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明治制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明治制糖株式会社

图片来自gjtaiwan

明治制糖株式会社(简称明糖)是一家曾经存在的制糖公司,于1906(明治39年)年设立,于二战前的本社位在台湾台南州麻豆街(今台南市麻豆区)、并在台湾、北海道桦太满州国、日本内地等地经营糖、酒精、纸浆、乳制品生产制造、铁道运输等事业。其旁系会社包含明治制菓、明治商店、河西铁道、朝日牛乳、桦太制糖、极东炼乳、南投轻铁、北陆制乳等会社,并且是台湾的四大制糖会社之一。

二战后,明治制糖在台湾的资产由台湾糖业公司接收,改为“台糖第三区分公司”;日本内地的部分于1950年成立“明糖株式会社”,1952年改为“明治制糖株式会社”。明治制糖后因亏损,在1984年3月顶让给大日本制糖,成为100%由三菱商事出资的子公司。1996年7月,与大日本制糖合并为“大日本明治制糖”。2021年4月,大日本明治制糖、三井制糖合并为“DM三井制糖控股株式会社”。

历史

由于日本的企业界在日俄战争之后认为未来经济看好,于是开始大举对外投资,而台湾的制糖业即成为了投资标的之一,明治制糖便是在此背景下成立。1906年12月,由涩泽荣一(任顾问)、小川䤡吉(任取缔役社长)、相马半治(任专务董事)、森村市左卫门、武井守正、浅田正文、植村澄三郎、山本直良等人发起,以资本金500万圆成立明治制糖,并延揽多位台湾总督府官员前来任职,如宫尾舜治内田嘉吉[1]

1907年7月,明治制糖收购蔴豆制糖株式会社,开始从事粗糖制造。1908年12月,设立萧垅工场。1910年11月,设立蒜头工场。1911年3月,为了利用制糖的副产物──糖蜜,在设置蒜头酒精工场;同年12月设立总爷工场。1912年1月,并购卫在川崎市的横滨精糖株式会社,获得川崎工场,并开始制造精糖。1913年7月,并购了位在南投街中央制糖株式会社,获得南投工场。1915年3月,在川崎工场新设立角糖工场。

1916年7月在户畑市设置制造精糖的户畑工场。1918年2月,将萧垅工场的设备改为生产耕地白糖。1920年10月,并购位在台中州溪湖庄大和制糖株式会社,获得溪湖工场。1922年1月,设置南投酒精工场,同年4月在户畑工场设置角糖工场。1923年6月,并购了位在北海道清水日本甜菜制糖株式会社(附属甜菜纸浆工场),明治制糖因此开始从事甜菜糖、纸浆和乳制品制造。1923年10月,并购位在神户市帝国制糖株式会社神户精糖工场。1924年7月,将川崎工场改建成最新式的工场设施。为了扩张至中国的贩售通路,在1924年7月于上海市设置生产精糖的明华糖厂。1925年2月,设置总爷酒精工场。1927年9月,并购东洋制糖株式会社,获得了南靖工场、乌树林工场。1930年4月,设立溪湖酒精工场。1935年7月,在北海道设立士别工场。1943年,合并台东制糖,获得卑南工场

二次世界大战后,明治制糖与大日本制糖、台湾制糖盐水港制糖的在台资产合并成“台湾糖业公司”。在日本本土的资产则以明治制糖株式会社存续;并于1996年与大日本制糖合并成大日本明治制糖株式会社

本社及东京事务所

明治制糖最初于1906年10月,在东京市日本桥区坂木町设立事务所,之后称为“东京事务所”,同年11月在台湾台南市做箴街设立事务所。在台湾的事务所于1907年7月迁到萧垅工场内,并将本社设置于此;之后随总爷工场的兴建,在1911年将本社搬到麻豆。东京事务所在1912年3月,搬到麹町区有乐町的三菱十五号馆。东京事务所实际上是明治制糖主要金融、贩售、行政调度等事务的中心,并管辖日本内地的精糖工场,也是社长工作及股东会召开的所在;台湾的本社则是负责统一管辖位在台湾的制糖及酒精工场。

影片

[废线迹踏查]明治制糖鹿港线顶粘村福兴支线旧浊水溪桥墩遗迹

参考文献

  1. 明治制糖株式会社 社业大要. 明治制糖株式会社. 19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