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是中国北魏时期的艺术珍品,1965年11月出土于山西大同市司马金龙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1]。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来历和出土情况

据《魏书》记载,司马金龙是晋宣帝司马懿胞弟东武城侯司马馗的九世孙。其父司马楚之于泰常四年(419年)归附北魏,封琅琊王,司马金龙乃司马楚之尚诸王女河内公主所生,后袭父爵,为“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司马金龙墓为司马金龙与妻钦文姬辰的合葬墓,位于大同市城东十五里的石家寨村西南。1965-1966年,大同市博物馆对墓葬进行了发掘。根据出土墓志,司马金龙卒于太和八年(484年),钦文姬辰是太尉侍中陇西王直懃贺豆跋之女,贺豆跋即北魏大将源贺。钦文姬辰卒于延兴四年(474年)。

司马金龙墓早年曾经被盗,但仍发现大量文物。漆屏风出土时,较完整的有五块,原本两面皆有画面,出土时向下的一面由于腐蚀严重,已难于分辨,向上的一面则保存较好。同时出土的还有用于插立屏风的石雕屏趺四件,每件边长约32厘米,高6.5厘米,雕刻精美,但为佛教题材,与漆屏彩绘内容并无关联。

形制和内容

漆屏每块长约8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2.5厘米。为木板制成,先将双面遍朱漆然后作画,人物用黑色作铁线描,脸和手涂铅白,服饰、器具则以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颜色渲染,并以黄墨为底,用黑墨书写榜题和题记。

当时的绘画题材,可分为三类,一为经史故事,二为风俗现状,三为神怪祥瑞。王室士族尤其注重经史故事的传写,以行劝诫与教化之功用。因此士人画家的人物画中,尤以此类内容为多。屏风又特别适合表现传统的先贤、列女、孝子之类的系列题材。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描绘即是列女故事,故事多出自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

漆屏的图像至今尚未全部刊布。左图示为尚能拼合的第一、第二块向上的一面,画面以栏界分隔为四层:

第一层有五个人物,其中有帝舜父“瞽叟”、娥皇女英帝舜本人,表现帝舜恪守孝道的故事,见《史记·五帝本纪》[2]和《列女传·母仪传·有虞二妃》;

第二层有三个人物,为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妃太姜周文王之母太任周武王之母太姒的立像,其事见《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

第三层有两个人物,为鲁师春姜及春姜女像,其事见《列女传·母仪传·鲁之母师》;

第四层有六个人物,为班婕妤辞与汉成帝同乘御故事,画中的汉成帝坐在高篷大辇之上,回首注视,脚夫四名,抬辇行进,班婕妤随后步行,其事见《汉书·外戚传》和《续列女传》。

其余漆屏的内容见于《列女传》的还有《仁智传》中的《孙叔敖母》和《卫灵夫人》,《贞顺传》中的《蔡人之妻》和《黎庄夫人》等。

艺术价值

司马金龙墓“彩绘人物故事”漆屏,所绘故事的选材承袭了汉代以降用历史人物故事喻世教民的传统,题记或直接节录史传文字,墨书风格也明显浸润着东晋以来士人的书法意趣。画中人物的仪态风神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作品颇有相似。顾恺之生活的年代早于本作数十年,其画风和技法在其后直至南北朝皆传承有绪,司马金龙墓漆屏便显示了这种传承,太和年间南北的通好更为双方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方便。

视频

彩绘人物故事漆屏 相关视频

湘博“根·魂——中华文明物语”特展:“彩绘人物故事漆屏”山西出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