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徐干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徐干学

徐干学(1631年-1694年),字原一,号健庵,江南昆山县人。初政治人物、学者,官至刑部尚书。着名学者顾炎武的外甥。

生平

徐干学八岁能文,得舅父顾炎武的传授。与胡渭顾祖禹万斯同阎若璩黄仪朱彝尊姜宸英黄虞稷顾湄等有往来。顺治七年(1650年)与吴伟业、尤侗、朱彝尊等在嘉兴组织十郡大社。康熙九年(1670年),举进士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授内宏文院编修。康熙十一年(1672年),与蔡启観一起典考顺天府乡试,因副榜遗漏汉军卷未取,遭给事中杨雍建弹劾。康熙十四年(1675年),捐复原官,升为左春坊左赞善,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历任内阁学士、刑部尚书等职。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被任命为《明史》总裁官。奉命编纂《大清一统志》、《清会典》及《明史》。康熙二十五年,任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

权贵

徐干学人品欠佳,觊觎禄位,阿谀权贵纳兰明珠,史载其“登高而呼,衡文者类无不从而附之”,“游其门者无不得科第”。明珠长子纳兰容若是干学门生,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曾为徐印行《通志堂经解》[1],又“获巨额赂遗”[2]周寿昌在《思益堂日札》卷五《窃袭前人书》中说:“徐既爱其才华,复逢迎权贵……其心术行事为儒林轻蔑久矣。”又说:“窃他人书以为他人之作,斯又添一书林掌故,可哂也。”乾隆帝在《通志堂经解》补刻本的自序中说:“徐干学阿附权门,成德滥窃文誉,二人品行,本无足取。但不以人废言,故补刊齐全,订正讹谬,以臻完善”。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徐任左都御史时,与明珠亲信佛伦余国柱结怨。后来徐干学又与索额图熊赐履勾结,反击明珠。徐干学利用其门生郭琇弹劾明珠,明珠、余国柱遂罢相。李光地说徐干学“谲诡奸诈”。当时的民谣说:“九天供赋归东海(徐干学),万国金珠献澹人高士奇。”

被劾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湖广巡抚张汧爆发贪污桉,张汧被逮捕问罪时,供出曾向徐干学行贿,并涉及高士奇陈廷敬。后为康熙所庇,事遂不了了之。后又被许三礼劾“既无好事业,焉有好文章,应逐出史馆,以示远奸”,徐干学上疏请“放归田里”,五月,康熙准徐干学罢官,携书局即家编辑,随行有阎若璩顾祖禹胡渭黄虞稷,致力于《大清一统志》编修,又彷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与万斯同、阎若璩、胡渭等排比正史、参考诸书,纂成《资治通鉴后编》—百八十四卷。

康熙三十年(1691年),徐干学因曾写信给前任山东巡抚钱钰,包庇朱敦厚,事发后,徐干学、钱钰均遭到革职。其子徐树敏亦被举发私收馈金。康熙三十年(1691年)江南江西总督傅拉塔(《清史稿》作傅腊塔,明珠的外甥)弹劾徐干学及其弟徐元文不法之事“招摇纳贿,争利害民”共十五款,闰七月二七日徐元文“惊悸呕血而死”。自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间,徐干学一家被控不法事有二十多起[3]

晚年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因大学士王熙张玉书等举荐,召徐乾学还京修书,不久病逝[4]。死后仍复原官。身后其藏书多散佚,明珠府、怡府乐善堂有收藏。着有《澹园集》、《读礼通考》、《会典》、《明史纂辑》、《鉴古辑览》、《古文渊鉴》、《文集》、《虞浦集》、《词馆集》、《碧山集》等。

藏书

徐干学藏书甚富,其门生故吏知他有嗜书之癖,无不尽力为之网罗放佚,积有七十二橱,有《传是楼书目》行世,“一时通经学古之士,如阎若璩等亦多集其门”[5]万斯同《传楼藏书歌》:“东海先生性爱书,胸中已贮万卷馀,更向人间搜遗籍,真穷四库盈其庐。”黄宗羲在《传是楼藏书记》中赞扬他说:“世之藏书家未必能读,读者未必能文章,而先生并是三者而能之,非近代藏书家所及。”与弟徐元文徐秉义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

人物评价

清史稿》:儒臣直内廷,谓之"书房",存未入关前旧名也。上书房授诸皇子读,尊为师傅;南书房以诗文书画供御,地分清切,参与密勿。干学、士奇先后入直,鸿绪亦以文学进。乃凭藉权势,互结党援,纳贿营私,致屡遭弹劾,圣祖曲予保全。干学、鸿绪犹得以书局自随,竟编纂之业,士奇亦以恩礼终,不其幸欤!

许三礼:"既无好事业,焉有好文章,应逐出史馆,以示远奸"。

万斯同《传是楼藏书歌》云:"东海先生性爱书,胸中已贮万卷馀,更向人间搜遗籍,真穷四库盈其庐。"

黄宗羲在《传是楼藏书记》中赞扬他说:"世之藏书家未必能读,读者未必能文章,而先生并是三者而能之,非近代藏书家所及。"

汪琬撰《传是楼记》,其中说徐氏藏书"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烂然"。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其纯然为学界蟊贼,煽三百年来恶风,而流毒及于今日者,莫如徐干学、汤斌、李光地、毛奇龄。"

轶事典故

传是楼名

南北藏家之书,尽归其门下,有"传是楼藏书名甲天下"之称。江钝翁的"传是楼记"记载:徐先生召集他的子孙们上楼,对他们说:"我拿什么传给你们呢。曾经感慨为人长辈的,每每想传他们后代田地钱财,而子孙未必能累世富有;想要传给金玉珍玩宝贝而子孙们又未必能保住这些宝物;想要传给他们后代园池台榭,歌舞车马的用具而其子孙未必能世世享受娱乐;鉴于以上所言,那么我把什么传给你们呢?"徐干学用手指着这些书而高高兴兴地笑着说:"所传者唯是矣!"立即命名藏书楼为"传是楼"。

曲意迎奉

徐干学当时深受康熙皇帝宠爱,专以奖拔读书人,发现人才为己邀名。因此常有人投其所好,在他住的绳匠胡同里租房居住,每待五更时,故意大声读书给他听,以至于当时绳匠胡同的房价高出他处几倍。徐干学权势极大,虽不亲自主试,但评考官对他言听计从。游说到他门下的人,无不登得科第。一年,有个姓杨的翰林主管顺天乡试,试前,徐干学让人送去一个名单,指令揭榜之时名单上的"名士数人不可失也"。杨某一数,名单上的人数已尽将榜额占满。榜一发出来,京师大哗,街上到处张贴出匿名揭帖。康熙闻知,亲自过问此事,徐干学派人曲意逢迎康熙帝说:"大清国初年,将美官授汉人,都不肯接受。如今汉人苦苦营求登科,足见人心归附,应该为此而庆贺。"康熙帝默然,此事竟然平息了。

人品有亏

徐干学是十七世纪末期朋党之争中的知名人物。他先是依附宰相明珠,反对索额图派。脱离明珠之后,他自成一个派系,与明珠的北党相抗衡。据李光地说,徐干学谲诡奸诈,是朝中的危险人物。索额图丧失权势后,徐干学又与索额图、熊赐履勾结,反对明珠。

徐干学人品欠佳,觊觎禄位,阿谀权贵明珠,史载其"登高而呼,衡文者类无不从而附之","游其门者无不得科第"。明珠长子纳兰容若是干学门生,康熙十一年进士,曾为徐印行《通志堂经解》,又"获巨额赂遗"。周寿昌在《思益堂日札》卷五《窃袭前人书》中说:"徐既爱其才华,复逢迎权贵……其心术行事为儒林轻蔑久矣。"又说:"窃他人书以为他人之作,斯又添一书林掌故,可哂也。"乾隆帝在《通志堂经解》补刻本的自序中说:"徐干学阿附权门,成德滥窃文誉,二人品行,本无足取。但不以人废言,故补刊齐全,订正讹谬,以臻完善"。

遭受弹劾

徐干学遭弹劾,说他收受湖广巡抚张湃贿赂,被解除官职,但是仍然留京,主持修书总裁事。诏令采购遗书,徐干学汇集宋、元两朝经解,李焘的《续通鉴长编》,以及唐朝《开元礼》等书,或者缮写或者用古本,综合这些书籍体要、条例奏进。康熙帝称善,夸奖他。他与学士张英每日侍候左右,凡有著作就是他俩的。康熙帝认为他二人学问渊博、通达,侍从称帝心意,特谕令遇到巡抚空缺,勿予推辞。不久,徐干学迁任礼部侍郎、值讲经筵。朝鲜使臣郑载嵩诉他的国王受枉,言语悖妄不羁。徐干学上疏说:他恐怕长处外藩,跋扈惯了,弹劾他言语失辞,不顺从才诉责他们国王。康熙帝看过疏奏,夸奖徐干学所说有关国体,不久,朝鲜国王上疏谢罪。

编纂

着述

  • 《[[[词馆集]]》  

参考资料

引用

  1.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四
  2. 严元照:《蕙榜杂记》
  3. 《清代档桉史料丛编》第五辑
  4. 董潮《东皋杂钞》:“昆山徐健庵司寇归田后,重谋起故官。事已效,俟诏命至即行,计重阳前数日必到。偶以他故稽迟,司寇日挟门客数人,登洞庭东山饮酒俟召,随以劳顿停滞得疾。比诏至,殁已数日矣。”
  5. 《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度礼统考》

来源

Template:昆山三徐 Template:康熙九年庚戌科殿试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