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 其四(柳亚子)

《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 其四》中国现代作家柳亚子写的诗词。

目录

作品欣赏

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 其四

南国田郎绝代才,不阶尺土煽风雷。

泣珠鲛女今何处,倘共诗人跃马来。 [1]

作者简介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更名-,字亚卢,再更名弃疾,又号稼轩,又字亚子。后为了统一名号,便用亚子。江苏吴江黎里镇人。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四·一二”政变后,被通缉,逃往日本。1928年回国,进行反蒋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0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柳亚子一生中写下了大量声情激越、意气风发的诗篇,计有诗7000余首。词200首。箸有《柳亚子自传年谱》、ˉ剑室诗集》、《词集文集》、∠社纪略》,编有∠社丛刻》、《苏曼殊全集》、《柳亚文集》,委员会有《柳亚子集》。[2]


柳亚子重视文学的思想性,他反对叹老嗟卑的个人主题的吟咏,也反对批风抹月的流连光景之词。在诗风上,他崇尚唐音,承继夏完淳顾炎武龚自珍3家,贬斥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词风上,他推崇辛弃疾,贬斥吴文英。在文风上,他反对韩愈和桐城派。

柳亚子是一个以诗歌为武器的政治诗人。他的诗,紧密结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激情,具有鲜明的战斗性。在广泛的革命交游中,柳亚子写下了大量的怀人诗和赠友诗。革命派的英勇斗争使柳诗充满了慷慨激昂之气,这一斗争的多灾多难的历程又使他的诗具有沉郁苍凉的风格。辛亥革命后,柳亚子的诗歌主题转为对这次革命不彻底的批判。五四运动后,他的创作转入了新时期,一直歌唱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

抗战胜利之后,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于1945年8月28日从延安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在重庆的43天中,毛泽东除主持谈判外,还同社会各界朋友进行了广泛接触。

柳亚子毛泽东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结识的老朋友。8月30日,刚到重庆不久,毛泽东就在重庆桂园寓所,宴请柳亚子、沈钧儒等人。席间,柳亚子赠毛泽东七律一首:“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尔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9月2日,《新华日报》以《赠毛润之老友》为题,发表了这首诗。9月6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又到重庆沙坪坝南开学校津南村看望柳亚子。在柳的寓所,柳亚子请毛泽东校正他准备收入《民国诗选》的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并向毛泽东索诗。10月7日,毛泽东将《沁园春·雪》题赠柳亚子,并附信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得到毛泽东题赠的《沁园春·雪》后,柳亚子很快作出了和词《沁园春次韵和毛润之咏雪之作,不尽依原题意也》。10月下旬,柳亚子将毛泽东的赠与自己的和词,在中苏文化协会举办的“柳诗尹(瘦石)画联展”上展出,并将两词送交《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大概是发表毛泽东的词需经本人同意的缘故,《新华日报》于11月11日单独刊出了柳亚子的和词。

毛泽东重庆,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他的武略文韬早已是举国景仰。在诗画联展上传出毛泽东有词《沁园春·雪》后,山城文化界纷纷流传开来,等到柳亚子的和词公开发表后,更多的人在打听原词《沁园春·雪》。张林岚说,重庆《新民报》当时的办报方针是“中间偏左”,事实上是十分倾向于进步的,从主笔赵超构到下面的编辑记者,倾向民主进步的人很多,很多人都会有意识地多登进步的文章。此时,重庆《新民报。晚刊》的副刊《西方夜谭》,是由著名的剧作家吴祖光先生当编辑。在山城皆盼毛泽东原词的氛围下,吴祖光先生设法拿到了这首词的抄件,读后他深为激赏,当即就在11月14日的副刊上予以公开发表,还加上了一段充满激情的编者按语,其中写道:“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在编者按之后,就是那首千古绝唱。

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不要说毛泽东的诗词,平时就是毛泽东的名字,都是见不到的。这首词一经《新民报·晚刊》发表,顿时在重庆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间,人们争相传诵,好评如潮。柳亚子将它称为“千古绝唱”,谓“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此前,为争取中国的和平民主,毛泽东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亲赴重庆谈判,他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负责精神,已经深深打动了社会各界,为国人广泛称道。一阕《沁园春·雪》,又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博大的胸襟和盖世的才华,进一步地征服了人心,使人们从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身上,更多地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