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張叔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張叔夜
出生 1065年
北宋信州永豐縣
逝世 1127年
金國白溝
職業 北宋名將

張叔夜(1065年-1127年6月27日),字嵇仲信州永豐縣(今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人,北宋名將。宋徽宗大觀年中賜進士出身,曾任右司員外郎、禮部侍郎龍圖閣直學士。曾鎮壓宋江起事。靖康之難中率軍守汴梁城,失敗後隨宋欽宗金國擄走,途中自縊而死。

生平

官宦世家

宋代史學名著《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十八:張叔夜,字嵇仲,開封人,侍中徐國公張耆之後也。[1]

張叔夜出生於官宦世家,其曾祖父與祖父為河南開封人,據《宋史·張耆傳》記載,耆有子二十四人,其中一子名希一,曾任洪州(今南昌)鹽監;另一子利一,曾知信州(今上饒)軍。光緒《江西通志·張叔夜傳》中說得更清楚:「蓋叔夜舊籍開封,其家於今廣豐境,當自利始也。」

現存的張氏宗譜有更明確的交代。《紀先公祠記》中又說:「我之世祖忠文公由河南開封從叔祖利一公為信州參軍,遂徙居於豐之南鄉十五都,地名核桃樹下,即今塔底是也。」即今廣豐縣嶺底鄉潭村塔底。由此證明,開封只是張叔夜的祖籍或舊籍,其家後徙居廣豐,應是江西廣豐區人。

張叔夜於公元1065年(治平二年)出生於信州永豐縣塔下(今江西廣豐嶺底鄉潭村塔底)銅鈸山區的一個山鄉小村。張叔夜少時就喜談軍事。長大後以祖蔭入仕任蘭州錄事參軍。[2]

少戍邊疆,出使遼國

張叔夜出生於官宦世家,祖父張耆官拜侍郎。張叔夜少時就喜談軍事。長大後以祖蔭入仕任蘭州錄事參軍。蘭州地處當時宋朝邊境,依恃黃河天塹為固,每年冬天黃河結冰時,都要處於戒備狀態,以防羌人入侵。張叔夜認為長此以往,不是辦法,於是親自過河勘察,發現有一個叫天都的地方,是五之間的要衝,羌人每次入侵,都先要在此地集結。張叔夜根據附近地勢,奪得天都,在天都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可戍守的城池,從此蘭州再也沒有羌患。

此後張叔夜擔任過襄城陳留知縣,以及三州知州。宋徽宗大觀年間中為庫部員外郎、開封府少尹。不久後又賜進士出身,遷右司員外郎。張叔夜曾出使遼國,與遼人比射箭,首先命中目標。遼人驚詫,想查看他所引的弓。張叔夜以無前例為由拒絕。出使歸來後,張叔夜畫出遼國的山川、城郭、服器、儀範等資料,上呈宋徽宗。

二落二起,剿滅宋江

大觀三年,張叔夜的弟弟張克公曾彈劾蔡京,使得蔡京被迫下台,蔡京因而與張氏結仇,並遷怒於張叔夜,暗中搜集張叔夜的過錯,將張叔夜貶為西安草場監司。數年後,張叔夜被召回京師當秘書少監,後又升至中書舍人、給事中。當時的官吏因為怠惰,所以門下省出的命令都是預先簽署職銜與姓名,之後遇事才填寫具體內容,稱為「空黃」。張叔夜極力改革這種弊端,得以升任禮部侍郎。因升遷太快,又見忌於蔡京,以徽猷閣待制身份再次到海州任知州。

宣和元年(1119年),山東爆發宋江農民起義,起義軍轉戰十郡,官軍「莫敢攖其鋒」,聲勢浩大。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率軍轉戰至海州,奪取了官軍巨艦十數艘。張叔夜探知宋江帶着十餘船金銀珠寶,準備攻打海州城,便招募了近千名死忠之士,在城郊設下埋伏,又派兵輕裝前去海邊,引誘宋江軍出來交戰。同時,張叔夜又吩咐士兵潛匿在海邊,等到宋江軍上岸與誘兵對戰時,突然放火焚燒宋江的船隊。宋江軍隊的士兵看到船隻被燒,立刻沒了鬥志,這時張叔夜的伏兵殺出,宋江軍大敗,副帥被擒,宋江只好投降。後斬宋江於白虎山下,張叔夜也因此被獎為徽猷閣直學士,改任濟南府(今山東濟南)知府。當時有山東群盜突然來襲,張叔夜自忖兵力無法對敵,對下屬說:「如果束手不理而等待援兵的話,老百姓遭受的苦難就大了,應當用計謀緩住他們,拖得幾日後,就有辦法對付了。」於是拿出舊的強盜赦令,傳到郡里。強盜聽聞之後,果然開始鬆懈下來。張叔夜還邀人在譙門(建有瞭望樓的城門)宴飲,以示閒暇,並派遣官吏向強盜宣示赦令。強盜見狀遲疑不決,久久沒有決定。一天夜裡,張叔夜發兵五千,乘強盜懈怠之時發起進攻,強盜潰敗,四處逃竄。張叔夜乘勢引兵追擊,斬首數千。張叔夜因此擢升龍圖閣直學士,派任青州府知府。

靖康之難,浴血抗金

靖康改元後,金兵南下,張叔夜兩次向朝廷請求撥給他騎兵,以便與其它將領合力截斷金兵迴路,但沒有回音。之後遷到鄧州任知府。當時建三京及鄧州為都總管府,分總四道。四道置帥後,張叔夜領南道都總管。十月,金兵統帥宗翰宗望再次進攻汴京。這時由於宰相唐恪耿南仲已遣使與金國講和,又嚴禁將帥領兵進京,因此各路將領都不發兵援助,金軍因此得以長驅直入,兵臨汴京。宋欽宗親筆寫手札招張叔夜入京護衛。張叔夜立即組兵三萬人,令兒子伯奮率領前軍,仲熊率領後軍,自己親自統帥中軍,第二天就上路。

十一月來到京城,宋欽宗登城門檢閱,見軍容整齊。招張叔夜進城後,張叔夜向宋欽宗建議說由於金兵鋒芒正銳,希望避走襄陽以待時機。宋欽宗同意,並加封張叔夜為延康殿學士,不久後又封為資政殿學士。張叔夜與金兵大戰四日,斬對方金環貴將二人。宋欽宗遣使者到各道宣告褒獎張叔夜之事,並罷免主和的唐恪和耿南仲,而改命主戰的孫傅為相,但仍然沒有將領前來援助。

、孫傅登上相位之後,馬上任用郭京為帥。郭京自稱會六甲法,可以調遣陰兵,只是需要七千七百七十七個生辰符合六甲的人。有人認為應當先試用一下郭京的六甲法再重用他,被孫傅嚴詞駁斥。對戰當日,郭京發兵出城,自己和張叔夜坐在城樓上觀看,命令其餘人一概下樓,不准窺看。金兵一攻上來,郭京軍馬上潰敗。郭京急忙對張叔夜說:「需要親自下樓作法。」於是領着親信下樓向南逃遁而去。金兵湧入城中,張叔夜只得力戰,最終不敵,京城陷落。

被俘北上,自縊死節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金人議立異姓,以張邦昌為帝,孫傅、張叔夜及秦檜等人拒絕在勸進書上署名[3][4]。張叔夜對孫傅說: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向宗翰宗望寫信,請求立宋欽宗太子趙諶為帝,「以順民望」[5]。宗翰、宗望大怒,而張叔夜仍舊抗爭如故,於是和拒絕勸進的人一起被勒令舉家北遷,隨二帝同行[6][7]。北遷途中,張叔夜絕食抗議,只間中飲湯水。五月十五日,車隊過白溝,有人對張叔夜說,已經過了界河了(白溝是北宋和金國舊時的國界)。張叔夜驟然坐起,仰天大呼,便不再言語。第二天自縊而死,終年六十三歲[8]。與他同行的兒子可能只有張仲熊一人,仲熊在叔夜死後隨行祭祀[9][10]。後來張仲熊很可能滯留在金[11]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宋金議和,張叔夜父子的遺骸得以回歸故國。船行到鄱陽湖時,遇到大風,船無法前進,只得將三人的遺骸葬於湖畔。其衣冠歸葬永豐靈鷲寺

歷史評價

《宋史》:「觀二張之理郡,鄭僅之守藩,宇文父子之便邊糶、革馬政,許幾、程之邵之經制財運,蒲卣之議稅榷,皆有可稱道。」[12]

張孝純:「疇昔中朝士,簪紳仰令名。恩威彰輔郡,忠孝衛都城。許國志何壯,為山功莫成。西風故林道,蕭瑟感秋聲。」

李詡:「其四曰死事,若种師中、王翊、張叔夜、何充、劉銳、徐徽言。」

文學作品

在明代小說《水滸傳》中,張叔夜是濟州太守,主張安撫招降宋江等梁山好漢,並最終成功招降。清初錢彩的小說《說岳全傳》中,張叔夜是河間府節度使,兩個兒子則名為張立和張用。在兀朮領兵攻河間府時,張叔夜詐降金兵,以保全河間府,隨後被封為魯王[13]。後來徽宗、欽宗被囚後押往金國時,張叔夜前往拜見,陳述詐降之事後拔劍自刎而死。張立和張用在父親詐降前出城迎戰金兵,相互失散,後來都歸順岳飛[14]

清代小說《蕩寇志》是俞萬春所作的一部站在反梁山立場上的《水滸傳》續書,作者自稱是為了「闡述水滸傳真義」。卷首便說:「當年宋江,並沒有受招安、平方臘的話,只有被張叔夜擒拿正法一句話」,書中的張叔夜形象也力圖接近正史上的描述。書中稱張叔夜是「雷聲普化天尊座下大弟子神威盪魔真君托世」,「八尺身材,貌若天神,博覽群書,深通兵法,猿臂善射」。歷任舒州、海州、泰州知州,升到右司員外郎。以後得罪蔡京,被貶海州的事情也基本一樣。後來張叔夜在陳希真、陳麗卿父女和雲天彪、劉慧娘等人的輔佐下盡滅梁山好漢,被朝廷封為燕國公。

參見

參考資料

  1. 《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十八: 張叔夜,字嵇仲,開封人,侍中徐國公耆之後也。通經史善屬文習兵法長於詩詠有文武大材初為武職內侍馮浩高其材每薦之叔夜亦上兵策及宮詞百篇上喜之換文資累遷太常少卿賜同進士出身擢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宣和初浩以諫賜死臣寮。又言叔夜乃親黨也。降三官罷之後起知海州破群盜宋江有功宣和末京東大盜四起擢叔夜知濟南府與京東制置使梁方平協謀屢平巨寇靖康初召赴闕除南道大總管兼知鄧州後粘罕(改作尼堪)攻京城詔起四方援兵叔夜同其子伯奮仲熊率兵一萬三千而來與大金戰京西大小十八陣皆破之遂至京城與金人戰殺相當再戰攻之擒首領三十餘詔加延康殿學士內外兵馬都總管移軍入城叔夜言請因金人營壘未全率諸軍擊之其敗可必上不從軍卒郭京聚兵欲以左道破賊(改作敵)上幸京城加叔夜資政殿學士叔夜上言恐郭京狂率敗事俄除僉書樞密院提舉京城四壁子承直郎伯奮仲熊特改合人。
  2. 《宋史》:張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孫也。少喜言兵,以蔭為蘭州錄事參軍。
  3. s:靖康稗史箋證/卷4
  4. s:宋史/卷475#張邦昌
  5. s:宋史/卷353
  6. s:宋史/卷475#張邦昌
  7. s:續資治通鑑/卷109
  8. 畢沅,《續資治通鑑》,卷九十八,宋紀九十八:叔夜北遷,道中惟飲湯水,至白溝,御者曰:「過界河矣。」矍然而起,仰天大呼,翼日,扼吭死,年六十三。
  9. 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八十八,靖康中帙六十三:……叔夜終不從,請死而已,乃引叔夜並其子仲熊北去
  10. 趙彥衛,《雲麓漫鈔》卷四:「張忠文公叔夜嵇仲,靖康間以南道總管知鄧州,首提兵勤王,以不推戴異姓,取過軍前。既議和,傳到訃音云:『靖康丙午閏十一月內提兵次安上門,除簽書樞密院,在國子監街東陶潛園子內住。十二月二十五日京城破,以不推戴異姓,取過軍前。丁未年三月二十七日離京北去,道中不食。至白溝,或曰過界河也,仰天大呼,遂不復語,明日薨在易州孤山寨,五月十六日也。抬三程,遂火化。第六子仲熊,字慈甫,隨行祭祀。丁巳年十一月十八日到東京相國寺慧林禪院,後於天壽院前幕士馮真家下。戊午年十月十七日丙時葬於陽翟縣旌忠功德墳寺。及錄到《輓詩》四首,追授朝奉大夫、汴京副留守,賜紫金魚袋。』」
  11. 史料記載偽齊國被削除、金朝官員任免變化時,多提到張仲熊在金任光祿寺丞。《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八十二,炎興下帙八十二:天會十五年十一月日金(虜)廢齊後差除……張叔夜男仲熊光祿寺丞。《續資治通鑑》,卷一百十九,宋紀一百十九:金人以偽齊銀青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張孝純權行台尚書左丞相,契丹蕭保壽弩為右丞相,金人溫敦師中為左丞,燕人張通古為右丞,偽齊戶部侍郎馮長寧為戶部尚書,燕人張鈞為禮部侍郎,又以杜崇為兵部郎中,張仲熊為光祿寺丞,皆在行台供職。崇,充子;仲熊,叔夜子也。有清代地方志等資料則說伯奮、仲熊二人隨叔夜自盡,似無確切依據,且與南宋史料不符。
  12. 宋史卷三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國學網
  13. 錢彩,《精忠演義說本岳王全傳》,第十七回
  14. 錢彩,《精忠演義說本岳王全傳》,第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