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张亚中 | |
---|---|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 |
中华民国政治人士、学者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954年12月(69岁) 台湾 |
国籍 | 中华民国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学历
| |
经历
| |
张亚中(1954年12月-),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国际关系学者,国立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中国国民党党员,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理事,中华人间佛教联合会常务理事,人间佛教研究院研究员,报社主笔。
经历
张亚中就读空军子弟小学、卫道中学、省立台中二中、文化大学,政治大学外交研究所硕士、政治学博士,德国汉堡大学哲学博士。
张亚中以外交特考第三名成绩进入外交部,曾派驻奥地利维也纳、德国汉堡、拉脱维亚。其后转任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参与大陆政策研究与制定。后协助星云大师创办南华大学建校工作,并担任亚太研究所所长。曾兼任政治大学外交所教授。目前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在社会参与方面,张亚中2004年创建民主行动联盟担任总召并展开台湾反军购运动。[1] 2005年3月以反修宪为名,与其他学者专家、社会各行业菁英、艺文人士合组“张亚中等一百五十人联盟”参选,[2] [3]2005年中华民国任务型国代选举,并以1.64%的得票率当选五人。
2006年6月底,“民主行动联盟”成立“全民倒扁运动联盟”,张亚中均担任总召集人的在中正纪念堂前的“大中至正”广场,举办“民主夜市”[4],呼吁全民倒扁。历经近两个月的努力呼喊,得到社会广泛响应。8月起,施明德先生亦登高一呼,以一百元小额捐款,开启了后来百万人参与的反贪腐运动。此时起,反贪腐运动由两条线进行,一是由施明德先生所号召的群众聚集于总统府前广场,另一则是民主行动联盟所号召的群众则聚集于中正纪念堂前广场,彼此分进合击,共同努力。
2006年张亚中担任“全民倒扁运动联盟”负责人(百万人民反贪倒扁运动或称反贪腐倒扁运动、红衫军运动), 一方主张由文化活动彰显社会良善的价值方式来进行抗议,一方面并不排除主张以体制外激烈手段倒扁。张亚中中秋夜当时甚至欲闯入总统官邸而遭警方拦阻遂发生冲突,事后遭警方依违反集会游行法被起诉,2008年高等法院二审宣判张亚中违反集会游行法,拘役15天,缓刑两年定谳。
2007年起,陈水扁在外交与两岸关系上采行激烈手段,以“入联公投”方式动员群众,当时在野的国民党不敢正面否定,亦采“返联公投”,致使两岸关系再生紧张,2007年至2008年3月间,张亚中带领民主行动联盟积推动反对“入联公投”与“返联公投”。[5]
2008年国民党赢得大选后,“民主行动联盟”转型成两岸统合学会,多次穿梭两岸之间,推动两岸退休大使、退休将领及学者的制度性互动。2009年两岸统合学会在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6]2010年在日本的本栖寺、[7]2011年在澳大利亚雪梨的南天寺、[8]2012年在台北,2013年在北京[9]举办过多次会谈。其中《台北会谈》与《北京会谈》更是红蓝绿学者专家第一次在台湾及大陆就政治议题进行面对面的公开对话,在两岸关系发展上有其时代的意义。
张亚中反对用公投的方式处理两岸统独的问题,分别在《新新闻》杂志第1191期(2009/12/31)、1192期(2010/1/7)、1193期(2010/1/14),以五篇文章陈述其观点。张亚中认为两岸关系涉及两岸人民的情感,轻率用公投一步到位式作为终极解决方式有其政治上的困境,并有可能产生更大的问题。两岸应该逐步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强化重叠认同,水到渠成才是最佳的路径。张亚中认为在面对大陆的崛起时,台湾应该思考的不是如何逃避与寻求偏安,而是积极地面对大陆。[10]
2010年1月27日,在中国电视公司的安排下,张亚中与曹兴诚、林浊水就“两岸和平共处法”的可行性的电视辩论会。[11]
2011年,为庆祝建国百年并为两岸建立客观的史观,张亚中与两岸统合学会自行筹资制作《百年中国、迷悟之间》六集纪录片。张亚中担任总监制与总策画人。影片可上网阅览。[12]
2013年6月24日两岸统合学会与大陆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在北京举办“筑信研讨会”,以期建立制度性的合作关系。该研讨会由两岸退休将领、军事研究人员、学者专家共同参与。张亚中在开幕致辞时表示:“西方的军事安全机制思维不适合两岸的特殊情形。两岸本是一家人,本来就不应该以武力来解决问题。两岸要的不是‘军事安全’而是‘止戈和平’。处理两岸关系时,应该放弃仅是如何‘维护安全’的构思,而采行如何‘创造和平’的思维”。[13]
2013年11月30日,两岸统合学会与大陆孔子基金会、香港的中国评论通讯社共同合作举办系列“推动两岸文化融合研讨会”,就如何强化两岸文化认同纽带及未来文化协议应有的内涵进行探讨。张亚中在致辞时表示,“文化融合有助于未来的经济统合及政治统合。缺少文化融合,两岸的经贸与政治关系将有如沙中建塔,不仅不易,亦极为脆弱,禁不起任何的风雨”。[14]
2013年8月9日,两岸统合学会与香港的中国评论通讯社在大陆青岛举办“两岸海洋战略圆桌会议”。张亚中并宣读所达成的共识,包括:“两岸可增进东海与南中国海油气开发做为两岸海洋战略合作的突破口,共同推动研商成立两岸海洋合作架构。两岸可订定海洋日,以彰显重视海洋之决心,亦建议以郑和下西洋之起程日,即七月十一日为中华海洋日”。[15]
2012年6月教育部将政治系教授张亚中“增聘”为历史科审定委员,被不同意见者质疑为非历史专业背景控制历史课纲,企图贬抑台湾多元文化并拥抱大中国史观。[16]
2013年1月10-12日,方夏文化交流协会与两岸统合学会在北京举行首次“夏合研讨会”,为两岸退休大使开创制度性的联络管道。大陆方面总共有周文重等八位大使、三位学者及相关单位代表,台湾方面则有程建人等七位大使、四位学者等参与。张亚中在开幕致词提出“两岸三席”做为未来两岸国际共同参与的可能方案。与会者认为,它既可以让两岸均可以在国际组织中出现,又可以不造成“一边一国”,并可以使两岸关系持续紧密向前发展。[17]
2013年5月18日,张亚中带领两岸统合学会与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两岸法政问题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大陆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协办之“两岸共同保钓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两岸重要的国际法、国际政治及两岸关系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张亚中在主题演讲时说,“日本是利用两岸分治而获利,假如没有两岸分治,就不会有钓鱼台列屿问题,甚而琉球问题今日的结果也会不同。钓鱼台列屿问题的产生,全是由于冷战期间两岸对峙所致。目前两岸已进入和平发展期,有必要就共同保钓事寻求共识”。[18]
2013年11月26日大陆方夏文化交流协会和两岸统合学会在大陆重庆共同举办第二次夏合研讨会,两岸退休涉外人员和专家学者近30人出席研讨会,与会人士将围绕七十年前《开罗宣言》的意义与启示、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影响及当前国际形势对两岸的挑战和机遇进行研讨。张亚中在开幕致辞时说,七十年后看《开罗宣言》,中日的最终和约其实尚未真正完成。[19]
2014年4月张亚中投书撰文,反思太阳花运动作为台湾特色学运的特质,以及台湾作为小国在国际社会上如何追求生存之道。[20][21]
2014年张亚中邀请两岸统合学会与台湾大学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在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举办“两岸青年政治对话:台大论坛”,两岸青年菁英共同参与讨论,总共有包括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师范大学、台湾科技大学、淡江大学、文化大学、中华大学以及从新竹、台中来的大学生,以及大陆在台的陆生总共一百馀人参与。[22]
2014年,两岸统合学会与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及中国评论通讯社共同主办“甲午战争双甲子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40多位来自两岸四地及海外的专家学者深刻剖析甲午战争对中国及两岸关系影响、台湾社会认同百年前及东亚格局变化等议题。张亚中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两岸需要一个“推动统合”的阶段,透过统合机制的运作,让两岸建立共同的重叠认同,也使得两岸可以形成共同的政策”。“甲午双甲子,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的冲突仍然在海上,希望两岸能够在‘反对分离、接受分治’的共同基础上,在东海及南海建立两岸统合机制‘海域共同体’,以共同研究、开发、维护两岸在东海与南海的主权”。[23]
2014年8月9-10日,张亚中邀请上海及南京地区两岸关系的重要学者参访大觉寺,并举办《大觉夜谈》,就太阳花运动以后,两岸关系的深层问题进行轻松但全面且深刻的交谈。[24]
2014年8-9月期间,张亚中开启其全球巡回演讲,首先在美国、加拿大等十大城市:纽约、波士顿、多伦多、芝加哥、奥斯汀、休士顿、洛杉机、旧金山、温哥华,就“两岸关系应如何走?”展开全球巡回演讲。张亚中在行前表示,希望21世纪“华侨之母”可以成为推动两岸“统合之母”。[25]
2014年11月12日,亦为孙中山先生148年诞辰及泰国中华会馆第107年馆庆,张亚中应邀在泰国曼谷文华大酒店就“两岸统合与民族复兴”做专题演讲。张亚中的统合论获泰国侨界热烈回响与支持。张亚中表示,两岸和平发展期,两岸应该做到“心灵契合、价值融合、制度统合”,共同建构两岸的文化认同、制度认同与法人认同,缺一不可。在追求两岸的心灵契合与价值融合方面,两岸应该让彼此有共同归属的感觉,在政策上可以“文字趋同化”、“国文教科书一半以上内容一致”、“同样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对历史事实、史观的认同”的方式推动。在价值融合与制度统方面,两岸应以1+1=3的思维处理制度认同,彼此尊重制度与价值,但又创造两岸共有的制度与价值。这种相互“尊重”与“包容”,正是两岸应该努力的方向。在第三主体中,共同参与。当第三主体愈多,功能愈强,统一自然水到渠成。 [26]
2014年11月20日张亚中邀请福建厦门两岸专家学者在江苏宜兴大觉寺,探讨星云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及两岸认同问题。张亚中首先对两岸统合学会所做的一份台湾社会认同问题民调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台湾的青年人在认同问题上呈现出与大陆越走越远的趋势,他认为“蔡英文所说的‘台独是青年人的天然成分’绝非假话”。[27]
2015年1月10日起,张亚中继上年8月间在美国、加拿大进行近二十场的全球巡回演讲后,开始在澳大利亚、纽西兰等地,分别在布里斯本、雪梨、墨尔本、基督城、奥克兰等地就“人间佛教与两岸和平”与“人间佛教教义”进行演讲与座谈。[28]
2015年5月4日张亚中在抢救国文联盟记者会中表示,国文读得愈多就愈懂得中华文化中的一些良善价值,包括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因此,抢救国文也是抢救中华文化的价值。[29]
2015年5月25日两岸统合学会与大陆方夏文化交流协会在山西太原共同举办的第四次夏合研讨会。两岸退休涉外人员和专家学者20馀人出席研讨会,与会人士将围绕抗战胜利70周年、当前世界局势发展及走向、两岸关系对亚太和平安全的重要意义进行研讨。张亚中认为两岸应该先寻求心灵的契合,才能产生认同,也才能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双方都不要再责怪对方,但是要更多的相互理解。该会议并共同探索两岸如何共同参与国际组织。[30]
2015年6月6日,张亚中在江苏扬州鉴真图书馆所举办的“扬州讲坛”,以“人间佛教与民族振兴”为题进行公开演讲,现场有一千馀名观众参与,是扬州重要的一场文化盛会。张亚中在演讲中表示,中华民族要想振兴,除了本身的努力以外,还必须处理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如何能够提出一个不同于西方,但是可以丰富西方的文化话语体系;如何让大陆除了富与强外,也能够善;另一就是能够建构一套让两岸可以和平发展的结构,毕竟,分裂与相互不友善的两岸是不利于民族振兴的。张亚中因而从“平等、自由、尊重、包容”这四个价值观做为演讲的主轴。[31]
中华民国史观
2010年,张亚中与相关学者共同为历史教科书之事发表声明“莫自亡其史”,公开向马英九政府喊话“当年我们都曾为防堵台独史观而携手奋进”,反对教科书中将“台湾史对立于中国史,将台湾史前置于中国史, 将三十八年以后的中华民国史归于台湾史”的内容。[32]。
2012年6月在当年历史教科书定案出版前,研究专长为政治领域的政治系教授张亚中获临时“增聘”为历史科审定委员,被质疑为酬庸非历史专业系所者是马政府要把手伸进历史教科书,企图拥抱贬抑台湾与多元文化的大中国史观。[33][34]张亚中主张中华文化为主体,不应切割中华文化和台湾文化;张亚中声称50,000-5,500年前的长滨文化和4,000-3,000年前的华夏文明可能有关;张亚中主张以“荷据”(荷兰占据)或“荷领”(荷兰占领)取代“荷治”(荷兰统治),西班牙用语亦同;将“郑氏王朝”、“东宁王国”改为“明郑时期”;“日本统治”改为“日本殖民统治”,简称“日殖”而非“日治”时期;不使用“清领”而使用“清朝治理”或“清治”时期;删除“台湾地位未定论”等意见,因而引发学术界向教育部抗议并于台湾连署资源运筹平台发起“‘我是民众,我反对窜改历史’ 抢救历史教科书连署活动”,短时间内即有超过五千多人连署。[35][36]
2013年7月22日,中华民国行政院宣布,政府公文书处理上将统一使用“日据”用语,但教科书审查同时接受“日据”及“日治”用字[37]。
2013年6月7日,张亚中举办一场“从战后德国反思日本”的思想者论坛,就战后德国与日本在“历史反省”与“周边关系”的行为以及原因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并探究两岸应如何面对日本未来的可能走向。这是台湾第一次举办针对日本战后行为进行反省的研讨会。[38]
2013年7月26日,针对战后政治安排与琉球问题,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两岸统合学会理事长张亚中,今日在“波茨坦公告纪念研讨会-琉球地位与东海和平圆桌论坛”上,发表《战后政治安排与琉球问题》专题演讲,针对琉球地位未定论,提出两种解决方案,一是交由联合国重新处理;二是由两岸和美、英、俄、日、琉球等六方召开多边会议处理。[39]
2015年4月14日,张亚中邀集台湾大学政治系两岸暨区域统合研究中心、两岸统合学会、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马关条约》两甲子:对两岸与东亚的影响”圆桌论坛,就此条约历史意义及衍生影响进行反思。张亚中在致辞时表示:“日本政府有没有授受《马关条约》是不正当的看法。1952年中华民国政府与日本签署《中日和约》,双方承认‘在1941年(民国30年)12月9日以前所缔结一切条约、专约及协定,均因战争结果而归无效’。虽然日本殖民统治台湾为事实,但依条约,中日两国均已同意《马关条约》为无效,因此我们认为,日本是在‘占据’台湾行为下行使殖民统治。基于尊重条约与国家立场,因此,这个时期,应该称之为‘日据时期’,完整及正确的表述方式应该是‘日据时期的殖民统治’,简单的说,日本政府在与中华民国政府所签的《中日和约》中都已经接受《马关条约》为无效,台湾自己实在没有理由与必要还一定要再说,日本在台湾五十年的殖民统治为正当的统治”。“如果我们使用‘日治’,等于认同日本统治的正当性,那么当时成千上万的台湾先民牺牲生命抵抗日本的殖民统治,也就自然成了“暴民”,而不是“义民”,也等于污蔑了当时抗日先贤们的牺牲奋斗”。[40]
著作
- 《欧洲联盟的全球角色(主编)》(2015年)
- 《论统合》(2014年)(长达50万字,全文连结如参考资料)[41]
- 《剥复之间:两岸核心问题探索》(2012年)
- 《一中同表或一中各表》(2011年,第二版2012年)
-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and Peaceful Development》(英文著作:两岸统合与和平发展)(2011年)
- 《统合方略》(2010年)
- 《两岸政治定位探索》(2010年)
- 《海西经济区与台湾》(2010年)
- 《小国崛起》(2008年)
- 《欧盟全球战略与对外关系》(2007年)
- 《全球化与两岸统合》(2003年)
- 《国际关系总论(主编)》(2003年初版、2007年二版,2011年第三版)
- 《开放政治市场:全球治理台湾》(2002年)
- 《两岸统合论》(2000年)
- 《中国大陆与两岸关系概论》(2000年)
- 《租借台湾》(1998年)
- 《红楼摘星》(1999年)
- 《德国问题:国际法与宪法的争议》(1999年)
- 《美国的中国政策:围堵、交往、战略伙伴》(1999年)
- 《两岸主权论》(1998年)
- 《欧洲统合:政府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的互动》(1998年)
- 纪录片:《百年中国 迷悟之间》共六集(1、千年巨变、2、萁豆相煎、3、烽火沧桑、4 探径寻路、5、兄弟登山、6、百年之悟)[42][43][44][45][46][47]
参考文献
- ↑ 世界新闻报:台湾各界联合反军购
- ↑ 《5月14日选11号 恳请您投张亚中等一五○联盟一票!》
- ↑ 新新闻:为何媒体称11号[张亚中等150人等联盟是台湾民主的唐吉诃德?]
- ↑ 《“民主夜市”:知识份子们站出来了,请大家多多支持》
- ↑ 中国网:台湾民盟与前民代结盟 反对“入联、返联公投”
- ↑ 《2009.9.北京和平发展路径会议》
- ↑ 【两岸统合-两岸和平发展路径研讨会系列】
- ↑ 【两岸统合-两岸和平发展路径研讨会系列】
- ↑ 【两岸统合-两岸和平发展路径研讨会系列】
- ↑ 《17.以公投决定统独的困境》
- ↑ 《即席对辩!曹兴诚大战张亚中林浊水》
- ↑ 《百年中国 迷悟之间1 千年巨变》
- ↑ 《张亚中:两岸应从军事互信到止戈立信》
- ↑ 《张亚中:文化融合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
- ↑ 《两岸海洋战略 张亚中宣读青岛共识》
- ↑ 教团︰教科书非当权者工具 设独立委会 断政治黑手,自由时报, 2012-6-25
- ↑ 《张亚中:两岸应该共同参与国际组织》
- ↑ 《张亚中:两岸应就共同保钓寻求共识》
- ↑ 《张亚中:中日最终和约尚未完成!》
- ↑ 太阳花运动反思系列
- ↑ 太阳花运动反思系列
- ↑ 《2014.03.15.两岸青年政治对话:台大论坛》
- ↑ 《张亚中:两岸应推动统合 建立共同认同》
- ↑ 两岸学者《大觉夜谈》两岸情势
- ↑ 《张亚中:盼华侨从革命之母变成“统合之母”》
- ↑ 《张亚中谈统合论获泰国侨界热烈回响》
- ↑ 《大觉夜谈 共议认同(一)》
- ↑ 《张亚中全球巡回演讲前进澳纽开讲》
- ↑ 自由时报 2015,5,4
- ↑ 《张亚中: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两岸应另有体悟》
- ↑ 《张亚中扬州论坛 主讲人间佛教与民族振兴》
- ↑ 莫自亡其史:两岸统合学会声明
- ↑ 教团︰教科书非当权者工具 设独立委会 断政治黑手 , 自由时报, 2012-6-25
- ↑ 立委︰公布名单与专业背景 编审怎么聘 教部须踹共 , 自由时报, 2012-6-25
- ↑ 反窜改历史教科书 连署破4千 , 自由时报, 2012-6-25
- ↑ ‘我是民众,我反对窜改历史’ 抢救历史教科书连署活动
- ↑ 联合报,2013年7月23日报导用词争议 政院:公文均用“日据”:行政院表示,基于维护中华民国国家主权及民族尊严立场,行政院本于政府行政机关权责,在公文书处理上将统一使用“日据”用语,并通函中央及地方机关依照办理。
- ↑ 《中评论坛:从战后德国反思今天日本》
- ↑ 张亚中:琉球地位未定 应交国际重新处理
- ↑ 《马关条约耻辱 张亚中:日治一词贬低先烈》
- ↑ 论统合全文
- ↑ 千年巨变
- ↑ 萁豆相煎
- ↑ 烽火沧桑
- ↑ 探径寻路
- ↑ 兄弟登山
- ↑ 百年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