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散文的意义写作(李汉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散文的意义写作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散文的意义写作》中国当代作家李汉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散文的意义写作

新锐散文邀请了知名作家作为授课老师,每月请一位老师在群里进行散文写作经验的传授,重点点评一个重点作者的作品,指出其得失,以利于其提高。授课时,由被点评人主持,介绍授课老师,讲授过程中可与老师交流提问。讲授完毕后,群成员可交流提问。今天是第九课,由李汉君老师授课,点评重点作者雨晴的作品。

在大疫流行的背景下,我们此刻安安静静坐下来,讨论散文写作的问题,这件事的本身,想想,就令人动容。这要感谢刘总编的精心安排,感谢有这么一群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以散文为念,时刻孜孜以求的师友,所以,今天这个夜晚,我想,是值得记住的。 借此机会,除了向每一位老师表达我的一份慰问祝愿,同时也向大家说一声谢谢!感谢大家积极参与今天的讨论!

下面,按照以往的惯例,由我先引个头,结合雨晴老师的作品,谈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作为抛砖引玉,然后再请大家各抒己见。

今天以什么作为话题进行讨论,在和雨晴老师商量的过程中,她提出了自己散文写作中亟待解决的三个问题:题材的选择、散文语言的美感和故事的安排,最后经过请示刘总编,确定了现在这个内容,主要来回答散文写作中一个基本的问题,那就是:“散文,怎样写才算有意义?”这是每一位散文作者都关注的问题,也是散文创作的一个基本前提。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对于写作者来说,如果连自己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都没有搞清楚,那么,在创作过程中自然就会盲目性多,自觉性少,他笔下的文字就会缺乏精神主导,或者没有骨架,站立不起来。

我和诸位老师一样,在写作的路上一路走过来,也遇到过这种情形:会有作品井喷的时候,也会遇到枯坐愁城,啥也写不出来的时候。思考一下,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个人以为,无论是井喷还是水竭,直接原因与生活积累有关,间接原因则与读书多少、对生活的思考是否深入相关。一个写作者,假如读书不多,但生活阅历丰富,正所谓经得多见得广,也可以走笔不停(文章质量则属另外一个问题),而生活经历贫乏、单调,读书又不多,那自然就会感觉没嗑唠。所以,任何文字的背后,都有经历与阅读这两条腿在支撑着。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事是纷繁复杂的,面对生活,面对人群,是否能够保持敏锐的感知力?是否能够情动于衷?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你的这些思考是浮浅还是深入?这些,对于散文写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甚至可以说,它决定着一篇散文分量的轻重和价值的大小。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散文的写作,其实就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存环境的思考和追索,只不过我们是以审美的方式进行而已。这正如中国传媒大学于君教授所说:“作为审美性征鲜明的散文文本,当属于人类洞察力的结晶,同时亦是开启人类洞察力的钥匙……散文文本的灵魂尺度丈量着它的美学价位。”所以,散文的灵魂,正在于它的思想价值。罗丹在其《艺术论》中有个著名论断:“你看一看艺术的杰作吧,艺术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启发的思想和意图。”很显然,按照罗丹的说法,一件艺术品,如果抽离了其中的“思想和意图”,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最低起码它不是一件艺术杰作。

当我们拿起笔来,准备写作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的问题,其次才是怎样写的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题材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往往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文章的方向,甚至可以说,决定了它的审美价值。下面,我们就集中讨论一下,作为“意义写作”写什么的问题。

首先,要着眼于有意义的事物。

在这里,意义,就是散文的灵魂。世上万事万物,无不色彩纷呈,我们不能不加选择,拿过来就写,而选择什么入文,要对哪些物事状写描摹,无疑体现着作者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兴趣偏好。《美文》杂志副主编穆涛就说过:“散文要写生活,要写有意义的生活,因为有意义的才是可贵的。”所以,我们动笔之前,就要仔细掂量一番,你所要写的人和事,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也就是说,你的文章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这一点,首先必须搞清楚。如果不加选择,把那些本身没什么意义的事情拿过来,写成文章,让人家花时间去阅读,用鲁迅的话来说:这不等于谋财害命吗?所以,我们对笔下的文字要有责任心,要有使命感,不能随心所欲,小大由之。

什么是有意义的文字?个人的理解是:一、有担当的文字。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思潮,排斥“文以载道”,说如果那样的话,文章的肩负就太重了,散文应该以轻松愉快为主调。我不反对轻松愉快,但轻松愉快的文字也可以是有文化底蕴的文字,可以是有“意图”的文字。世有大道,亦有小道,小道也是道。散文如果也去向娱乐圈看齐,专意娱人耳目,甚至要娱乐至死,那我是不会去给它送挽联的。我们回顾一下那些传世文章,“载道”者是为主流,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文人自觉、文化自觉。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做文人,但作为一个文人,如果整天花花草草、阿猫阿狗,这种将创作过度私人化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也是毫无意义的。的确,创作是个人化、个性化很强的行为,但作品一旦拿出来发表,面对他人,面对社会,就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了。在这个问题上,我完全赞同柏峰老师的观点,他是主张散文要有所担当的,虽称不上“经国之大业”,但也不可自轻自贱。

二、启人心智的文字。哪怕你写的是吃喝拉撒,微末小事,但文字背后所传达出来的,应该也透着一种文化蕴含,有文化品味,而不是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我们都熟悉的《项脊轩记》、《柳敬亭说书》、《核舟记》,写的都是小事情、小物件,但从那些文字中,却体现出了一种人文情怀。我以为,一般说来,文章应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所谓认识价值,就是指文章的内容可以开启心智,帮助人们对某种事物、某种思想看清楚、想明白。庄子文章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而且《庄子》不仅具有审美价值,更有认识价值。

[1]

作者简介

李汉君,关中渭水边一女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