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剪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1]。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民俗及民众的日常生活[2]。
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3]”等概念。
简介
宽城剪纸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长城脚下,喜峰口外,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全县满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50%。从事民间剪纸的艺人几乎全部是满族人。剪纸作品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情特色,花鸟鱼虫,动物人物作品广泛发展。
宽城剪纸分为单色剪纸和刀刻染色剪纸两类。单色剪纸多用红纸,也有少量用其它颜色的纸。根据图案造型进行折叠,然后用剪子剪制而成,也有折叠多张纸用刀子刻制而成的。刀刻染色剪纸大多用连史纸或宣纸成沓刻制。然后用白酒调配好各种颜色进行染色。一般来说,都是春夏秋季,全部做刻制活,到冬季或临用(销售)之前,配色、点染。
发展现状
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4],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在整体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我国所开发的文化产业,多是针对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5]、传媒文化、时尚文化而进行,以乡土社会为主要阵地的民俗文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俗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兴起,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展演制销模式以及“文艺搭台,经贸唱戏”的简单框架,初步显现出一定的规模化发展与自觉性追求。
由于总体战略的不够清晰、产业布局的混乱、产业创意力量的薄弱分散,我国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6]与可持续发展已遭遇瓶颈。
视频
宽城剪纸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介绍,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016-12-13
- ↑ 非遗助力健康生活:太极拳(河南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0-06-11
- ↑ 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瑞文网, 2017-06-27
- ↑ 国内学术界对田野调查法的研究情况综述,道客巴巴,2016-10-02
- ↑ 今天告诉大家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腾讯视频,2019-03-30
- ↑ 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学术杂志,2018-01-19