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希拉里·达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希拉蕊·朵芙
Hilary Duff

原图链结图片来自listal
女艺人
本名 Hilary Erhard Duff
出生 (1987-09-28) 1987年9月28日(36岁)
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职业 演员歌手时装设计师
语言 英语
配偶 Mike Comrie(2010年-2014年结婚)
音乐类型 流行曲Teen pop流行摇滚
活跃年代 1997年至今
唱片公司

Walt Disney(2001年—2003年)
Buena Vista(2001年—2004年)

好莱坞唱片(2002年—2008年)
RCA唱片(2014年—现在)
网站 http://www.hilaryduff.com/ HilaryDuff.com
互联网电影数据库(IMDb)信息

希拉蕊·达芙Hilary Erhard Duff;1987年9月28日),是美国女演员歌手企业家设计师。 年幼时年就开始接触娱乐圈。在出演迪士尼频道电视剧新成长的烦恼》(Lizzie McGuire)的主角后成名,而后开启了她的电影生涯。 至今共发行了五张专辑。拥有个人时装公司“Stuff by Hilary Duff”,香水品牌“With Love”。

幼年

希拉蕊·朵芙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父亲罗伯特·朵芙(Robert Duff)经营一间连锁便利商店,母亲苏珊·科林·考伯(Susan Colleen Cobb)家庭主妇。 在妈妈鼓励下,希拉蕊和姐姐海莉·达夫Haylie Duff)去上表演课之后,两个女孩都在当地的剧院中获得了演出机会。希拉蕊六岁时,和和姐姐海莉·达夫Haylie Duff)在圣安东尼奥参加了哥伦布芭蕾舞团的芭蕾舞胡桃夹子》演出。姐妹俩开始对于演员充满憧憬与热情,母亲苏珊·科林·考伯(Susan Colleen Cobb)决定带著两个孩子到加利福尼亚州。而父亲罗伯特·朵芙留在休斯敦的家里照看生意。在不断的试镜和面试中,朵芙姐妹参与了几部电视广告,开始了她们的演艺生涯。[1]

演艺生涯

希拉蕊初期接演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小角色,她在霍尔玛娱乐公司拍摄的《真正的女人》(True Women,1997年)电视剧和作者兼导演威拉德·卡洛尔(Willard Carroll)的音乐喜剧《被心玩弄》(Playing by Heart,1998年)中同样扮演了著不起眼的角色。 在1998年的电影《贾斯珀遇见温迪》(Casper Meets Wendy)中第一次担任主角,饰演一位年轻的女巫“温蒂”(Wendy),温迪在剧中遇到一个卡通形象“贾斯珀”(Casper)。然而就像电影《贾斯珀》(Casper,1995年)这部成功电影的续集《贾斯珀:英勇的开始》(Casper: A Spirited Beginning,1997年)一样,该剧未以电影上市而是直接以录影带推出,未受好评并不被关心。这对第一次担任主角的希拉蕊来说是一大打击。

而后希拉蕊在一部电视剧《灵魂收藏家》(The Soul Collector)中扮演一个配角。这部电影改编自凯瑟琳·凯恩(Kathleen Kane)的小说,并由布鲁斯·格林伍德(Bruce Greenwood)出演一个帮助一位死了丈夫的女农民(由梅丽莎·吉尔伯特Melissa Gilbert扮演)的天使。在这部电影中西拉蕊获得了“青年艺术家奖”中的“电视电影或试播节目中最佳表演奖”的奖项。

希拉蕊第一次最被关注演出是在NBC电视连续剧《Daddio》中。参与该剧演出的演员迈克尔·齐克利斯(Michael Chiklis):“在与她工作的第一天后,我记得我对我的妻子说:‘这个年轻的女孩将成为一位电影明星。’她极为轻松地掌控了她自己,并舒服地表现了她自己。”[1] 但在这部电视剧开始播出之前,希拉蕊就从该剧演员阵容中退出了,并不太愿意继续她的表演事业。 她的经纪人和她的母亲激励她继续努力,并且希拉蕊在一周后成功通过了情景喜剧新成长的烦恼》的试镜。

《莉琪的异想世界》(Lizzie Mcguire)于2001年1月在迪士尼频道首次播出,它创造了每集230万观众的惊人成绩,[1] 也成为了希拉蕊事业上的突破点。她在该剧中的演出让她在7岁至10多岁的青少年中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家理查德·赫夫(Richard Huff)称她为“一个2002年版的安妮特·富尼切洛(Annette Funicello)”。在希拉蕊将与迪士尼公司关于《新成长的烦恼》的65集演出契约结束后,也参与《莉》的后续电影《平民天后》(The Lizzie Mcguire Movie)(2003年)并获得极大的回响。 之后,迪士尼有了一个想法:希望继续让希拉蕊拍摄更多电影,并让她拍摄一部会在美国广播公司黄金时间播出的电视剧,但这个计划最终泡汤了。

希拉蕊在《新成长的烦恼》后参与的的第一部电影是《人性》(Human Nature,2002年),这部电影以独立电影的身份在戛纳圣丹斯电影节上放映。该影片由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创作,米歇·龚德里(Michel Gondry)导演,故事围绕一个由帕特里夏·阿奎特(Patricia Arquette)扮演的女博物学家展开。希拉蕊在其中扮演年轻时的博物学家。


希拉蕊与克里斯蒂·卡尔森·罗马诺(Christy Carlson Romano)及加里·科尔(Gary Cole)一起参与演出了迪士尼频道的电视电影《女兵报到》(Cadet Kelly)。这部电影成为了迪士尼频道十九年来观众最多的影片。她出演主要角色的第一部放映影片是2003年与法兰基·莫尼(Frankie Muniz)合作的《小鬼特务》(Agent Cody Banks)。这部电影的成功足以允许它进行续集的拍摄,但希拉蕊并没有参与。同年,希拉蕊演出《十二生笑》(Cheaper by the Dozen)并扮演剧中史提夫·马丁(Steve Martin)及邦妮·亨特(Bonnie Hunt)所饰父母的12个儿女之一。这部电影的成功,替希拉蕊带来了相当高的收入。她在2005年的续集《二十四笑》(Cheaper by the Dozen 2)中再次出演了该角色。但续集并未获得与第一部相当的票房与评价,且饱受了各种批评的声浪。

2004年,希拉蕊出演了一部校园浪漫爱情电影《灰姑娘的玻璃手机》(A Cinderella Story)。这是一部不同于传统的新版《灰姑娘》故事。并获得了不错票房成绩,希拉蕊以及她在剧中的搭档查德·麦可·莫瑞(Chad Michael Murray)在片中的演出表现让人现印象深刻。该片在全球获得了66,068,046美元的总收入,创造了商业上的成功。 同年,希拉蕊主演了电影《劲歌飞扬》(Raise Your Voice)。虽然一些评论对希拉蕊在该片中扮演不同以往具有戏剧性的角色给予正面评价,但这部影片仍遭到了猛烈的批评。《拉斯维加斯周刊》写道:“简单地将希拉蕊糟糕的演技和糟糕的歌声以及糟糕的剧本和糟糕的导演联合起来,《劲歌飞扬》就是一部请求大家沉默的侮辱时间的垃圾。”大多数评论也对希拉蕊在片中的歌声持否定态度(个别评论直接指出她的声音经过了特殊处理[2][3][4][5]),而不提她的表演。希拉蕊因为在该片中的表现获得了金酸莓奖的“最糟糕女演员”奖项提名。该片的票房收入不尽理想,票房为$13,573,284美元。

其后,希拉蕊影片《超完美男人》(The Perfect Man,2005年)中,扮演一个离异后搬到纽约市拚命寻找一个可以一起生活的男人的女性形象(海瑟·洛克莱饰)的大女儿。评论大多是负面,票房成绩也很惨淡,票房为$19,770,475美元。那一年,达夫再次因为在《超完美男人》和《二十四笑》中的表现而获金酸莓奖提名。

电影《落难富家女》(Material Girls)由玛莎·库利奇(Martha Coolidge)导演,玛丹娜合作演出,Maverick Films公司出品的独立电影。 希拉蕊和亲姐姐海莉·达夫Haylie Duff)扮演著一对富家千金,描述她们因家道中落,而丢失名誉后靠著自己的努力重获财富的故事[6]。 这部影片于2006年8月18日在美国上映,全球票房为$16,847,695美元。两姐妹也为狮门娱乐公司动画戏剧《食物大战》(Foodfight!)配音。该剧的导演拉里·卡萨诺夫(Larry Kasanoff)说他“绝对为朵芙姐妹的加盟感到激动”。 [7] 将于2008年4月在美国上映。她的新电影“战争制造公司”(War, Inc.)预计终2008年4月在美国上映,男主角为"1408"的约翰·库萨克(John Cusack),由约翰·库萨克点名要她当优尼卡·宝贝(Yonica Babiak)一角,与希拉蕊以往的电影风格有很大的差别。希拉蕊所拍摄拍摄的两部电影《According to Greta》及《What Goes Up》,于2009年上映。在2009年7月,她参演剧集《花边教主》。2010年她拍摄电影《Beauty & the Briefcase》。2011年她拍摄电影《Bloodworth》及《Stay Cool》。2011年8月她拍摄电影《She Wants Me》。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Huff, Richard. 一位忙碌的“莉琪”小姐 . 纽约每日新闻,2002年12月1日。
  2. Tone deaf. TV Guide Online。2004年10月
  3. Cordova, Randy。 劲歌飞扬亚利桑纳共和报。2004年10月8日。
  4. Hanke, Ken.。电影:劲歌飞扬Mountain Xpress. 2004年10月号。
  5. 评析:劲歌飞扬亚特兰大日报。2004年10月8日
  6. [1]
  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