章有感(《中國文化》1993年第1期)
- 中華文化的過去與今後(《哲學研究》1993年第12期)
- 我要為中國大思想家李贄呼冤──李贄的批孔堪稱天下第一(《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4年第5期)
- 中國的現代化與全球化──讀三篇有關文化的大文章有同感(《江海學刊》1995年第3期)
- 我的四點看法──關於「天人合一」及其他(《瞭望》1995年第9期)
- 我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觀(《河北學刊》1995年第4期)
- 今後新文化應當是「辯證發展」(《文史哲》1996年第1期)
- 儒學非宗教而起了宗教的作用(《文史哲》1998年第3期)
- 辯證發展的新世紀學術(《學術月刊》2000年第1期)
- 我的學術之路(《學術界》2000年第6期)
- 楊時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紀念楊時誕辰950周年專集》,2003年)
- 儒教是宗教(《文匯報》2001年7月28日)
- 中國禮教思想之我見(《學術界》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